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民黨少將揭秘真實的特務接頭暗號

國民黨少將揭秘真實的特務接頭暗號

原標題:國民黨少將揭秘真實的特務接頭暗號


古今智謀讀歷史,懂智謀,成為智者點擊關注


來源新浪歷史刊發,原刊於《東方早報》

作者|徐有威


原題《百歲間諜之一:保密局文件浮出水面》



保密局潛伏特務接頭暗號

甲:老田沒來嗎?


乙:常來。


甲:他還賣菜嗎?


乙:對啦。


甲:您領我去看看他?

乙:有事嗎?


甲:請他看電影。


乙:好吧。


1987年8月20日,台北,國民黨軍事情報局收到一包厚達四百五十四頁的秘密文件。這是退役二十五年的原國民黨「國防部」情報局大陸工作發展室副主任王蒲臣少將寄來的,他已經保留這包泛黃的文件三十八年了。


業已八十六歲高齡的王少將在寄去這包文件的同時,附上一份私人信件:「此系蒲臣任職北平站及青島站時布建之卷宗,今老矣!毀之不可,留之不能,茲特寄還本局,取捨悉由卓裁!」這包秘密文件現在收藏於台北「國史館」,提供給有興趣的研究者自由研究。

本文卷首的這段對話,就是這包秘密文件中的一件,它是1948年國民黨國防部保密局北平站設計的一段計劃潛伏北平特務接頭的暗號,名為《交通員連絡辦法》。其中註明接頭的兩位國民黨特務一名為情報局的局派員尹雨辰,化名田雨春。對方名字叫王世明,住在北平東四隆福寺大街118號。他們一見面,先要「互道名字,以左手拉左手」。隨後由尹先提問,再由王回答,一問一答四次,確定無誤後,接頭就算成功了!



國防部保密局王蒲臣少將


設計這套接頭暗號的,就是國防部保密局王蒲臣少將。1946年起,他歷任國防部保密局北平站站長兼北平警備總司令部少將高級參議,同時兼華北剿總傅作義部少將參議,1949年1月起改任國防部保密局青島辦事處主任。這包文件的內容極為豐富,包括國防部情報局局長毛人鳳對王蒲臣的工作指示,情報局建立青島站的各種文件,潛伏北平、天津、濟南和青島的各類文件, 1948年11月1日和12月7日北平站特別會議的記錄等,甚至有特務簽收活動經費的收據原件。

這包秘密文件的留存和公開,一定會使王蒲臣昔日的同事大吃一驚。繼王蒲臣接任國防部保密局北平站站長的徐宗堯在他的回憶錄中寫得清清楚楚,1949年1月20日,王蒲臣以國防部保密局北平總督察的身份,在北平東四弓弦衚衕四號戴笠紀念館告訴他:「今天要把北平站的全部檔案燒毀,你要當著全站人員的面進行。」據徐站長回憶,其實在他接任北平站站長之前,王蒲臣已經下令把北平站的主要的重要檔案全部燒毀了。徐站長不敢怠慢,馬上把還留著的部分不重要的檔案全部付之一炬。


也許是王蒲臣虛晃一槍,一本正經叫部下毀屍滅跡的同時,自己有意保留了這些文件;也許是王蒲臣因為某些其他原因,無意中留下的。在此後的三十八年中,王少將一直將其秘藏家中,直到1987年8月,才拿出來交給了老東家。不過時過境遷,老東家的名字一改再改:「國防部」情報局(1955年)和「國防部」軍事情報局(1985年)。無論如何,這四百五十四頁極為珍貴的保密局檔案資料的意外保存和浮出水面,給我們軍統史研究者一個大大的意外驚喜!


王蒲臣是誰?看過獲得第二十一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最佳中國電視劇」大獎和最佳編劇的電視劇《北平無戰事》 的朋友,一定對其中的三位特務——馬漢山、王蒲忱和徐鐵英印象深刻。事實上馬、王兩人都有歷史原型,馬漢山即馬漢三,王蒲忱即王蒲臣,他們確實都當過保密局北平站的站長,徐鐵英則是虛構人物。網上有關王蒲臣的各類文章很多,問題也不少,僅王蒲臣的去世時間就有三個說法:2005年、2006年和2008年。2014年11月11日,筆者來到位於台北郊區的花園公墓,踏勘王蒲臣夫婦的合葬墓地,才確切知道其生卒年為1902-2005年,可能是活的時間最長的特務。


誠邀有志之士投稿,原創或推薦好文章,我們將第一時間發布您的內容,郵箱:107000701@qq.com


聲明:本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今智謀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日本在東北那麼久都沒發現大慶油田?
五萬大軍突然消失,2500多年後,在一處洞穴被發現

TAG:古今智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