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初為人母:你知道你和寶寶之間會發生什麼嗎?

初為人母:你知道你和寶寶之間會發生什麼嗎?

本文為水秀鄉為《母嬰關係:人生第一步》所作書評

以下內容主要講給養育孩子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母親來聽。當然,其他階段的人聽聽也無妨,可能會有一些頓悟也說不定。

基於「母嬰互動錄像微觀分析」的研究方法,丹尼爾·斯特恩做了幾十年的嬰兒發展研究,其中有一個觀點是最為基本也是最為重要的,簡言之,就是,你說了什麼不重要,你怎麼說才是最重要的。

展開來講呢,母親和嬰兒說話的內容不是溝通的關鍵,「他們彼此互動的節奏、韻律,才是產生意義感、生命活力的基礎。」

這樣的觀點強有力地佐證了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家庭教育不是靠說的,更是靠做的。

在原生家庭、父母禍害等等語彙高頻率出現的今天,讓我們回到一個克制、中立的立場來看對孩子的養育,讓我們停下來去「看」究竟發生了什麼,而不是一味地去指責和追究有過什麼,我想,無論對於一個人的成長,還是對家庭功能的分析,可能是更為客觀的、有益的。

因為在不同的站位上,我們很難看到對方的視野,正如《母嬰關係:人生第一步》書中所談及的事實,即便是在嬰兒研究小組當中,有些人總是看到母親嫌棄孩子,有些人總是看到那個令人憤怒的孩子。那麼,不如我們認真地來看看,母親和嬰兒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當我們運用定格、放大、回放、慢進等等技術來觀看母嬰互動的錄像帶,觀察母嬰互動的時候,一個迷人的世界出現了。這個感覺類似於動物世界中矯健的豹子在奔跑時的肌肉流動,類似於跳水運動員在躍入水面瞬間的水花激蕩,用作者的話來說,是母親和嬰兒的互動舞蹈,當然,這本書原來的暫定名就是:我們之間的舞蹈。

一個母親正在用奶瓶喂三個半月大的孩子,母親在餵奶,嬰兒在吃奶,兩者之間並沒有互動。然而,當母親把頭轉向嬰兒,注視孩子的臉時,奇妙的一刻降臨了,正在注視天花板的嬰兒用眼角的餘光看到了母親的注視,也把臉轉向了母親,停止吃奶,露出了微弱的笑容,他們彼此凝視,母親把眼睛睜大,把頭向孩子揚了揚,嬰兒也睜大了眼睛,把頭斜了斜,微笑更明顯了。一場有趣的遊戲開始了。

在嬰兒六個月之後,這個階段的工作就完成了。嬰兒發展出一套關於人臉、聲音、觸摸的圖式。內心獲得關於母親的表象。

誘發嬰兒的社會行為包括:面部表情、發音、凝視、頭部運動等等,其中有邀請信號、有維持信號、有終止信號,還有迴避信號。當我們明確這些信號以及它們的功用的時候,我們才知道我們的行為導致了什麼,當我們理解孩子的凝視和面部表情的發展的時候,我們也才知道孩子向我們傳遞了什麼。

事實上,我們本來就是愛玩的動物,玩聲音、玩臉、玩動作,我們和孩子在玩中彼此開心,才是真實生活所需的全部。而調節失敗與刺激過度、刺激不足、反常刺激相關,這也就意味著,需要我們學習的時刻到來了。

秉承母親的本能,接受必要的學習,相信我們會創造出與嬰兒專屬的獨特的舞步。

圖/來源網路

文/水秀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3歲寶寶面色黑紫,昏迷入院被確診腦癱,原因是喝了大人愛喝的它
注重寶寶的邏輯思維的同時,也不能忘了這些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