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一屆最高科技的世界盃,卻充滿了貧窮的氣息?

一屆最高科技的世界盃,卻充滿了貧窮的氣息?

2018年的世界盃剛剛落下帷幕,對於很多人來說,本屆世界盃可謂是跌宕起伏,不管是令人意外的賽果還是號稱爆滿的天台,都註定了這次俄羅斯足球盛宴的不平凡。

一屆最高科技的世界盃,卻充滿了貧窮的氣息?

但是,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對於從事科技資訊和評測的小編來說,世界盃的天台是否擁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本次世界盃是公認有史以來高科技參與程度最高的一次世界盃比賽。而且,這些用在世界頂級賽事中的「黑科技」,其實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離我們那麼遙遠,它們之中的一些,甚至可以說是透露著「貧窮的氣息」——如何,不來了解一下么?

讓人又愛又恨的VAR:其實,它早已無處不在

本次世界盃中,最顯眼,爭議也最大的高科技元素,顯然就是VAR(視頻助理裁判)了。就在昨晚的決賽中,主裁正是依靠VAR的輔助,再三確認之後才判給了法國隊一個關鍵的點球。而VAR的優劣,也正是伴隨著這一次判罰被完全放大——喜歡它的人認為VAR大大降低了誤判的幾率,貫徹了體育的公平原則;但不喜歡的人也有他們的道理:VAR的使用,的確拖慢了比賽的節奏、妨礙了假摔、誤判這些傳統體育比賽的「慣例樂趣」。

一屆最高科技的世界盃,卻充滿了貧窮的氣息?

當然,國際足聯追求的,顯然是如何讓比賽爭議更少。因此用更精準的VAR系統加上一大票助理裁判,的確有助於緩解主裁的壓力,也有助於維持球場秩序。只不過,真要說到VAR系統的原理——其實,它也並不是那麼「高大上」~

一屆最高科技的世界盃,卻充滿了貧窮的氣息?

33台分布於各個角度的廣播攝像機、再加上兩台專用的越位攝像機——這就是VAR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要說最有科技含量的,大概就是包含在內的八台超慢動作攝像機和四台極慢動作攝像機(淘汰賽階段是六台極慢動作攝像機)了……

一屆最高科技的世界盃,卻充滿了貧窮的氣息?

是不是有點無語?在電影行業早已不知道運用了多少年的慢動作、多機位攝影技術,如今到了世界盃上倒成了「最新黑科技」。更不要說,即便是在如今的智能手機、家用卡片相機上,高達960fps的極慢動作攝像功能都已經逐漸成為了「標配」。從幀率上來說,它們說不定比本次世界盃所使用的VAR攝像機還要更高、更「慢」……

內置晶元的足球:不僅縮水,還自帶廣告?

除了VAR之外,本次俄羅斯世界盃為眾人所知的另一大科技創舉,大概就是那顆名為「電視之星」的比賽用球了。

拋開奇怪的外形不談,Telstar 18(電視之星)的名稱和理念都是為了紀念1970年的墨西哥世界盃。那是人類史上第一次有電視轉播的世界盃比賽。而為了讓當時的觀眾們能夠在電視上看清小小的足球,阿迪達斯公司首次使用了黑白雙色的拼接結構(12片黑色五角型和20片白色五角形)來製造足球,它的名字正是初代Telstar。

一屆最高科技的世界盃,卻充滿了貧窮的氣息?

以上這些資料,稍微關注本次世界盃的朋友,可能早就已經知道了。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本次的「電視之星」還是全球第一款內置了電子晶元的賽用足球。

之所以要強調賽用,是因為阿迪達斯以前曾經發布過一款名為「miCoach」的訓練用智能足球。它的內部便已經集成了一顆功能強大的感測器晶元,能夠自動記錄足球的速度、軌跡等重要參數,便於球員訓練時自我改進。但不知道為何,全新一代的「Telstar 18(電視之星)」內置的晶元無論是規格還是功能,相比於miCoach均大幅度縮水,完全成為了雞肋。

一屆最高科技的世界盃,卻充滿了貧窮的氣息?

Telstar 18內置的不是感測器,而是一顆最基本的nfc晶元——沒錯,就和我們手機、公交卡、食堂飯卡里一樣的nfc晶元。而它所能實現的功能有哪些呢?除了防偽之外,當消費者用帶有nfc功能的手機靠近足球時,還能讀取到阿迪達斯官方的對於足球的一些介紹信息。emmmm……原來堂堂世界盃用球竟然內置了電子廣告,這也是挺醉的。

方便教練們的EPTS:然而它反而製造了不公平

關注過NBA、NFL(美國職業橄欖球大聯盟)等賽事的朋友,可能早已對教練拿著一塊平板電腦指揮比賽的情形見怪不怪了。在本次的世界盃上,同樣的技術也被帶到了足球賽場上。

一屆最高科技的世界盃,卻充滿了貧窮的氣息?

