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服裝上的花紋象徵了什麼?
文史
07-16
古代服飾之所以美,紋樣是非常重要的點睛之筆,是一個人社會地位和身份的象徵。
服裝紋樣
上古時期,衣裳就有「十二章」之制,即十二種紋飾。
十二種紋樣為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即雉)、宗彝、藻(水草)、火、粉米、黼(斧形)、黻(亞形)。
十二種紋樣各有特定的象徵意義。
如日、月、星,取其照臨光明,如三光之耀;
龍,象徵王權、人君的善於變化;
山,象徵王者鎮重安靜四方;
華蟲(雉),取其有文彩,表示王者有文章之德;
宗彝,表示有深淺之知、威猛之德;
藻,象徵冰清玉潔;
火,取其向上;
粉米,代表食祿豐厚;
黼為斧形,象徵決斷;
黻作兩已相背,象徵善惡分明,等等。
下面帶您欣賞一些美麗傳統服飾紋樣。
紋樣不同,所屬官階不一樣。天子之服,十二章全用,諸侯只能用龍以下八種,卿用藻以下六種,大夫用藻、米、粉米四種圖案,士用藻火兩種圖案,界限分明,不可僭越。


※分分鐘5000萬!18年嘉德春拍,件件都是寶貝!
※令人難以置信的鉛筆雕刻,極具中國風!
TAG:懂點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