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覺有情有三種解釋

覺有情有三種解釋

覺有情有三種解釋

第一、從自利方面來說,菩薩在因地修行時,已是覺悟我空,法空的有情,不同於凡夫的不覺。雖然斷了許多無明煩惱,但沒有斷盡,就是到了最後的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有斷盡,所證的覺道還沒有得到究竟圓滿,所以叫做覺有情。

第二、從利他方面來說,菩薩得到覺悟以後,就生起無緣的大慈心和同體的大悲心,再來教化一切眾生,覺悟一切有情。他不同二乘聖人的自覺,所以叫做覺有情。

第三、是根據自他兩利來說,菩薩不但自己上求如來的菩提覺道,而且更能下度十方法界一切有情。這就是悲智並運,真俗融通,所以菩薩同十方諸佛一樣,三大阿僧祇劫、修福德、修智慧、更在一百劫之中,深種相好莊嚴的福田,求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佛果。因此稱為覺有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語與禪心 的精彩文章:

在末法也容易犯出佛身血重罪
印光法師:修行境界不可亂對人說

TAG:佛語與禪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