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47秒銷量破萬,都是誰買了Find X?

47秒銷量破萬,都是誰買了Find X?

開售僅47秒,OPPO Find X在京東平台就銷量破萬;15分鐘後,OPPO在京東銷售額破億;銷售2小時,它更是拿下天貓、蘇寧平台的全價位段手機單品銷量&銷售額的「雙料冠軍」。

僅數秒時間,懸在OPPO Find X頭上的一大疑問就得到了解答。對於顛覆式設計的Find X,自6月19日法國巴黎盧浮宮發布以來,行業對其商業和技術上的討論就從未停止,安卓首款支持人臉支付的3D結構光技術、極致曲面全景屏、雙軌潛望式結構這對於行業的審美與創新刺激無疑是巨大的,但對於這種「顛覆」,到底消費者是否認可?他們會用真金白銀來投票Find X的反傳統嗎?現在答案已經無言自明。

看起來,與以往新品相比,Find X在幾方面殊於業界:首先是整機解決方案,與傳統行業在蘋果臉上以指紋識別、攝像頭移位來謀求更大的屏佔比,Find X直接改變了手機的機械機構,雙軌潛望式對於極致全面屏的成全,這在業內是獨一無二的——高達93.8%的目前行業最高屏佔比;其次它在功能配置上,以驍龍845等頂級配置,又搭載了安卓陣營首例量產的3D結構光與人臉識別支付,是高端旗艦中的技術先驅者,這是第二點;最後,當然這樣的頂配內核與創新解法自然讓Find X在售價和定位上水漲船高;而這三點特殊上,OPPO Find X銷售依舊火爆,是市場規則變了嗎?還是我們對市場認識還不夠透徹?

新高端消費群體形成

一直以來,在手機消費群體上,技術派與顏值派似乎一直涇渭分明,就像買互聯網手機的多是宅男極客,買OPPO的一直都是更看重顏值與個性化的年輕群體,買華為手機的大多是訴求簡約商務的白領人群。當然,這種消費群體細分,造就了品牌形象清晰與產品設計、銷售策略等企業戰略的深度差異化,但這形成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同款產品的評價眾說紛紜,爆款產品常常A面機皇,B面爭議。

由於戰略的專註化,OPPO似乎在這方面受牽連最深,早在2016年,據Counterpoint報告,OPPO R9成為當年中國內地最為暢銷的手機產品,隨後據Strategy Analytics數據,OPPO R9s也接棒成為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最為暢銷的安卓手機,可業界對於OPPO的理解卻只停留在渠道與營銷上。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兩邊倒的現象在Find X上終結了。

在Find X還未發布前發布,高達93.8%屏佔比的曲面全景屏就刷爆了朋友圈和科技群。尤其這種創新的震驚感受不止於國內媒體圈,也在海外媒體和諮詢機構中激起了不小的影響,不止西班牙卡納利斯諮詢公司的分析師本·斯坦頓認為Find X進入使得「歐洲將迎來智能手機的新時代」,連蘋果也不得不正視Find X的異軍突起。

近日,網傳蘋果副總裁、首席設計官喬納森·伊夫在一封郵件中提及OPPO Find X,稱其確實有一個極好的設計理念,是一個「good idea」,極具創意,他也提到蘋果因設計理念不同會依舊沿著原來方向繼續深化。如若該郵件屬實,這將是近年來蘋果首次對國產手機創新發表看法。由此可見,OPPO這款高端產品成功引起了蘋果的注意,國產手機可以在設計創新上與蘋果、三星等海外企業分庭抗禮。

而另一方面是至美設計在Find系列粉絲中的反響。一直以來,Find系列都擁有大量的粉絲群體,據OPPO內部數據,既往上市前三個月就立即購買Finder/Find 5/Find 7 產品的用戶超過100萬人,而Find 5和Find 7的銷量都超過了200萬,在當時的市場下,這個成績相當優異。與此同時,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目前仍在使用 Find 系列產品的用戶超過了50萬人。

這些粉絲積累,源自於OPPO Find系列在旗艦配置+深度研發上的系列基因,譬如為Find 5獲得「IF設計大獎」的息屏美學設計,Finder上極致纖薄的6.65mm機身,還有Find 7上首次出現的VOOC閃充。但是與此前Find系列不同的是,Find X比以往的在「探索」力度上更進一步,打破了一貫的傳統手機解決方案的基礎邏輯。

