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夏季體內濕氣重?按摩這4個「排濕穴」就可以幫到你

夏季體內濕氣重?按摩這4個「排濕穴」就可以幫到你

有句俗語叫做「別拿豆包不當乾糧」,我這裡也有一句話叫做「別拿濕氣不當病症」。很多人不是很把濕氣當一回事,認為沒有什麼大不了,而且也不過於影響自己的身體狀態。還有一些人更是根本就不認為有濕氣這種東西,因為西醫角度確實是沒有什麼濕氣不濕氣的。

其實,西醫的疾病角度都是從指標上來判斷的,而我們中醫更加重視人的感受,當人體有濕氣的時候,或許我們的一些指標沒有什麼變化,可是身體各處卻確確實實的出現了不舒服的感覺,甚至這種濕氣從夏季進入還會在冬天誘發一些陰寒的病。


當你身體濕氣重的時候,身體會出現如下的不舒服的癥狀:

正常來說,當一個人保持好了8小時的睡眠,在起床的時候是十分精神的,如果你的睡眠時間充足,可是起床的時候卻特別的起不來床,感覺自己被什麼東西裹著一樣。或者起床之後明明沒有兩個小時就又困了,而且小腿肚感覺酸痛的話,基本就是濕氣太重了。


大便也可以反映一個人是不是濕氣重,如果大便成溏,始終不成形,說明體內有濕。如果大便成型但是總是沖不凈,有掛在馬桶壁上的現象則說明,體內有濕。也可以觀察一下廁紙,沒有濕氣的人基本到2張廁紙就夠有,如果體內有濕則需要三到五張廁紙才夠用。

正常人的舌苔是薄薄一層,不影響舌頭的紅潤,而濕氣重的人的舌苔很厚,不一樣的舌苔代表的程度也不一樣,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髮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濕氣重的人體味也會變得嚴重,尤其是夏季排汗嚴重的時候,體味就更是難聞,不只是身體上的味道,濕氣重的人容易傷脾,有一個詞語叫做脾胃不和,脾不好的人胃也不會好,胃不好的人口腔就會有味道,甚至影響交流,別人歧視。


體內濕氣重會影響內分泌系統的正常分泌,使人身上臉上都會起一些小痘,如果不及時除濕的話,外用再多的祛痘藥物也是於事無補。

知道了濕氣的影響,也要知道濕從何處來才能更好的避免濕氣。


現代人的濕氣大部分都和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中國人本應以五穀雜糧為食,現在很多人以肉食為主了,一天不吃肉就覺得飯菜無法下咽,長期這樣,傷害的是脾胃,脾是運化水濕的,脾受到傷害,水濕不能完全運化,就在身體內堆積,形成濕氣。

既然濕從「食」處來,那麼祛濕就要從食處戒。

在夏季,飲食要以清淡為主,可以經常熬制紅豆薏米粥服用來幫助祛除濕氣,紅豆薏米粥做法如下:.紅豆薏米粥,準備同等分量的紅豆和薏米,洗乾淨後,紅豆大概需要泡兩三個小時,薏米泡一個小時就可以了。然後要先煮紅豆,因為需要的時間長一點,煮開後,添一些涼水,再煮開後,再添涼水,這樣紅豆容易開花,容易熟,據說也比較香。等紅豆煮開花後,放入薏米,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至粘稠,就放冰糖調味就可以了。


中醫認為,生冷食物、冰激凌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給濕邪創造入侵機會。除了吃寒食,呆寒室也是濕病的來源,夏天汗出本是一個散濕的很重要途徑,而空調營造的涼爽環境,會使身體毛孔自動閉合,汗排不出來,濕氣也就散不出去,只能聚積體內。

同樣,濕從「寒」處來,祛濕從「寒」處戒

首先要養成吃熱食,喝熱茶的好習慣,經常喝熱茶可以使我們的汗毛孔充分的打開,有助於濕氣的排出。用蒲公英、薏苡仁、砂仁、梔子、赤小豆等24種藥草搭配而成的蒲公英砂仁茶是一款有很好祛濕功效的茶。

蒲公英,《本草綱目》中說:「蒲公英解食毒,散滯氣,化熱毒,消惡腫、結核。」蒲公英用來治濕是最為適宜的,蒲公英可瀉火除濕,可以改善濕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問題,對濕熱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錯的效果。山藥,山藥雖然沒有直接除濕的效果,但是山藥可以補脾,間接的可以讓體內濕氣排出。薏苡仁,《本草綱目》謂薏仁 「 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濕,養顏駐容、輕身延年 」。梔子,味甘、淡,性涼。歸脾、胃、肺經。可清熱祛濕、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涼血止血、散瘀。赤小豆,《本草綱目》記載:赤小豆,其性下行,久服則降令太過,津液滲泄,所以令肌瘦身重也。赤小豆可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砂仁,性溫,味辛,用於濕阻中焦及脾胃氣滯證。善於化濕行氣,為醒脾和胃的良藥。

另外,要擺脫空調屋,不做空調的奴隸,經常出一出汗對排出濕氣很有幫助,實在過熱也建議大家吹風扇或者扇扇子,相比空調,這兩樣東西更加好。


最後告訴大家4個可以排濕的穴位,經常按一按,對身體很好。

1.陰陵泉

這個穴位位於膝蓋的下方,沿著小腿內測往上滑,向內的轉彎凹陷就是穴位所在,每天空閑時候揉十分鐘,脾濕會逐漸變好。

2.足三里

它位於小腿膝蓋中心往下略一指長的地方,這是一個祛濕的重要穴位,最好的方式食針灸,不過日常按一按也很有好處。

3.承山穴

它位於足太陽的膀胱經上,祛濕功效和紅豆薏米粥異曲同工,按揉承山穴身體會微微發熱,再往外排出濕氣。

4.豐隆穴

從腿的外側找到膝眼和外踝這兩個點,連成一條線,然後取這條線的中點,接下來找到腿上的脛骨,脛骨前緣外側1.5寸,大約是你兩指的寬度,在附近

壓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顯的地方,就是豐隆穴,每天按壓3分鐘左右,長期堅持,能把脾胃上的濁濕排出去。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濕氣 的精彩文章:

濕氣不除怎麼能愉快的玩耍,睡前吃一點,排凈濕毒,瘦掉大肚腩!
十個女人九個濕氣,此種野草每天泡下澡,從此遠離濕毒發燒的煩惱

TAG:濕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