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的跑路,有的倒下,有的苦撐,互聯網金融進入「冰川時代」怎麼辦?

有的跑路,有的倒下,有的苦撐,互聯網金融進入「冰川時代」怎麼辦?

萬萬沒想到,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雷雨天來的這麼快。

6月僅北上廣三地,就有41家平台停業。7月全國又有40多家P2P平台暴雷,其中1家失聯、7家跑路、8家經偵介入調查,一些顯示出提現困難。

這並不是偶然。其實早在上半年,就有監測數據顯示,我國在運營的2835家P2P平台,6個月的時間消亡了721家。

真可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移動互聯網之殘酷,互金行業之浮躁,金融經濟影響之重大,在這個夏天給所有人上了一課。

很多人預測,接下來會是一輪暴風雨般的監管風暴。

這是否意味著P2P要徹底涼涼了?答案是否定的,甚至恰恰相反。互聯網金融在大洗牌之後,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在產業供給側改革和政策監管的雙重擠壓之下,互金行業很可能快速進入收割期。那些產品不靠譜、風控不嚴謹、純靠營銷和渠道的平台落馬,但也有平台逆勢增長,保持領跑態勢。其中表現突出者如隨手記,就在一片哀鴻遍野中不斷獲得市場認可,成為受信賴的金融科技平台。

其實早在去年,得知隨手記平台完成2億美金C輪融資時就很好奇,據了解,2017年隨手記金融業務全年營收高速增長,已經大幅盈利。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還要引入大額風投?目前來看,隨手記是在下一盤大棋,其逆勢增長與一系列創新升級戰略息息相關,而資本的介入使它得以獲取充足的燃料,率先衝出了行業的「毒圈」。

【互金行業開啟洗牌大戰,有的倒下,有的苦撐】

互聯網金融從一開始,就是在刀尖上跳舞。2014年以來,監管的話題就時時被提前。而這次網貸集中爆雷,也讓監管再一次進入深水區。

近日,人民銀行與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召開了一次大會,提出再用1到2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化解存量風險,消除風險隱患。這意味著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進入下一階段。

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認為,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將是中央確定的三大攻堅戰之首,是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的首要工作任務。

國家政策的意圖越來越清晰,互聯網金融的風口燒了幾年,可說是燒出了無數的故事和傳說,也燒出了一地雞毛。而一頓雞飛狗跳之後,圈內圈外的人不禁都想要停下來問一問:互金行業接下來會怎樣?

目前看來,風雲莫測、如履薄冰,實在是無法預測。但可以肯定的是,監管體系的加強和專項整治行動的推進,並不是什麼「行業末日」,而是一個正常的清除內在渠道畸形,讓良幣重新驅逐劣幣的過程。

每個新興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媒體的監督和政策的指導。此前315曝光外賣行業之後,《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對於階段性發展之後暴露出來的問題,不應簡單『唱衰』甚至『一刀切』禁止,而應視為改進與升級的契機。」

同樣的道理,接下來的數年,資管新規、網貸備案延遲、化解存量風險等等監管手段,必然會促進金融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偽存真。這不但不是互金行業的退步,反而是一個必然發生的行業機遇。

隨手科技旗下的隨手記平台,在這場「多米諾」式的風暴中得以氣定神閑,或許可以佐證一些看法。接下來就通過隨手記的一些動作,可以清晰地梳理出,要完成行業升級,有哪些攻堅戰需要完成和克服。

【合規+技術+理念:隨手記的戰略與野心】

互聯網金融玩到現在,就像整個互聯網戰場一樣,已經來到了拼綜合能力的時間段。

具體來說,不能有明顯的短板。隨手記通過建立一個完整而合規的技術生態閉環,引導產業升級。

目前來說,隨手記的核心戰略動作有三個:

一是擁抱合規監管,維護用戶價值才能走長路。目前互聯網金融監管思路強調了是嚴格市場准入,隨手記積極推進備案,完成廣發銀行的銀行存管,獲取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證書,堅持將業務合規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重心。在合規的前提下實現服務創新,這是互金平台獲得國家層面和用戶雙重信任的第一步。作為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常務理事單位和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協會的理事單位,隨手科技在這一點上做得毫不含糊。

二是發力需求側,以技術創新夯實財務金融科技基礎設施。任何互聯網金融平台的第一價值都是用互聯網技術改善金融服務,而越強大的技術驅動往往也意味著更加透明化、理性化的商業內部邏輯。所以說如今的互金行業,想要抓住透明合規、消費者認同這兩條主幹道,就必須全力提升技術能力,完成需求側的體驗升級。而隨手記的優勢恰恰在於此。

