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登山裝備清單大全,還有各種裝包等技巧,都在這裡了!

登山裝備清單大全,還有各種裝包等技巧,都在這裡了!

記得關注公眾號,給生活充個電吧!

GIF

裝備清單

一、服裝篇

越來越多人開始玩戶外了,不管是跟戶外俱樂部還是結伴登山徒步等,都要記住戶外活動基本理念:科學、安全、自主、環保。

1、衝鋒衣褲+皮膚風衣(防風防晒皮膚風衣針對炎熱天氣,寒冷天氣必備衝鋒衣褲)

2、抓絨衣(含Windstopper,主要是防風保暖)

3、排汗內衣(保持身體乾燥舒適)

4、快乾衣褲(夏天必備)

5、羽絨衣褲(冬天或高原地帶保暖需要)

6、其他個人衣物

二、鞋襪篇

1、徒步登山鞋(建議高幫,保護腳踝、以防沙子進入內部、降低蛇咬可能性)

2、輕便運動休閑鞋/溯溪鞋(休閑或河邊時候穿)

3、排汗+普通棉襪子(至少2雙以上)

4、雪套(雪地或泥濘路段)

三、護具篇

1、遮陽帽/抓絨帽(遮陽帽夏天防晒透氣,抓絨帽冬天出行防寒保暖免凍傷,選擇能護住耳朵的)

2、薄/厚手套

3、眼鏡(遮陽等)

4、魔術頭巾(保暖遮陽防護等多功能)

5、護膝(保護膝蓋)

6、防晒袖套

7、圍巾(防風保暖)

四、背包篇

1、登山包(根據長短途確定登山包大小,45-80L不等)

2、小背包(15-30L不等,建議可收縮不佔位置,長途也可備用)

3、腰包/挎包(建議可放水壺的)

4、攝影包

5、防雨罩(登山包一般自帶防雨罩,以防萬一建議購買前了解清楚)

6、垃圾袋(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既然都能負重帶上山,為何不能輕裝帶下山)

裝包技巧

裝包原則:

1、上重下輕,里重外輕(重物貼身,在上三分之二處)

2、先用後放,後用先放

3、急用外放,左右平衡

溫馨提示:

其一當裝包完畢,正確的裝包方法立在地面是不會傾倒的

其二是背包外面不建議外掛,因為外掛可能會被密林刮壞或丟失(很多人習慣將垃圾外掛,經過密林的時候垃圾就沒了,呵呵)

五、野營篇

1、睡袋(根據季節和溫度選擇合適睡袋,長途宜帶體積小睡袋)

2、睡袋內膽(根據個人需求,防臟或者棉的內膽)

3、帳篷(根據地理環境和季節選擇合適帳篷)

4、帳篷地席(保護帳篷底部)

5、防潮墊(建議充氣墊躺著舒服,但也要體積小的)

6、如果沒有地席的,可以購買兩用雨衣,還可當做地席

六、照明篇

1、頭燈(不管是戶外登山還是騎行,頭燈都是必須的,省空間的話可以當營地燈)

2、手電筒(備用照明)

3、營地燈(帳篷內使用)

4、防風打火機/防水火柴

5、提示:需要用到電池的,不要忘了帶。

用電設備的防水處理。

七、炊具篇

1、爐頭(野外吃到熱食,人生一大享受)

2、氣罐(配合爐頭使用,注意安全性)

3、套鍋(沒鍋怎麼下米呢,注意充分利用每一個空間,免得外掛)

4、個人碗筷(建議是易攜帶且長期使用的,避免使用一次性物品造成環境污染)

溫馨提示:

其一划分開爐和露營地區,免得吃完東西後,螞蟻蒼蠅等光顧睡覺地方

其二是行前準備的開爐食物,要易攜帶易烹飪環保等特點,減少行程中的麻煩以及開爐結束後方便收拾

其三是行前準備的乾糧建議一些沒必要的外包裝可撤掉,減少垃圾產生,或者使用保鮮盒統一裝進去(乾濕分離、分好類)

八、水具篇

1、戶外水壺

2、軍用水壺

3、水袋(放在登山包貼身處,行進中直接拿習慣吸,很方便)

4、凈水器(長途使用,以防沒水喝)

5、建議:

一是根據個人用水量和出行天數攜帶,充分把握補水點。

二是外帶寶礦力粉和一些鹽,作為沖劑避免流汗過多補充散失鹽分,寶礦力粉補充散失礦物質。

九、通訊篇

1、手機(最常用的聯繫通信設備,在野外需要下載戶外助手等戶外APP使用)

2、對講機(團隊或多人出行必備)

3、GPS(全球定位系統)/指北針/地圖

4、求生哨(除了呼救和作為團隊聯繫方式之外,還可以用來嚇跑一些危險動物)

5、移動電源(長途建議可帶太陽能充電,以防萬一)

6、數據線+耳機線(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帶了充電寶卻沒有數據線)

十、個人篇

1、登山杖(除了節省體能、保護膝蓋之外,在密林地方驅趕危險動物,諸如蛇蟲等,免得沒有看見先下腳為強)

2、洗漱包(網上幾塊錢就能買到多功能洗漱杯,可放牙膏牙刷毛巾等)

3、個人護理(紙巾、防晒保濕用品、唇膏、指甲鉗等)

4、戶外三寶:凡士林(除保濕外,塗抹腳趾減少長距離徒步摩擦脫皮等)

姨媽巾(可當做鞋墊,免腳步出汗打濕襪子而起水泡)

安全套(防水鞋套、裝水等)

5、戶外小物件:鎖扣、攀岩繩、防水袋、多功能刀具

6、針線包(戶外裝備被刮壞,縫縫補補還是必要的)

7、個人藥品+急救藥包(關注公眾號,後期會對該部分詳細出一篇推文

8、個人證件(身份證、邊防證、護照、港澳通行證、銀行卡等,最好用手機拍照存儲)

9、急救糧/水(危機意識,以防不時之需)

10、急救毯(失溫時包裹身體達到保暖,可用作空曠地帶求救信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ebrisEra 的精彩文章:

TAG:DebrisE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