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殺明使倭寇犯境,朱元璋為何「忍氣吞聲」?劉伯溫給出了答案

日本殺明使倭寇犯境,朱元璋為何「忍氣吞聲」?劉伯溫給出了答案

日本殺明使倭寇犯境,朱元璋為何「忍氣吞聲」?劉伯溫給出了答案

近代以來,八國聯軍侵華、甲午戰爭、抗日戰爭等,都與日本有關。中國和日本一衣帶水,有著數不清的恩怨情仇。歷史的中國和日本有過漫長的友好往來,尤其是唐朝,大量遣唐使來中國學習,直接影響了日本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

當然,中國與日本也有過水火不容的時刻,比如元世祖忽必烈兩次攻打日本,規模空前。然而,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也曾考慮過攻打日本。

縱觀大明一朝,「倭寇」貫穿其中。早在洪武年間,倭寇就在東南沿海騷擾不斷,而且日本還將朱元璋派去的使者殺掉,以朱元璋疾惡如仇的火爆脾氣,實在沒有理由沒有不去攻打日本。

日本殺明使倭寇犯境,朱元璋為何「忍氣吞聲」?劉伯溫給出了答案

但是,倭寇犯境也罷,日本殺掉明使也罷,朱元璋竟然出人意料地忍了下來。朱元璋給出的應對之策也很簡單,將日本列為「不庭之國」,永遠不許日本前來明朝貿易。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朱元璋為何沒有派兵攻打日本?

我們在《明史》中看到這樣一句記載,「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於是,朱元璋將日本、安南、真臘、暹羅、占城、蘇門答臘、爪哇、湓亨、白花、三佛齊、渤泥等國列為「不征之國」。

日本殺明使倭寇犯境,朱元璋為何「忍氣吞聲」?劉伯溫給出了答案

史書記載,朱元璋之所以將日本列為「不征之國」,劉伯溫起著很大作用。作為明朝開國軍師,劉伯溫認為明朝剛剛建立,國家急需休養生息,這時再發動對日作戰,勞民傷財。

更關鍵之處,劉伯溫認為日本是個小國,不足以成為明朝的威脅。對於劉伯溫的勸說,朱元璋很是贊同,「帝得表慍甚,終鑒蒙古之轍,不加兵也。」另外,朱元璋還寫過一首詩,

日本殺明使倭寇犯境,朱元璋為何「忍氣吞聲」?劉伯溫給出了答案

「國王無道民為賊,擾害生靈神鬼怨,觀天坐井亦何知,斷髮斑衣以為便。君臣跣足語蛙鳴,肆志跳梁於天憲。」短短几句話,朱元璋把日本君臣批評的一無是處,鄙視日本君臣光著腳,說話像青蛙叫。

用現在的話來說,朱元璋認為當時的日本就是跳樑小丑。讓人遺憾的是,由於倭寇在沿海不斷襲擾,朱元璋下令「寸板不許下海」,施行海禁政策,這導致從明朝中後期開始,中國漸漸淪為一個落後的國家。

參考資料:《明太祖實錄》、《明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李老師 的精彩文章:

此人被捕後慈禧下令用鈍刀砍頭,砍30刀才斷氣,死後被譽民族脊樑
孝庄太后停靈37年,康熙為何不願將祖母下葬?不是不想,實在不敢

TAG:歷史李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