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五件稀世國寶,圖三很神秘,圖二有點像烤紅薯

這五件稀世國寶,圖三很神秘,圖二有點像烤紅薯

毛公鼎於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於陝西岐山縣禮村,毛公鼎最為著稱於世的,是它腹內鑄有的那篇銘文,銘文共有32行,497個字,是迄今古青器中篇幅最長、字數最多的稀世珍寶,1949年,毛公鼎運往台灣。至今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是台北故宮的三大鎮館之寶之一。

玉柄鐵劍,西周晚期,這把玉柄鐵劍,一下子把中國冶鐵史向前推進了200年!在如此之多改寫中國歷史的重大發現中,玉柄鐵劍無疑是最為偉大的發現。它現在能棲身河南博物院,它不只是銹跡斑斑,而是銹得變了形,就像大街上賣的烤紅薯一樣,黑不溜秋夾帶著土色、又瘦又長的,一點兒也不好看。儘管劍身看上去像塊不起眼的「烤紅薯」,這把玉柄鐵劍,一下子把中國冶鐵史向前推進了200年。

1995年10月在新疆尼雅遺址發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絕倫的漢朝絲綢,其中一塊織錦護膊尤為光輝燦爛、耀人眼目,青底白色赫然織就八個漢隸文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令世人震驚,被定為國寶級文物。這塊織錦出土後不久即被定為國寶,2002年列入首批64件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現藏於新疆考古研究所。很多人以為,這是古人留下的驚世預言,是中華民族在五星紅旗照耀下復興的神秘徵兆。

張伯駒一生醉心於古代文物,他自30歲開始收藏中國古代書畫,不惜一擲千金,自20世紀50年代起,張先生夫婦陸續將收藏30年之久的書畫名跡捐獻國家,使這些文物成為博物館的重寶,表現了崇高的愛國情操和無私的奉獻精神。《平復帖》為西晉大文人陸機手書真跡,距今已有近1700年,比王羲之的手跡還早七八十年,是現今傳世墨跡中的「開篇鼻祖」,被收藏界尊為 「中華第一帖」。

大克鼎1890年出土於陝西的扶風法門寺鎮任村,清代著名收藏家潘祖蔭重金收購。抗戰時,日寇曾覬覦此器,潘氏後人潘達於將鼎深埋宅中,躲過了這次劫難,1951年,潘祖蔭的孫媳潘達於將大克鼎捐贈給上海博物館,大克鼎讓人稱絕之處在腹內壁上刻有28行290字銘文,為西周大篆的典範之作。這件大鼎是學書法的必看之重器,如果有機會的話千萬不要錯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薯 的精彩文章:

紅薯開花很少見,偶爾開花是正常現象嗎?對紅薯質量有影響嗎?
圖二這種植物,農民誤認為是紅薯葉,卻不知道它是種很珍貴的藥材

TAG:紅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