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舊晶元被回收後,用來幹嘛?最後一個或許你不知道

舊晶元被回收後,用來幹嘛?最後一個或許你不知道

晶元,又稱微電路、微晶元、集成電路。指內含集成電路的矽片,體積很小,作用很大。有人做了形象的比喻,如果把中央處理器CPU比喻為整個電腦或者手機系統的心臟,那麼主板上的晶元組就是整個身體的軀幹。

集成電路的技術水平和發展規模是衡量一個國家產業競爭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之一,晶元的研發與生產能力,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創新實力的重要指標。

晶元製造,首先要將沙子,經過篩選和熔煉,能夠冶煉出高純度的硅(Si),製作成硅錠,然後將硅錠切割成薄片,也就是晶圓(Wafer)開始,到最後測試、切割、封裝,就成為了我們平時能夠看到的CPU晶元。整個製作流程,將近5000道工序,把數億個晶體管,在一片只有指甲蓋大小的硅晶片上製造出來,還要進行複雜的邏輯設計,難度不亞於把全國的路網,規划到這一點點的空間裡面。

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數據顯示,2018年半導體總銷量預計可達4510億美元(約2.86萬億元),同期增長9.5%。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半導體消費國,佔全球晶元需求量的超50%。近年來晶元進口額已經超過石油,達2000億美元,成為中國第一大進口商品類目

晶元在使用過程中,電子在不停撞擊著金屬銅,把它推向一側,另導線斷裂。熱載流子會撞擊柵極氧化層,令其損壞,導致器件失效,即所謂的HCI。在高溫下,介電層會慢慢的失效,導致本來隔離的兩個部分之間發生短路,所謂的TDDB。也就是說晶元也是有壽命的,晶元就是會壞的。

同樣我們國家每年有那麼多的二手機,據中國電子廢料網數據顯示,每年中國有大約230萬噸的電子垃圾,可見起量之龐大,哪些裡面的晶元,最後都用來幹嘛了,被怎麼處理了呢?

重新利用

在回收的舊手機里的晶元,拆過程中沒有損壞,還是可以繼續使用的。有可能後期被裝入對應機型的手機上,手機買的翻新機就有可能用的,這些舊CPU。同時可以出售給老爺機用戶,畢竟這類機型對晶元的要求不高;但是手機處理器是BGA焊接,一般用戶無法簡單拆卸和更換,需要有專業工具,還要有相應的經驗技術才可以。

當收藏品收藏

有些電子發燒友,喜歡收藏一些具有代表意義的晶元,這樣也是一種愛好,也確實存在。

重新貼牌

以前有很多回收廢舊晶元,簡單打磨一下,然後重新印個商標冒充新品賣出去。當然主要賣給山寨廠,尤其是做快閃記憶體的,像很多山寨快閃記憶體廠甚至會故意買這種晶元來壓低成本,所以手機還是要在正規渠道購買。

提煉黃金

廢舊電子設備裡面都有少量黃金,主要集中在電子線路板的接插部位,電路觸點都有一層黃金鍍層,增強觸點的耐磨性,抗腐蝕性,保證觸點接觸良好。但晶元拆解比較麻煩,通常是將帶晶元的內存條和板卡等在錫爐烤,等錫化掉了,晶元自然下來了。讓後通過化學方法,提煉裡面的黃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欲千里滿天星 的精彩文章:

TAG:欲千里滿天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