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兩漢訛字學術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舉行
會議現場
7月14至15日,由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辦的先秦兩漢訛字學術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近春園賓館舉行。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復旦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台灣「中研院」史語所的40多位學者參加了會議。
開幕式由清華大學文科建設處處長孟慶國主持。在領導致辭中,清華大學文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彭剛介紹了清華大學人文學科的發展情況及校方的支持力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處長孫璐表達了國家社科規劃辦對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先秦兩漢訛字綜合整理與研究」的期望;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李學勤教授的致辭由清華大學文科建設處副處長段江飛代為宣讀,李先生對訛字研究的歷程作了簡單回顧,並對訛字研究的進一步深化提出幾點設想;中國文字學會會長、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黃德寬強調了本次會議的特殊意義。
隨後,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先秦兩漢訛字綜合整理與研究」首席專家趙平安彙報了課題進展。據悉,近三年來,課題組以先秦兩漢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材料為依託,以文字學、訓詁學、文獻學、心理學的相關理論研究為支點,通過文字考證、文獻校讎、考古類型學等方法,全面整理先秦兩漢文獻中存在的大量訛字,編纂訛字字典和資料庫。目前經過全體課題組成員的分工協作,各子課題已經初步完成研究計劃,全面反映先秦兩漢訛字面貌的《先秦秦漢訛字全編》將在近期推出。
楊寶忠、劉樂賢、李宗焜三位學者分別就大型字書、漢代簡牘和甲骨卜辭中的訛字做主題報告,正式拉開會議帷幕。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中,專家圍繞先秦兩漢的訛字問題展開熱烈的討論。提交的論文涉及甲骨文、金文、簡帛文獻、陶文、璽印、石刻等材料,全方面呈現了先秦兩漢的訛字現象。研究訛字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校讀古書,不少學者也圍繞該問題進行探討。一些學者還對重點字詞予以辨析,並對訛字的理論總結提出新的思考。作為首次以訛字為主題展開的重要研討會,本次會議反映了目前先秦兩漢訛字研究的現狀和水平,這將進一步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準確解讀,堅定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與會學者合影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宗悅 排版編輯:劉淼


※錢國祥:揭秘漢魏洛陽都城制度
※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第十八屆評獎公告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