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青春的熱血與傷痕

青春的熱血與傷痕

絨花

 絨花

韓紅 

00:00/05:06

很早就在哪裡看到馮小剛要拍一個六七十年代的故事就一直期待著電影的上映,到電影的推遲上映,再到馮導及集體主創的熒幕落淚,終於提前兩個周買了周五的電影票,在連續加班的第五天,拖著在公交車上深睡的身體一個人去欣賞了這部電影。

電影的女主叫何小萍,來自那個年代成分不好的家庭,父親進入農場改造後母親改嫁便幾乎形同再也沒有親人,小時候為了和母親在一起,特意把自己凍病了,這是她後來在站台說的唯一一次母親抱她睡覺。何小萍自幼缺乏愛,但其實在電影的開始,並沒有看到她很用力的在尋找存在感尋找大家的認可,她做的一切更像是為了自己。來到文工團的第一天,她努力的表現自己,替她拿衣服的人嘲笑她一身的泔水盪子味兒,可惜表演的再好抵不過失誤,她在眾人面前摔倒下來。回到宿舍不久便偷拿舍友的衣服去照相館拍軍裝照寄回家,到後來她隱瞞事實又被舍友發現被群眾指責,這才是她與這個大團體矛盾激化的衝突點,且這種矛盾可來不可逆。在電影里何小萍是個悲劇的角色,偷軍裝的事情以後,除了穗子和劉峰,其他的人對她表現出了明顯的敵意。而她也似乎從來沒有要想去修復這種敵意,她一個人練舞,默默在服裝組做著自己的事情,以至於後來去藏區演出她寧願裝病也不願意作為臨時替換上台。政委發現了她的小心思,表演完後將她吹捧上天然後又突然重重摔到地上。這是整部電影最讓我意外和心痛的地方。本以為政委會事後找小萍談心把話說開,小萍也承認撒謊繼而與文工團融洽的相處,可惜那是一個眼裡揉不得沙子的年代,說假話也許會被放大在一個道德至高點去裁決任何人。政委是最雞賊的(本來用了聰明一詞),也是最殘忍的,他讓一個本想安於現狀的人徹底死心。哀莫大於心死。小萍被「處分」到了前線當護士,腥風血雨中因為保護一位全身燒傷的戰士成了英雄,可這一下小萍瘋了,一個從未收到過大眾善待的人突然成了人人歌頌的英雄,小萍接受不了。在小萍眼裡,她從未想過要大家都喜歡她要成為超級英雄吧,比起這些虛妄的愛她更希望得到真誠的關心。

反觀男主劉峰,恰恰是何小萍的對立面。他受人喜歡,是人人口中的雷鋒,劉峰所到之處都是喜樂和讚美。他自己吃碎餃子說「總要有人吃碎的」,他樂於助人連廚房的豬跑了都要找他去追。男女主的定位在一開始走向極端,卻在最後殊途同歸。鄧麗君風行的年代,劉峰受了靡靡之音的毒害,像林丁丁表白被拒絕,便衝動強抱她,偏偏被其他人撞見。這一下活雷鋒成了道德敗壞的極端分子,本被保送上大學的何峰被送往了川滇前線。在槍林彈雨中他讓所有人走,一個人拿著燒死人的槍守在原地,穗子說他不想活了,他想死,他得不到林丁丁但是他可以死了變成英雄活在林丁丁的歌聲里,被她歌頌被她傳唱。

我認為電影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對人物性格的塑造。整部片子沒有超於常人的人設,正面看來內心善良的小萍但是撒謊被動自卑,陽光友善的劉峰也因青春的一己私心做出衝動的事,穗子到是沒什麼大毛病但是每一次的嘲笑也不會少了她,反面看來宿舍長郝淑雯身為幹部子弟一直在前面出頭但並不至於盛氣凌人,最受男生喜歡的林丁丁沾花惹草但也沒有礙著誰。大家都在個人可控的範圍表現自己的善與惡,讓整個影片的味道接地氣,也能使更多適齡觀眾在影片中找到自己。兩個平凡的人在特殊的年代,本來可以在特殊的背景下變成英雄,但是命運捉弄人,偏偏兩個人最終一起回歸到原本的社會階層,關於對青春的期待最終以無奈結束,現實到無法用人力去扭轉,這是電影情感和立意上成功的地方,教會人去接受和面對。我想這也許也是導演想要的電影情感,集體回憶與青春傷痕。

從電影的故事性來說,個人認為線條過於瑣碎,導演想講一個很大的故事,然後在每個節點都用一個片段去體現就有點牽強。例如三個人在海口的重逢,刻意去體現四個人命運的對比,刻意去放大小人物現狀的艱難,刻意去表演那個年代的官僚作風感覺還是有點尷尬的。還有很多時代特點的描述,我都覺得有點尬,例如勞改平反例如鄧麗君例如可口可樂例如改革開放,想要去體現的時代背景過於多。其實觀眾都是聰明的,不必那麼牽強,應該用一群人的故事去體現時代,而不是用時代去講故事。電影的結尾更是讓人扼腕,就像一個故事沒講完,整個電影缺乏一種張力。它會讓你有所感觸,但是不那麼大,完全可以做到更大,但是要的東西太多了就會失去一些東西,這是我覺得很遺憾的。但是電影的美術音樂長鏡頭也是真的美的無話可說,靈動的舞蹈、懷舊的音樂、優美的身段、年輕的肉體還有無止境的青春性幻想,讓人感受到芳華的美好。

「青青芽,出於初春,於夏挺拔,先為芳,再為華。」有人說那是父母那輩人的芳華,可我不覺得,彷彿就在哪裡看到了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幺零捌 的精彩文章:

TAG:幺零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