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世民登基前勢力到底有多大?你根本就想像不到,李淵最清楚之所以讓位

李世民登基前勢力到底有多大?你根本就想像不到,李淵最清楚之所以讓位

說起太宗李世民這個人,大家都對他的印象非常的深刻。因為電視和電影已經把他的形象刻畫的深入社會大眾的心理了。雖然他的登基上位有些那麼不太光彩,但是這並不影響他成為一個流傳千古的,讓人能夠紀念憑弔的皇帝。

我國歷史上的記載都非常的有意思,但凡是涉及到有名氣的人物,在嬰幼童年的時候,必須要有一些祥瑞的事情出現,好像這樣才會符合不凡的身份。我們這位太宗也是這樣,雖然他沒有什麼奇異祥瑞,但是在少年的時候就有相士說他有龍鳳之姿。

奈何當年他老爹還是大隋的一名官員,所以對這個事情並沒有發在心上,如果早知道後來會發生玄武門的事,估計當時聽到龍鳳之姿這句話,就敢把他兒子給宰了。其實在青年時代的他還是比較忠於大隋的,當時還參加了營救楊廣的軍事活動。

但是後來由於目睹了隋末的一些亂象,加之他家又是關攏地面上的名門世家,手中掌握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力量,所以他開始力勸鼓動自己的老爹造反,通過這一件事就能看出他對朝野局勢把握的非常精準。一旦覺得時局可以為我所用,立馬出兵沒有一絲眷戀。

後來成功騎兵之後,親自率領三軍打入長安,覆滅了大隋。所以說當時李世民在李淵的這幾個兒子當中不但眼光和胸襟過人一等,就連臨陣的能力和指揮戰鬥的能力,都是首屈一指的。而後來在爭霸天下當中,更是一力當先,親自參與了很多著名的戰鬥。

所以當時李世民在軍中的威望是遠遠要超過於他的兄弟的。但是後來他爹老李,為什麼要立長而不立賢?這不是明擺著要逼他嗎?那個時候大唐初立,老李的心態還是有些自私的,很多文章寫這一段的時候,都是在懷疑說長子軟弱容易控制,而次子好勝難以拿捏。

所以此時選擇立長而不立賢。後人分析無論如何原因,那個時候立長簡直就是一個錯誤到不能再錯的選擇了。因為老李根本沒有充分的意識到,他的二兒子在朝在軍中的勢力,已經達到了不登基不行的狀態了,如果不登基,根本就沒辦法給這些麾下們交代了。

因為當時那些能征善戰的將帥們,還有朝堂上一些能夠出謀劃策的人,基本上都跟李世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如果這個時候任由太子登基,那他的這些嫡系則必遭清洗。如果自己在沒有任何作為,那就真的無法跟這些麾下交代了。

所說這時他的勢力已經大到了不登基不行了,必須要有所動作了。這個時候也看出了小李的魄力,不動則已。一動則如蒼鷹撲兔,一點翻盤的機會都不給。親自射死大哥,下令勒死小弟,在逼迫自己的老爹禪位。足以見識到這個君王無情一面。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至網路,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琵琶說史 的精彩文章:

白起坑殺45萬俘虜,卻唯獨放過百名童子?這才是讓趙國最絕望的
薩達姆被捕後說了一句話,在場人都笑了,沒想到多年後卻成為現實

TAG:琵琶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