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法教育還需傳承正緒——由當下「丑書」現象說起

書法教育還需傳承正緒——由當下「丑書」現象說起

文:范天明

書法家范天明,字雪齋。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文物修復室主任,軍博文物鑒選修復專家。師從於中國文物修復青銅器鑒定泰斗,賈玉波大師。自幼受教於,黃胄,周思聰,戴林,劉文西等國畫大師,善長人物,花鳥,(兼善山水)。曾參予新疆,甘肅,山西多處古代壁畫的修復培訓工作。

書法師從於歐陽中石先生、李鐸先生、林岫先生,並於首師大書法專業教學至今。受聘為清華美院中國書法高研班導師。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全國文物修復委員會常務理事。

范天明作品

近日,四川一場書法展因「丑書」爭議被叫停,書法的「美醜」之辯再次成為人們議論的話題。自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國內書法熱復興後,書法一直受到國外當代藝術群體和前衛藝術理念的影響,每一次新思潮的出現,都以戲謔的方式挑戰與顛覆著書法的傳統審美。

范天明作品

日本前衛書家直接影響到當下中國「丑書」的風行。1957年,日本前衛書家手島右卿的書法作品《崩壞》在巴西聖保羅的比拿萊美術展上首展,引起了巨大反響。這件為紀念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而創作的書法作品,以支離破碎的漢字結構來表達遭受轟炸後的場景,後經日本書家井上有一、稻村雲洞等人把這種形式加以強化,形成了日本前衛墨象書風。這是一種以少數漢字入畫,利用字體間架結構本身的抽象美感以及紙張的吸水特性,誇張筆觸墨韻的前衛書風。它既不同於西方抽象藝術,又有別於傳統書法模式。此類作品一出,對於國內的前衛書法家有著強烈的示範性,他們紛紛效仿這種「丑書」書風,注重視覺衝擊,追求扭曲的漢字結構,以此宣洩情緒。再經過一些媒體的宣傳與報道,在書法圈悄然興起了「丑書」創作的不良風氣,顛覆了數千年來形成的傳統書法審美法則,書法所強調的和諧氣韻與靜態美損失殆盡。

范天明老師創作照

日本「丑書」根植於正統書風

日本書家雖推動了當下「丑書」之風的盛行,但反觀日本書法界,其所建立的書法教育體系依舊是以傳承中國漢唐書法文化為主緒。日本書家所尊崇的依舊是純正的中國書風。著名書法教育家中島司有,曾於20世紀80年代在北京舉辦了一場「書法傳習展」,展出了近200幅作品,都是對中國傳統二王書風體系以及魏晉碑石的通臨,展覽以這種方式忠實地沿襲著書法傳統,遵循著書法文化之根。

井上有一作品

日本書道聯盟的創始人日下部鳴鶴出身於西泠印社,一生踐行對書法傳統正緒的研究,曾出版各種書體解析的書籍,對推廣中國傳統文化在日本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的書法教學模式一直被日本大學體系和社團書學團體所尊崇。此外,在日本的主流書法教育家還有石橋犀水、柳田泰雲等,他們都是推行中國傳統書法正緒的大師級人物。

手島右卿作品

尤其需要一提的是,筆者曾與日本前衛書風代表書家稻村雲洞先生進行過交流,他隨身帶著兩本帖,一本是王羲之《傳本墨跡》,一本為張即之《寫經墨跡》。當談到為何他研究的帖與他嘗試的書風有如此大的差別時,他說:「在前衛書風的實踐中,拆分漢字的結構雖然獲得了新的、不同的構成和肌理,但是經典書帖中的墨韻在這些肌理之中很難體現出來。所以我研究這些經典碑帖,是為了從中體會並獲得它高妙的墨韻。」