經過8年的發展,隨手記積累了龐大的用戶規模、財務數據和金融流量,目前已是國內領先的在線金融流量聚集地和場景入口,用戶規模超過3億,品類市場佔有率接近70%,形成一座巨大的數據金礦。

作為金融服務的綜合平台,隨手記在用戶大數據、Fintech方面有著足夠的深耕。

前不久,隨手記引入大數據方面高管谷穎,大力投入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前沿技術領域,通過智能技術專註於金融交易的精準信息匹配,幫助用戶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投資產品。谷穎是國內互聯網金融大數據風控、個人信貸風控建模及人工智慧在金融領域的領軍人物,擁有十年美國華爾街知名投行量化模型、策略分析、風險管理經驗,曾任摩根大通投行部執行董事。而隨手科技和其投資方金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等在財務領域的沉澱,也使得隨手記得以與大部分互金平台區隔開來。理財記的核心理念,是通過財務來牽引投資行為,而不是單純以追求投資回報率為目標,藉由財務與金融之間的紐帶和強相關關係,隨手科技構建了從財務管理到金融服務的完整商業閉環。

未來,通過深挖財務金融科技的技術價值,推進需求側體驗升級,必然是隨手記的主要發展方向。這既是它的優勢所在,同時也是價值導向。

第三,一個很重要的發展趨勢就是,平台的價值導向,推動社會金融價值觀的重建。很多互聯網金融企業,以為擁有技術就是尚方寶劍。但事實上,監管科技(RegTech)開始逐步與FinTech的協同發展,僅僅有技術能力還不夠,與社會價值相融合,才是互聯網平台取得更大發展勢能的良策。

隨手記就是如此。6月23日,隨手科技與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達成戰略合作,成立隨手財商教育公益基金,共同開展金融知識普及和財商教育活動。

一方面注重培養理財的基本知識,科學理性地做出理財決策,另一方面則指向了更高的「智慧」層面,學習如何不被金錢所累,並運用財富去創造更高的社會價值。

社會財商教育看起來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活,畢竟大眾財商的提升必然會減少盲目投資的「虛火」,然而這卻是互金行業未來發展的坦途。培養一個「知善惡」的金融消費環境,是政府、社會以及整個產業都在迫切呼喚的,也是金融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有利於整個行業的未來。

互聯網發展這麼多年的事實證明,任何行業每次重新爆發產業潛力,都是以新玩法為契機的。合規+技術+理念,隨手記的全新戰略動作值得深思。三重作用之下,互聯網金融監管的「難題」也將迎刃而解。

【結束語】

互聯網金融產業正經歷飛速升級,無數智慧在致力改變違規網貸平台留下來的亂象。

因此,儘管目前處於強監管周期中,但絕不是一片肅殺。長期來看,中國互聯網金融潛力無窮,絕不是某些人唱衰的那樣人人喊打。關鍵看誰來玩,怎麼玩?

正如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近日所言,我國互聯網金融領域整體風險水平大幅下降,案件高發頻發勢頭得到遏制,增量風險有效管控,存量中的風險業務有序化解,從業機構優勝劣汰加速,規範發展態勢正在形成。行業大洗牌是板上釘釘的事,預測互金業的洗牌可能遵循團購、O2O、共享單車的路徑,初期無數個平台,最終能屹立市場的屈指可數,只有有核心競爭力、有社會責任意識的平台,才可能笑到最後。

其實從隨手記對整個大市場的洞察和布局可以看出,和其它互金平台很不一樣,有戰略定力,站得高,看得遠,很有頭部平台的風範。

這也說明了一件事,互金行業要獲取從國家到消費者的普遍認可,也沒有什麼神秘的破局之法。訣竅就一個:愛人者人恆愛之。這是商業的真相,也是互金的未來。

監管深化,是一場國家力量與商業力量的合力變革。其終極意義,可能比我們大多數人現在所理解的要深刻許多,我會持續觀察。

王冠雄,著名觀察家,中國十大自媒體(見各大權威榜單)。主持和參與4次IPO,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教練。每日一篇深度文章,發佈於微信、微博、搜索引擎,各大門戶、科技博客等近30個主流平台,覆蓋400萬中國核心商業、科技人群。為金融時報、福布斯等世界級媒體撰稿人,觀點被媒體廣泛轉載引用,影響力極大,詳情可百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聯網信徒王冠雄 的精彩文章:

飛瀑之下,必有深潭:優必選如何打開AI商業化的三大突破口?

TAG:互聯網信徒王冠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