沒有什麼比市場的認可更有說服力,作為一款與此前Find系列、OPPO產品線、行業產品線相比都均有重大突破的新產品,Find X的購買群體已然與這三者的單一構成都有較大區別。可以肯定的是,這其中不止包括得償所願的Find系列粉絲,更包括年輕群體中的高端群體和極客群體,以及大批被驚艷到的行業及媒體。

業內熟知OPPO的產品觀是「美,凌駕於一切」,但歸根究底OPPO的本心是為用戶提供驚艷的產品,這使得Find X成為了一款消費者與行業人士通吃的典型機型,當然這對於OPPO來說是非常值得慶祝的。科技與藝術設計的結合,造就了新高端消費群體的統一,滿足了他們對於科技與個性化美學的多維追求。

創新「泄洪」

同質化倦態已經縈繞手機行業很久,表面上看來體現為行業數據的停滯。據中國信通院發布《2018年6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6月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496.6萬部,同比下降11.4%,環比下降2.8%;2018年1-6月,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85 億部,同比下降17.8%。

而實際上,停滯不前的數據,一方面體現出實際成交額的不足,但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有大量消費升級需求仍未找到出口。據中國統計局數據,過去40年城鎮居民收入增速均值高達13%,而2017年10月份知名調研機構Counterpoint對來自不同國家的3500名居民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全球智能機平均換機時長為21個月,中國人平均22個月換機,超過全球平均水平,屬於周期較長的國家。

在同質化的市場下,消費升級的需求猶如一個蓄水池。根據來自GfK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需求同比下降了2%,但平均銷售價格(ASP)卻增加了21%。這意味著即便換機潮過去,對於高端市場需求潛力仍待開發,而開發的鑰匙則在於創新。

當行業各廠商在尋求G點的探索之路上,一直小心翼翼,從home鍵形狀、攝像頭位置、邊框材質、背板顏色等多個方式上小打小鬧。廠商的顧慮當然是市場飽和下零和博弈的事實,似乎不做不錯才是維持生計之道。

但也正因這種膽怯與停滯,行業也難以嗔怪OPPO Find X搶佔了這個極為有利的位置。畢竟商業本來就是機遇與危機共存,只有信心篤定,並願意承擔風險地勇者才能搶到先發者的優勢。

而OPPO Find X研發歷時15個月,OPPO為它做了太多準備。OPPO助理副總裁沈義人說,「我不覺得Find系列是一定一年一代的產品,當沒有令我們滿意的產品的時候,我們也可能暫停其4年。但當有很好的產品出現的時候,我們也不會讓它與用戶見面太晚。」

面對行業的誤解與質疑,OPPO選擇低調潛行,設定好目標專註研發,不忙於輿論回應與噱頭式硬體堆料的營銷。另一面,則是在研發解法上不妥協地甄選,據稱在這四年間Find系列的產品從來沒有停止研發,其中太多天馬行空的想法都沒通過OPPO內部嚴苛的甄選。OPPO的考量無非是三個問題:第一它夠「至美」?第二它夠讓消費者「怦然心動」?第三它在科技上是否具有「探索精神」?

正因如今,OPPO的雙軌潛望式結構、3D結構光以及高達50W充電功率的SuperVOOC超級閃充技術都走在了行業的無人區,都是開創性的探索,這種創新打開了高端需求的最後一道閘門。

據《2018上半年手機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8上半年中國手機市場用戶關注度TOP10廠商中,華為、vivo、OPPO穩居前三名,相信這種態勢既源於一直以來的實力積累,也與上半年三家廠商分別打破僵局,推出了P20、vivo NEX、Find X密不可分。

「1+1+1」,下一輪競爭的籌碼

Find X的成功,意味著OPPO在高端市場、海外市場、完整產品線上已經成功佔位。這對於OPPO來說的必須的,因為與2014年左右的試探性高端上探不同,如今的手機行業競爭,這種「一款得到市場認可的高端產品」+「一個成熟的海外探索戰略」+「一套完備的產品矩陣」已經成為頭部廠商決戰下一階段的必備戰略籌碼。

