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rlyl物種說】今日--黑紋背林鶯(Kirtland』s warbler)

【rlyl物種說】今日--黑紋背林鶯(Kirtland』s warbler)

rlyl陪你每天認識一個新物種

(總第590篇)

好好學習 天天想上

黑紋背林鶯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鳥綱 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森鶯科 Parulidae

屬:林鶯屬 Dendroica

種:黑紋背林鶯 D. kirtlandii(Baird, 1852)

雄性黑紋背林鶯

物種介紹 Introduction

中文名:黑紋背林鶯(拼音:hēi wén bèi lín yīng);

英文名:Kirtland』s warbler;

學名:Dendroica kirtlandii。

黑紋背林鶯,是一種細小的鳴禽,棲息於北美短葉松林。黑紋背林鶯會在樹的底部覓食,有時則會走到地上。它們主要吃昆蟲及一些草莓,冬天也會吃果實。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無危(LC)

雌性黑紋背林鶯餵養雛鳥

體長: 14-15厘米

體重: 12-16克

食性: 昆蟲及一些草莓

繁殖: 每巢產卵3-6枚

習性: 具遷徙性

分布: 北美洲

黑紋背林鶯

外形特徵 Description

黑紋背林鶯長度14-15厘米;重量12-16克。 黑紋背林鶯是一種細小的鳴禽,上身呈藍褐色,背上有黑色斑紋,下身呈黃色,兩側有斑紋。雙翼上有幼紋,腳呈深色,眼睛周圍有白圈。雌鳥及幼鳥的背部較為褐色。

黑紋背林鶯

生態習性 Ecological Habit

黑紋背林鶯分布在密歇根下半島北部非常有限的區域。它們後來延伸至安大略省南部。近年它們會在密歇根上半島、威斯康辛州及安十略省出沒,可能是因急速擴張的群落。它們需要很大片的北美短葉松來進行繁殖,面積多於160英畝。在皆伐或曾發生山火的地方會出現大量的黑紋背林鶯。到了8月至10月間,它們會離開繁殖地及遷徙到巴哈馬和鄰近的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到了5月,它們會回到密歇根州繁殖。過冬的時候,它們主要會棲息在叢林中,吃鼠尾草及雪果。

黑紋背林鶯

生長繁殖 Growth and Breed

黑紋背林鶯繁殖季節在5-6月份,每巢產卵3-6枚,孵化期大約14天。雛鳥10以後可以離巢。

黑紋背林鶯

進化過程 Evolutionary process

自冰河時期後,全球的氣候也在轉變,北美短葉松及黑紋背林鶯也逐步向北遷移。由於黑紋背林鶯不能在亞北極氣候生存,故北美短葉松的分布對它們來說算是較疏遠。再者,五大湖也成為了它們擴張的阻礙。 當美洲殖民時期,五大湖南部大部份的森林都被砍伐,黑紋背林鶯就被困在北方的半島中。到了19世紀末,它們在俄亥俄州的棲息地也被清除,於1906年它們已沒有在當地繁殖。自1940年代後,它們也沒有在安大略省繁殖。直至20世紀中葉,其數量下降至接近滅絕。於1970年代,它們的數量達到最低點,只餘下少於500隻;於1994年,它們只分布在18平方公里大的地方。

黑紋背林鶯

生存狀況 Living Condition

黑紋背林鶯的棲息地現已受到保護。自1970年代的保護後,它們的數量平穩上升,但仍處於危險的水平。另外,保育工作還包括對抗寄生的棕頭牛鸝。 黑紋背林鶯現已再次在安大略省及密歇根上半島出沒,但卻很少在俄亥俄州西北部出現。於2005年初,在威斯康辛州也有少量的出沒。於2007年,三隻黑紋背林鶯在威斯康辛州中部出現。 黑紋背林鶯於1973年被列為瀕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於1994年將之列為易危,但於2005年下調至近危。現時未知黑紋背林鶯對巴哈馬松樹的倚賴程度,但伐林等問題始終是它們的最大威脅。近年的報告都指黑紋背林鶯的數量正在上升,但也指出它們對人類保護的倚賴。

黑紋背林鶯的卵

黑紋背林鶯的英文介紹 Introduction

Kirtland"s warbler (Setophaga kirtlandii), also known as the Jack Pine Warbler, is a small songbird of the New World warbler family (Parulidae), named after Jared P. Kirtland, an Ohio doctor and amateur naturalist. Nearly extinct just 50 years ago, it is well on its way to recovery. It requires large areas (> 160 acres) of dense young jack pine for its breeding habitat. This habitat was historically created by wildfire, but today is primarily created through the harvest of mature jack pine, and planting of jack pine seedlings.


在神秘的大自然面前,我們無知的像個孩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rlyl的自然世界 的精彩文章:

「龜糧為主食」的誤區!
千萬別帶鱷魚去學校!

TAG:rlyl的自然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