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體育類的培訓,必須有一個!一位家長的內心獨白!

體育類的培訓,必須有一個!一位家長的內心獨白!

跆拳道吧

一個擁有10萬跆拳道

愛好者的跆拳道精神家園

教育,參與各類大型比賽和活動是一種

」其實孩子體育練得好不好我一點都不關心,

重要的是他從體育訓練中感受到那種

發自內心的快樂。」

——一位家長的內心獨白

每個孩子來到世界上都是不同的,但是每位父母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值得驕傲的。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很多父母都會發現,小時候那個快快樂樂、無憂無慮的孩子慢慢的「消失」了,在不經意間,你的孩子就會被這個社會所「浸染」,英文單詞測試沒有全對就要哭一鼻子、競選班幹部沒選上要難過一整晚,孩子們彷彿變成只在乎結果、太看重輸贏的「社會人」了

怎樣改變這種情況呢,體育也許是一種最好的選擇。

經歷輸贏越多的孩子,越有平常心

有時候,對勝利的過分渴望,往往是因為對輸贏還經歷得太少。在家裡,孩子們就是家裡的獨一無二。在學校,孩子們又很少會經歷正面對抗。再想想家長們帶孩子參加的培訓:鋼琴、繪畫,這些內容有很少有直接的身體對抗和單打獨鬥的勝負輸贏。

久而久之,孩子甚至沒有痛痛快快的參加一場比賽:或者有充滿榮譽光環的贏,或者有尊嚴無遺憾的輸。

體育卻能讓孩子體會到比賽的儀式感。而且體育往往需要孩子分出勝負,經歷得越多,越能用一顆平常心看待周圍的生活。

想要贏得比賽就要知輕重,懂進退

不論是什麼體育項目,都不只是身體素質的比拼,其實更考驗的是孩子的戰術技巧。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所以,被動迎戰等於認輸,只有放手一搏才有機會取得比賽。當然,一味的進攻卻沒有防守也不能贏得比賽,要懂得進退,張弛有度。就在這一進一退間,孩子懂得了任何博弈中的大道:知輕重,懂進退

每次訓練,都是一次挫折教育

每次比賽由開始到結束都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哪裡進步,哪裡不足,贏了自然能讓孩子信心滿滿,輸了也能欣賞對手。大不了下次再戰!

不少家長讓孩子練體育,其實家長並不渴望孩子能夠在體育方面能有什麼成就。只是希望能夠通過練體育,建立完整的人格。讓他用自信和驕傲去填充自己的人生。讓孩子練體育可以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在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個很好的造詣。

練習體育能讓孩子直面對抗、直面挫折,當然更重要的,希望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能明白,漫漫長路,有起有落,才有故事,有輸有贏,才是人生!

世衛現在也都建議青少年每周應運動最少7小時,而研究人員認為或需調整運動時間的設定。青少年時期應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請家長朋友們千萬不要忽略了孩子們的體育運動,忽略了孩子們的身體健康!

體育運動給孩子帶來三大好處

讓孩子學會遵守遊戲規則

在國外的教育中,體育運動被看作一項讓孩子知道公平競爭的教育,因為在體育比賽中,所有機會對於運動員來說是公平的。機會都是均等的,所以大家必須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決出勝負!遵守遊戲規則在現實生活中就是要遵守法律、法規、制度。

挫折教育

每個人在進入一項運動的初期都是初學者,在運動中會遭受不同程度的挫折。而如何處理這些挫折,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很大影響。如果你輸給對手後,發誓一定要贏,並通過自己的訓練和努力,最終打敗對手,和你就此放棄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過程!

團對意識

奧運精神其實就是一種人格意識,既要求有個體的自強自立,也要求個體具有團隊精神和團隊意識!就算是個人項目的運動員,其成功背後依然有很大的一個團隊來支撐,如果沒有團隊的力量,想要取得成功是很難的。樹立起一種「我為大家,大家為我」的意識,這樣才能共同進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跆拳道 的精彩文章:

練跆拳道,態度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
家長們,為了孩子要多了解了解跆拳道?

TAG:跆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