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納蘭容若這首詞,完全看不懂寫什麼,卻使人情緒沉痛到了最低點

納蘭容若這首詞,完全看不懂寫什麼,卻使人情緒沉痛到了最低點

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有誰知

自古詞人、詩人多愁善感這已見怪不怪,納蘭, 從出身那一刻開始便是人間富貴花,但也從出身開始眉宇間便有一股抹不去的憂愁。

納蘭容若這首詞,完全看不懂寫什麼,卻使人情緒沉痛到了最低點

美好的愛情、成功的事業,弱冠之年公子這些全都擁有,似乎公子一直就是上帝的寵兒。呵呵,這個寵兒也有失寵的一天,妻子盧氏難產致死,雖生得一子,卻也早早夭折,雙重打擊折磨著公子的心,可我不懂公子那時的痛、那是的苦,我也不想懂,這太痛徹人心。

而那段時期的公子宛若機器人,整天除了工作還是工作,不知怎樣熬過。我想那時納蘭子最為失落、毫無生氣的。 納蘭,天空中最璀璨的一顆流星,但也會隕落,可在那划過星空的瞬間,給人留下了一個個美麗的遐想······

納蘭容若這首詞,完全看不懂寫什麼,卻使人情緒沉痛到了最低點

直到現在,還有很多納蘭詞仍是我們參不透的: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韞家

清代:納蘭性德

林下荒苔道韞家,生憐玉骨委塵沙。愁向風前無處說,數歸鴉。

半世浮萍隨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綿吹欲碎,繞天涯。

這首詞,有人認為是悼亡之作,但至少表面看上去也像一首詠物詞,至於詠的是什麼,也許是雪花,也許是柳絮,迷迷濛蒙,說不大清。

納蘭容若這首詞,完全看不懂寫什麼,卻使人情緒沉痛到了最低點

「林下荒苔道韞家」,句子開頭的「林下」二字,看上去絕不像是典故,很容易被忽略過去,其實,這正是謝道韞的一則軼聞:謝遏和張玄各誇各的妹妹好,誰的妹妹都是天下第一,當時有個尼姑,對這兩個妹妹都打過交道,有人就問這位尼姑:「你覺得到底誰的妹妹更好呢?」尼姑說:「謝妹妹神情散朗,有林下之風;張妹妹清心玉映,是閨房之秀。」「林下之風」是說竹林七賢那樣的風采,「林下」一詞就是這麼來的,那位謝妹妹正是謝道韞。

謝道韞在詩詞當中的意象一重一輕大約共有兩個,重的那個是和下雪有關:謝家,有一天大家在庭院賞雪,謝安忽然問道:「這雪花像個什麼呢?」謝安哥哥的兒子謝朗搶先回答道:「就像往天上撒鹽。」眾人大笑,這個時候,侄女謝道韞答道:「不如比作『柳絮因風起』更佳。」——僅僅因為這一句「柳絮因風起」,謝道韞便在古今才女榜上雄踞千年。從這層意思上說,容若寫「林下荒苔道韞家」,或許和雪花有關,或許和柳絮有關。

輕的那個,是從謝道韞的姓氏引申為「謝娘」,而謝娘這個稱呼則可以作為一切心愛女子的代稱。從這層意思上說,容若寫「林下荒苔道韞家」,或許是在懷人。

納蘭容若這首詞,完全看不懂寫什麼,卻使人情緒沉痛到了最低點

歧義仍在,究竟確指什麼呢。下一句「生憐玉骨委塵沙」不僅沒有確認前一句中的歧義,反倒對每一個歧義都可以作出解釋。生,這裡是「非常」的意思,而「玉骨委塵沙」既可以指女子之死,也可以指柳絮沾泥,或者是雪花落地。前一句里留下來的三種歧義在這裡依然並存。

「愁向風前無處說,數歸鴉」,點明愁字,而「歸鴉」在詩歌里的意象一般是蒼涼、蕭瑟。烏鴉都在黃昏歸巢,歸鴉便帶出了黃昏暮色的感覺,如唐詩有「斜陽古岸歸鴉晚,紅蓼低沙宿雁愁」;若是離情對此,再加折柳,那更是愁上加愁了,如宋詞有「柳外歸鴉,點點是離愁」,有「長亭柳色才黃,遠客一枝先折。煙橫水際,映帶幾點歸鴉」。歸鴉已是愁無盡,前邊再加個「數」字,是化用辛棄疾「佳人何處,數盡歸鴉」,更顯得惆悵無聊。

納蘭容若這首詞,完全看不懂寫什麼,卻使人情緒沉痛到了最低點

「半世浮萍隨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下片開頭是一組對句,工整美麗。上句是柳絮入水化為浮萍的傳說,而「半世」與「一宵」的對仗,時間上一個極長,一個極短,造成了突兀陡峭的意象;推敲起來,「半世浮萍隨逝水」似乎是容若自況,「一宵冷雨葬名花」則是所詠之人或所詠之物。

末句「魂似柳綿吹欲碎,繞天涯」,化自顧敻詞「教人魂夢逐楊花、繞天涯」,卻明顯比顧詞更高一籌,以柳絮來比擬魂魄,「吹欲碎」雙關心碎,「繞天涯」更歸結出永恆和飄泊無定的意象,使情緒沉痛到了最低點。

納蘭容若這首詞,完全看不懂寫什麼,卻使人情緒沉痛到了最低點

納蘭摯友顧貞觀說:「容若詞一種凄惋處令人不忍卒讀。」這首詞同樣符合這句話!

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有誰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酒琴棋書畫花 的精彩文章:

秦觀這首詞寫出最傷感與遺憾的別離,成為他的泣血之語
唐詩版的《涼涼》,你可曾聽過: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TAG:詩酒琴棋書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