這套名為電子性能和跟蹤系統(EPTS)的設備採用了現場高清攝像機、植進球衣的本地定位系統(LBS)和全球定位系統(GPS)三套體系來即時跟蹤場上球員的位置、戰術動作、速度、是否受傷倒地等一系列數據。數據會被傳送給指定的平板電腦——每一支隊伍的看台分析師、助理教練和醫療團隊各手持一台這樣的平板電腦。如此一來,如果球員不按照戰術安排來跑位、或是倒地受傷,球隊就能第一時間發現。

一屆最高科技的世界盃,卻充滿了貧窮的氣息?

早在2014年,NFL便允許球隊教練使用微軟Surface、蘋果iPad來指揮比賽了

EPTS有沒有用?很顯然,對於那些能夠善用它的球隊來說,這樣一台設備幾乎將「指揮球員」變得和遊玩電子遊戲一樣直觀。而且它所基於的技術成本並不高、使用起來也很方便。但問題在於,並不是所有的球隊平時訓練時就接觸過類似的高科技指揮系統。在本次世界盃的賽場上,我們還是經常能看到一些主教練拿著傳統的紙筆戰術板進行指揮——或許,這種時候,「是否具備善用高科技的能力」反倒成為了一種潛在的不公平因素,不是么?

裁判標配智能手錶:早已淘汰的處理器?

俄羅斯世界盃給球隊教練們準備了平板大數據系統,而對於現場裁判們,除了VAR之外,其實他們還有另外一件「秘密裝備」,那就是Hublot(宇舶)專為本次世界盃裁判定製的The Big Bang Referee 智能手錶。

一屆最高科技的世界盃,卻充滿了貧窮的氣息?

對於裁判們來說,這塊智能手錶的作用可不簡單:首先,在每場比賽開始前,The Big Bang Referee 智能手錶就會提前15分鐘提醒裁判做好準備。在比賽期間,錶盤會顯示兩隊的比分、進球的球員名稱、替補球員信息以及最後的哨前時間等信息。手錶還能與球門線技術(Goal-Line Tech)聯動,一旦進球,裁判員便能在1秒內收到手錶的提醒。不難看出,這塊手錶和VAR技術一樣,同樣是為了減輕裁判的負擔,降低誤判的可能性。而且,作為定位於專業比賽工具的此表,價格可不便宜:5200美元(約合人民幣33477元)的標價,相當於當今主流智能手錶的十幾倍甚至更多了。

一屆最高科技的世界盃,卻充滿了貧窮的氣息?

不過,你知道這塊「神表」使用的是何種硬體平台么?谷歌AndroidWear御用的高通驍龍Wear2100?不是。三星Gear S系列慣用的Exynos家族?也不是。至於蘋果Apple Watch獨有的S系列晶元嘛……當然,是沒可能的。

正確答案是,四年前發布的,至今早就已經在手機行業銷聲匿跡的英特爾 凌動(Atom)Z34xx系列處理器……

一屆最高科技的世界盃,卻充滿了貧窮的氣息?

emmmm……2014年年初的產品

心疼國際足聯和裁判們一把……5000多美金一個地買了個沒人用的過時硬體(當然,軟體部分很有用);也心疼Intel一把,自家早就放棄了的黑歷史產品線,如今居然還要在四年之後的世界盃上跑出來亮相……

充滿「貧窮氣息」的高科技世界盃?

總的來說,不難看出,即便是作為歷屆最「高科技」的世界盃,本次的俄羅斯世界盃在不少科技運用上,都依然給人以「後知後覺」的印象。所使用的具體技術,許多都是早已在其他領域甚至是民用設備中普及、落伍的方案,難道「戰鬥民族」的經濟狀況就真的那麼差?

一屆最高科技的世界盃,卻充滿了貧窮的氣息?

其實,這個鍋真不該往毛熊們身上扣,它更多地是反映了足球這項運動本身對於高科技的遲緩和守舊。相比於NBA、NFL、奧運會等科技味十足的體育競賽,世界盃的堅持傳統,既是它的一種特點,也有著FIFA因循守舊的因素在裡面。

只不過,對於球迷或者非球迷來說,至少有一件事還是值得高興的——我們至少可以肯定,自己平日里用的不少科技產品,甚至要遠比世界盃賽場上的類似技術更先進、更強大,不是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易生活 的精彩文章:

時隔多年,榮耀或重推大屏手機Note 9
最後撈一筆?這版Flash明著收集你的隱私

TAG:三易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