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青:寒門學霸曾國藩

李青:寒門學霸曾國藩

世界文學讀過的書藏在你的氣質里

關注微信號收聽我們的消息

每晚十點為您推送精品閱讀

GIF

文|李 青

隨著高考的結束,高考狀元脫穎而出,這些狀元大多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條件非常不錯。如2018年四川周川以718分好成績奪得理科第一名,家裡還有一位正在北大讀書的姐姐,除了良好家教外,衣食無憂,有得天獨厚的教育條件。這讓我開始了思考,難道這時代寒門真是再難出狀元了嗎?

高考狀元,人們稱為頂尖的學霸。說起學霸,讓我想起了出生於普通耕讀之家的清朝學霸曾國藩。

眾所周知,曾國藩是湘軍創立者和統帥者,晚清「中興四人名臣」之一,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

他十九歲到湘鄉五大書院——連溪書院求學了,苦讀一年學業長進進;22歲參加縣試,中了秀才。次年又到湖南最高學府嶽麓書院學習,師從書院山長歐陽厚均。

在嶽麓書院期間,曾國藩表現出的聰穎和苦學,深得歐陽山長的喜愛。歐陽山長告訴曾國藩,偉大的朱熹和周濂溪在此留下了良好的學風,作為士人,學習是為了延續儒學的 " 聖脈 ",並且經世致用。

傳說曾國藩在嶽麓書院讀書時跟某位考生同屋。這位室友的書桌隔窗戶有一段距離,可以放下一張書桌,曾國藩為了取光,於是將書桌挪到窗戶邊,室友咆哮起來:" 我就靠著這扇窗戶的光讀書,如今被你遮住了,我還能讀書嗎?" 曾國藩很為難地說:" 那你說,我書桌放哪裡好?" 室友指著光線比較暗的床側說:" 可放在這裡。" 曾國藩也不計較,將桌子放在室友指定的地方。過了一會兒,曾國藩的室友睡覺了,曾國藩還在讀書。室友又大聲埋怨曾國藩,出言不遜。曾國藩沒有生氣,馬上改為默讀,可見其氣度。

曾國藩把讀書當成最大的愛好,讀書對他來講是一種享受,是功成名就的大學霸。毛主席曾稱曾國藩:「近代最具有大本夫源的人」。

小時候,曾國藩家境貧寒,在父親嚴教下,他的讀書勤奮令人生畏。自認字開始,常在夢中被父親叫醒,背誦四書五經。一遍不成就十遍,直到背誦下來為止。當時沒有鬧鐘,曾國藩便在床邊放個銅盆,銅盆上用一根繩拴了個秤砣,把燃著的香用繩子系在秤砣栓著的繩上,十字交插在這裡,香在那裡點燃,當點到這根繩子的時候,把繩子燃斷……於是他就這樣自製的鬧鈴,黎明即起,開始讀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其父親的陪考下,曾國藩熱血沸騰,努力攻讀,持之以恆,從16歲開始連考7次,23歲時考中秀才。從此光大曾家門楣,成為寒門學子的榜樣。

曾國藩是真正的大器晚成之人,這位學霸靠勤勉用功,27歲那年,他在會考中成功登第,殿試位列之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進了翰林院。

那時,曾國藩當了翰林院檢討,俸祿銀子很少,月俸祿除了自己必要的生活開支外,一部分用來孝敬父母,另一部分饋贈鄉下的親朋好友,日子很拮据。一次,翰林院管事趙楫請他參加家宴,乘機撈點銀子。面對著上司的請柬,曾國藩心中矛盾重重,一則對貪婪的趙楫一貫敬而遠之,二則又覺得如果僅自己一個不去,那趙楫這個小人肯定懷恨在心下套於他。最後,他斬釘截鐵對同事們說:「象趙楫這樣的人,還是與他保持距離的好,敬而遠之吧!」不去參加趙楫舉辦的這次酒宴。不久,厄運降臨到曾國藩的頭上,趙楫命他謄寫一份「皇考」,一連謄了三遍都是「重謄」的結果,曾國藩為寫「皇考」整整謄了一天才交卷,這一年的考評結果更是可想而知。

曾國藩覺得自己雖然以「敬?謹」二字做人,但並不是就不要剛性了。他謹記「以懦弱無剛四字為大恥」祖訓,道出「賢者敬而貴,不肖者敬而遠之」的千古絕句。

曾國藩從小養成寫日記的良好習慣,以前的日記都是隨性寫兩筆,後來的日子效仿聖人「吾日三省吾身」,把自己從起床到睡覺的所有吃喝拉撒全部記錄下來,時刻與聖人做對比,每晚睡前瀏覽,進行深刻反思。此外;他還給自己制定學習計劃,比如每天讀十頁史書、讀點《易經》,練習寫作等。

《曾國藩家書》是曾國藩留給世人教子治家的寶貴精神財富,從一封充滿溫情的家書當中,我們似乎能夠窺探到一代儒家的家國情思。

曾國藩用自己一生的人生閱歷和學識,在體悟著讀書與做人的要義,從而教化兄弟讀書莫以功名自評,須以慧心養德為要,在日常之間將書上的學問識得一分,做得一分,識的十分,便做得十分,從而不負聖賢立說的本意。從而,在《家書》當中,他的思想表現的淋漓盡致。

在讀書問學上,曾國藩主張學以致用。他在《與諸弟子》中闡釋了「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的理論,他說:「格物,致知之事也。誠意,力行之事也。物者何即所謂本末之物也。身、心、意、知、家、國、天下,皆物也。究其所以當定省之理,即格物也。事兄隨行,物也。究其所以當隨行之理,即格物也」。他告誡人們,做學問要在「有恆」二字下功夫,提出讀書當「主敬」、「靜心」、「早起」、「讀書不二」、「讀史」、「寫日記」等,真正讓讀書人成為養生養氣之術。

修身養性的最高境界是「慎獨」,這在家書也有提及。曾國藩重視修身,以至於不惜捨身衛道,正是由於立志、反省等修養,才具備了同時代人不具備的一些精神素質。

勤、讀書、自省、恆,成就了非一般的曾國藩,成為一代大儒。這些習慣品質,對於今天的學子也是值得借鑒的,我們應該學會毛主席的拿來主義思想,不管任何拿來為我所用。

俗話說,知識改變命運,對平常百姓家的孩子,想要改變自己和全家的命運,大部分的選擇,還是努力學習,通過高考這座千軍萬馬獨木橋,最終實現魚躍龍門。眾觀曾國藩人生道路,我們看到了寒門也能出狀元的實例。只不過這條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充滿了荊棘與艱辛,只有加倍努力拚搏,夢想和希望依舊眷顧每一個努力的平常百姓孩子。

-END-

分享到朋友圈也是一種讚賞

作者簡介

李青,廣東徐聞作協副主席,湛江政協文史專員,嶺南師範學院雷陽文化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西部散文協會會員。籍貫廣東梅州,出生黑龍江哈爾濱,原執業醫師,國家公務員,業餘創作。出版文學作品集《從北國到大陸之南》。

今夜我們都是英雄

文學 | 情感 | 旅行

世界文學文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名家 的精彩文章:

牛王麥田:夜讀川端康成

TAG:十點名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