由此可見,在日本書法界,書法教育還是以傳承經典為主流,而「丑書」只是在個性表現與藝術探索中的一種嘗試,不能作為傳統書法教育的內容。

識源流、傳正緒是書法教育的主流

中國書法歷經幾千年的演變,從篆書、隸書、草書,到行書和楷書,每一種書體既有特定的書體特徵,又相互關聯,形成了書法體系中筆法、結構、墨法、章法等共性特徵。

范天明作品

縱觀中國書法史,雖說「質以代興,妍因俗易」,不同的時代所追求的書風不同,但對於書法筆畫的形態美與結體、章法的韻律美之追求卻是一脈相承的。

我國古代國家層面倡導的書法或者正字教育,也都堅守著書法的正統,多次對漢字以及書法的學習制定標準。李斯作《倉頡篇》《泰山刻石》等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這顯然含有書寫示範的意義。秦朝的「書同文」政策,也伴隨著書寫、正字教育,以促進標準文字的推廣。三國魏正始時期,在當時的太學院設立了《正始石經》,以規範當時漢字的結構和書寫方法。南北朝時期梁武帝令周興嗣從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中選取一千個漢字集成了《千字文》,作為習字學書的範本。隋唐時期智永和尚曾經書寫《千字文》達八百本,分送不同寺院作為抄經學書的範本,至今還有一本流傳在日本。而宋元時期趙孟頫也曾書寫六體《千字文》作為學書的範本。

范天明作品

客觀地說,在藝術層面,「丑書」算得上是對藝術的一種嘗試,書法史上,每個時期都有與主流書風相左的人群,當書法在「精緻」的路上走得太久,很多書家為追求個性,反其道而行之,走「野逸放縱」的路子,這些嘗試本來也是有一定價值的。但在當下強調書家個性的書法圈,尤其當書法缺失了實用性,成為少數人掌握的純藝術形式之後,「丑書」容易成為「江湖書法」的遮羞布,他們打著「藝術探索與實踐」的名義,對漢字所特有的結構進行刻意的拆分、扭曲,所書寫的「丑書」,一無結構,二無筆形,只是毫無意義地肆意塗抹,背離了書法所特有的結構屬性,消解了書法中溫潤的人文意蘊與漢字結構的韻律美,這是值得我們警醒的。

范天明作品

書法普及應結合時代,經典為上

隨著教育部《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的頒布,書法教育在全國中小學廣泛普及和開展,在國家一系列相關政策的大力推動下,一場普及全民書寫的熱潮正逐漸展開。

面對這種大好局面,書法教育更應該「識源流」「知傳統」「傳正緒」,對「丑書」現象需堅決規避。尤其是校園書法教材的選擇要以經典名帖為主,突出共性,規範引領,打牢基礎。如顏真卿的《多寶塔碑》,結構、筆形精能周全,法度完備,作為書法範例共性特徵突出,而顏真卿《勤禮碑》則有強烈的書家個性特徵。再如趙孟頫的《膽巴碑》和《三門記》,前者行書筆意過多,不易初學;而後者則嚴整飽滿,適合初學者臨摹。學院式書法教育一定要保持書法的正統性,學生打牢基礎之後再引導其進一步對歷代碑帖進行廣泛鑒賞,在鑒賞中了解書體沿革,真正做到「通體變」「習技法」,方能真正紮實書法的傳統文化之根。

范天明作品

孫過庭曾經說過,習書貴能「古不乖時,今不同弊」,所強調的是學習古人書法,既不能違背時代精神,又不同於當時的流弊。對於社會上的一些書法初學者來說,對「丑書」現象一定也要有清晰的認識,不可隨波逐流。真正的書法作品,不論是質樸的篆書,還是俊美飄逸的行書、草書,還是典雅的楷書,在點畫與章法結構中,無不展現出秀麗、舒展的形式美,飽含著豐富的生命意味和人生情懷。

當下「丑書」展被叫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審美水平的提升與傳統書法力量的回歸。從國家文化建構的層面來看,「丑書」的流行也不符合目前所推廣的蓬勃向上的文化氣象。書法傳統的復興與回歸,已經成為國家文化自信的重要呈現形式,書法的文化內涵與外在的形式美理應得到尊重。

歡迎關注「仁美大學堂」網路課堂

中國花鳥畫研修院微信公眾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花鳥畫研修院 的精彩文章:

畫壇「金陵三傑」竹·鴿·鶴作品欣賞,誰更勝一籌!

TAG:中國花鳥畫研修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