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下一個百倍幣應具備哪些條件
億萬人矚目的世界盃盛宴在7月15號就要結束了,大概所有人都被這場狂歡感染到。除了有足球的熱情還有金錢的誘惑,據統計這次世界盃參與博彩的金額超過了萬億級別。這也是最近行情上漲無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好消息是因為世界盃的落幕,大量的資金會迴流到幣市,所以小夥伴們可以靜靜地等待過一個放鬆的周末了。
本篇文章要講的其實無關行情,而是從「萬物演化史」、物理學、科技發展史的角度來聊一聊下一個百倍幣可以預測嗎?如果能預測那麼應該怎樣識別出來並把握住機會。
要想知道一個百倍幣是怎樣誕生的,我們先看看歷史中短時間增長100倍的公司是怎樣的。在過去的歷史經驗中,巨型公司,尤其是能以百倍規模增長的巨型公司,通常都是開拓了當時的新世界的公司。
比如說,成立於1602年的荷蘭東印度公司。這是第一個可以自組傭兵、發行貨幣,也是第一個股份有限公司,用自己龐大的艦隊和士兵統治了居多殖民地開拓了新的世界。
照這個邏輯未來百倍增長的公司可能出現在探索太空新世界的航天方向,和探索虛擬新世界的"腦機結合"方向。
比特幣獲得萬倍增長的原因是因為它是第一個點對點的去中心化支付系統,它 創造了互聯網所不能創造的價值網路,實現了第一個無需政府信用背書的貨幣,它背後依靠的是人們對於數學的共識。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一個區塊鏈應用。而現在某個幣要有百倍或更高的漲幅那麼它應該創造出更巨大的價值,開拓出人類的新邊疆。你可能會問在目前的情況下有技術可能達成這一目標嗎?
答案其實是有的。我們先把話題扯遠一點
最近《經濟學人》雜誌有一段話中寫道:想要阻止互聯網變得太過中心化,是很艱難的,但如果不這麼做,後果會更嚴重。
騰訊、阿里巴巴、Facebook這樣的超級大公司控制著大量的數據,因為存儲數據是需要資料庫的,建立和維護資料庫是需要成本的,自然數據就都歸了它們,我們的數據在未來擁有巨大的價值,那麼怎麼讓數據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呢?目前看來最有可能實現的方案是星際文件網路又稱IPFS
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是一個面向全球的、點對點的分散式版本文件系統,目標是為了補充(甚至是取代)目前統治互聯網的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將所有具有相同文件系統的計算設備連接在一起。原理用基於內容的地址替代基於域名的地址,也就是用戶尋找的不是某個地址而是儲存在某個地方的內容,通過這樣可以讓網頁的速度更快、更安全、更健壯、更持久。現存的互聯網協議存在的問題是服務高度依賴中心網路、存儲數據有丟失的風險、隱私問題。而IPFS就不存在這個問題。而且瀏覽文件更加快速,更加節省成本。如果想深入了解IPFS技術可以去學習相關的知識這就不多講了。
可能你會以為既然優化了HTTP協議又節省成本那麼這個技術的應用不會產生比HTTP更大的價值,其實不然,這個技術需要更多更分散的礦機,每個人都可以是礦工,分享出自己的帶寬和硬碟空間,也許以後BAT三家巨頭公司都會用到這項服務去存儲數據,最終產生比HTTP更大的價值而這又會消耗更多的資源,更脆弱,需要更多的人來維護這個網路。
目前有filecon和covalent等區塊鏈項目正在做這項服務,均為上線交易所。
現在很多人有一個爭議,就是說區塊鏈技術太浪費能源了。摩根士丹利有份報告,2018年比特幣挖礦所消耗的耗電量,可能會超過阿根廷整個國家一年的能源消耗量。有人擔心數字貨幣的挖礦可能會拖垮整個世界的電力網路,
好像挺有道理?
那麼如果宇宙的目標就是要耗能最大化呢?要知道宇宙的最終形態就是「熱寂」
也就是讓熵最大化,熵是一個物理概念,你可以認為它描寫的是一個體系的「混亂」程度。一堆東西老老實實地聚集在一起,是比較有序的狀態,叫做「低熵」。等東西慢慢散落到各處,就是更混亂的狀態,也就是「熵增加了」。整齊有序就是低熵,雜亂無章就是高熵。
(右邊的熵更高)
生物讓磚頭更有有秩序雖然降低了局部的熵,因為消耗能量需要去補足能量,這更增加了周圍環境的熵,
這個世界會越來越亂 —— 這就是著名的「熱力學第二定律」。
那麼浪費電消耗資源這就不是一個負面因素了,反而是在論證它的合理性了。正是因為它非常耗能,才是技術演化的方向啊。可能現在的世界還不夠亂,熵還不夠高,需要有更加耗能的網路來幫助地球完成這個目標。
---------------------《生命3.0》
ok,耗能這個缺點似乎變得合理了那麼需要維護這個問題呢?
根據《物演通論》的「遞弱代償」原理越後來的事物存在度越弱,需要更多的依存條件來代償。其實我們現在生活本來就需要依賴非常多的協作網路,並且只能選擇信任它們,比如坐飛機的時候我們必須信任整個飛行服務是沒有問的。
萬物一系演化,越後來的事物對外界的依存度就越來越高。萬物一系演化,越後來的事物對外界的感受度度就必須越來越高。萬物一系演化,越後來的事物的它的自由度就越高,萬物一系演化越後來的事物的它的結構度就越複雜。
這是一個完美的結論,目前的比特幣符合以上所有特點。
經濟、文化、政治是現如今三大問題,感受度對應著文化焦慮,自由度對應著經濟焦慮,結構度對應著政治焦慮。
既然自由度對應著經濟焦慮,要想經濟更加的發達,那麼自由度不高是不行的,數據保存在大公司手中而不是我們自己的手中何談自由度?要想經濟發展必須讓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數據。這也許就要用到IPFS技術。
讓我來總結一下今天的內容,現在還能夠獲得百倍甚至更高增長的幣它背後的技術必然是能夠拓展一片全新的領域,開拓一片全新的邊疆。雖然它現在看起來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可這正是新技術的一大特性,符合了熵增定律。它更需要龐大的「網路」來維護以維持它的存在但這也是最高級的事物存在的方式。
如果我們能帶著「熵」 「依存度」 「感受度」 「自由度」 「結構度」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事物可能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


TAG:數據教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