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國傳統剪紙藝術在三維納米智能製造中煥發新活力!

中國傳統剪紙藝術在三維納米智能製造中煥發新活力!

近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將中國傳統的剪紙藝術應用於先進的三維納米製造。

背景

剪紙藝術是中國最傳統的民間藝術之一,廣泛地應用於窗花、賀卡、節日與慶典等。剪紙藝術可將平面物體剪切並摺疊成三維形狀。

(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

近些年來,這項古老藝術的技藝在多個科技領域煥發出新的活力,包括太陽能電池陣列、生物醫療設備和微/納機電系統(MEMS/NEMS)、機器人等。例如,筆者曾介紹過,中國科學院、重慶大學、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台灣科技大學等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組成的團隊開發出一種輕量的、剪紙式樣的裝置,它能採集來自人體運動的能量。

(圖片來源:美國化學會)

創新

近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博士 LI Jiafang 組建了一支國際科研團隊,將剪紙技術應用於先進的三維納米製造。2018年7月6日,相關論文發表於《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

技術

受中國傳統的剪紙藝術「拉花」的啟發,團隊開發出一種直接的納米剪紙方法,應用於納米級的平面薄膜。他們採用聚焦離子束(FIB)代替小刀或者剪刀,在無需依靠支撐物的金納米薄膜中剪出精確的圖案,然後採用同樣的FIB代替雙手,逐漸地將納米圖案「拉」成複雜的三維形狀。

普通紙張中宏觀的剪紙圖像和80納米厚的金薄膜中的納米剪紙圖像

(圖片來源:中科院物理所)

在FIB照射期間,金納米薄膜中的異質空位(帶來拉應力)以及植入離子(帶來壓應力)引發了這種「拉」力。

利用納米薄膜中的地形學引導的應力平衡,可精準實現納米結構的多種三維形狀的轉換,例如:向上彎曲、向下彎曲、複雜的旋轉和扭曲。

地形學引導的納米剪紙和機械建模

(圖片來源:中科院物理所)

之前創造功能性剪紙設備的嘗試,採用了複雜的序貫程序,主要致力於實現機械功能而非光學功能。然而,相比之下,這種新型納米剪紙方案可通過單個製造步驟實現,並能實現一系列的光學功能。

為了進行概念驗證階段的演示,團隊製造了具有巨大光學手性的紙風車般的三維結構。這種納米設備實現了對於「左手」和「右手」圓偏振光的高效操控,並展示出位於電信波長的強大的單軸光學旋轉效應。

具有巨大光學手性的納米剪紙結構的功能設計

(圖片來源:中科院物理所)

價值

通過這項技術,團隊展示了納米化學和納米光子學兩個領域之間的學科交叉融合。它代表了新興的剪紙研究的全新方向。

同時,團隊也開發出一種理論模型來闡明納米剪紙製造器件的動力。這個模型非常重要,因為它使得研究人員設計出了基於期望的光學功能的三維幾何形狀。相比之下,之前的研究嚴重依賴於直覺設計。

換句話說,就幾何設計而言,納米剪紙提供了一種智能的三維納米製造方法,超越傳統的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自組裝的納米製造技術。

它的概念可以拓展至更廣泛的納米製造平台,並實現複雜的光學納米結構,用於感知、計算、微/納機電系統或者生物醫療設備。

關鍵字

納米、光學、生物醫療

參考資料

【1】http://english.cas.cn/newsroom/research_news/201807/t20180713_195112.shtml

【2】http://dx.doi.org/10.1126/sciadv.aat443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telligentThings 的精彩文章:

「電子三明治」:使熱電轉換能力加倍!
新型量子點LED:發光效率創紀錄!

TAG:IntelligentThin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