2014年,是國產手機高端探索的典型一年,以華為P7、OPPO N3、OPPO Find7、vivo Xshot為代表的國產旗艦手機悉數亮相,但在當時的行業情況看來,高端手機並非各個廠商的主線任務,因為截止到2014年手機廠商們都在享受著換機熱潮的紅利,而互聯網手機也在當年拿下相當大的市場份額。

但如今,行業已經進入大飽和、全球市場一體化的市場結構,擁有一款夠分量的高端產品,舉高打底,已經成為了企業品牌與技術實力的標杆。這一方面與消費升級、理性消費密切相關,另一方面也與如今的全球市場的兩級一體化相關,更與企業信息、品牌信息在網路化時代快速傳播密不可分。如今,歐洲、北美以及中國、日本、韓國在內的東亞市場已經成為了手機消費市場的第一級,各大品牌在這些市場上用相同的產品、技術展開競爭;而仍處於換機時代的二級市場也極易受到這些市場的波及,至少在同一價位區間、相同配置上,品牌實力已經形成了足夠的選擇影響力。

在5G時代,消費者又將面臨著新一輪的認知普及與換機浪潮,面對未知,一個值得信賴的品牌,無疑會是消費者做出選擇的第一個原因,而一款高端產品無疑正是撕開這一新市場的裂口。正如Find X帶給OPPO的一樣,3D結構光技術的解鎖應用和支付應用、AR與其它場景的落地,已經讓消費者看到了OPPO在5G技術落地上的實力與誠意,Find X上積累的銷量與口碑將成為一把鑰匙,為OPPO打開的是未來5G換機大市場之門。

而從商業上顯而易見的是,一款成功的高端旗艦產品,同時將進一步加強供應商信心,一如OPPO此前在R系列上亮眼的數據為高通、索尼等核心供應商提供了信心,使得他們在面對Find X這樣一款看似前途未名的新產品上一樣加大投注,加大資源配置一樣。實際上,Find X猶如OPPO與供應鏈合作的樣板間。這種成功的背後,將進一步帶來供應鏈群雄相助的局面。當然,高端旗艦對於企業利潤率的支持也將是至關重要的,在正確的戰略下,利潤與創新幾乎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因果關係,一旦建立正向循環,將為企業帶來長達數年的領導優勢。

另外不可忽視的是,在知識、專利保護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專利不僅僅是海外市場准入的第一個關卡,更是企業建立差異化競爭力的護城河。一如蘋果在3G、4G時代勝在iOS封閉但充滿生機的內容應用生態,國產手機廠商也正在研發專利上快馬加鞭。譬如,截至2018年6月7日,OPPO全球專利申請數量超過26,000件,而正在今年4月OPPO宣布繼續加大研發和開發投入,在全球建立6大研究所,在軟體、硬體及標準三大領域展開前沿技術探索;OPPO Find X上的顛覆設計與3D結構光落地正是研發創新實力的產出品,可想而知,一個極致產品的背後,研發與開發並非朝夕之間。

而在Find X上一箭雙鵰的,除了高端旗艦的補足,也有海外市場的進一步拓展。實際上,OPPO自2009年已開啟海外市場業務,繼今年1月進入日本,在截至登陸歐洲市場,OPPO已經覆蓋了中國、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和大洋洲各個區域共計31個國家和地區市場,而歐洲市場正是OPPO在海外市場穩紮穩打、走入高端的里程碑。

正如鼎有三足,「1+1+1」的高端旗艦、海外戰略、完備產品線,已經成為手機行業下一階段的決戰根本。如果以這種標準考量,蘋果的高端有餘而中低端不足,局部國產手機陣營的低端海外市場奪冠但高端海外乏力,都是美中不足,雖短期內看似不足影響生死,但卻對未來發展平穩性,發力動力與持久力具有很大影響。

值得欣喜的是,我們看到以OPPO、華為為代表的國產手機領頭羊已經在這三位一體上穩步推進,隨著OPPO的漸變,Find X的加入,國產手機有望在未來格局中佔有更為優勢的地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葛甲 的精彩文章:

最佳時間最佳溫度,李彥宏展開真正的戰略級布局

TAG:葛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