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原子彈這麼複雜的工程,居然用算盤計算?致敬老一輩科學家!

原子彈這麼複雜的工程,居然用算盤計算?致敬老一輩科學家!

上世紀六十年代,物資匱乏,我們勒緊褲腰帶製造出第一顆原子彈,獲得核話語權。關於原子彈的研製,電影《橫空出世》有一幕鏡頭:條件簡陋的禮堂內,黑板上寫著一推密密麻麻的開方、乘方等高級運算公式,數百科學家埋頭敲打算盤,並互相核對數據。(作者:白小原,聲明:「兵說」獨家稿件,抄襲洗稿必究)

這一幕讓很多人印象深刻,由此認為,第一顆原子彈是用算盤計算出來的。事實上,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確實是利用算盤協助計算機,完成了重要數據的輔助測算,以及計算出原子彈爆炸時中心壓力的正確數據。應該說有算盤的功勞,但不全是用算盤計算的。圖為電影《橫空出世》里科學家使用算盤計算。

研製生產原子彈那些年,中國其實已成功研製了104型計算機。1958年,工程師在蘇聯的幫助下,借鑒蘇式M-3計算機,成功研製出半導體大型計算機103型,運算速度每秒近3000次,當時這種計算機已用來計算原子彈的研製數據,特別是對數、級數、微積分等高級運算。圖為當時的計算機,體積龐大、操作起來費人力。

1959年,經改進103型機後,又研製出104型計算機,該機運算速度每秒可達1萬多次,但當時只生產了有限的幾台。在103型、104型機的幫助下,成功算出了原子彈的設計模型。後來的核彈高級運算,都是以這兩種計算機為主。圖為103型計算機。

使用算盤協助計算,是因為當時計算機有限。當時除了103型、104型機,還有手搖式計算機,但這種手搖式計算機(即小型計算機)很多科研人員並不習慣,且數據容易出錯,很多科學家、數學家就拿起古老的算盤來協助計算。

雖說原子彈不全是算盤算來的,但算盤在那個年代,對研製原子彈甚至氫彈都發揮了重要作用。畢竟,單單造出原子彈還不行,還得研製配套的發射手段,這在當時一窮二白的條件下,算盤是有效的補充。從中也可看出,「兩彈一星」凝聚著中國人非同一般的智慧和毅力,竟然用算盤算出了原子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最殘暴的帝王:他初登皇位,即誅殺20餘骨肉兄弟
二戰各國元首的秘密地堡:希特勒的「狼穴」可住二千人,有的能曬日光浴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