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古代常爆發農民起義,為何歐洲缺不常聽說?道理很簡單

中國古代常爆發農民起義,為何歐洲缺不常聽說?道理很簡單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國家,當一個朝代發展到末期的時候,由於政治的腐朽,往往會引起社會的動蕩不安。因為農民常常會組織起來反抗王朝的統治。農民起義的發生會被鎮壓,也會成功。成功的農民起義常常會形成朝代的更迭。

歐洲和我們國家則不一樣,在歐洲像中國古代的大規模農民起義非常的少,並且大多數以失敗告終,那麼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樣一種這麼大的差異呢?下面讓我們一探究竟。

第一,歐洲國家的疆域遼闊,而人卻很少,造成了地廣人稀的局面,大家的聯繫非常的不密切。人口數量的稀少,使得他們想聯結在一起成為反抗的勢力就非常的難。在歐洲,他們實行的是封建的莊園經濟。莊園與莊園之間是相互獨立的,互不干擾。每個莊園的人數也非常的有限,因為國民人口本來就少。因此分配到莊園里,那就更是少的可憐了。並且莊園之間聯繫不密切,即使他們有暴亂的想法,這樣分隔距離這麼遠就使得通訊變得很難,不好聯合。這就是歐洲難以發生農民起義的客觀因素之一。

即使真的發生了農民起義,勢力強大的莊園主就會讓手下的士兵去立馬鎮壓。並且莊園主之間是聯合的,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可以求助附近的莊園主。因為他們之間有一層親信關係。農民之間的聯繫少,莊園主之間的聯繫多,這樣對農民起義的發生很不利。但是後來,人口增加的情況下,莊園也不復存在,這就為農民起義提供了條件。

第二,中國的軍官實行的是流兵制,因此對於鎮壓農民起義不太有利。而歐洲的軍隊是經過嚴密的培訓,高度的職業化。貴族們手裡有自己的戰士,培訓他們,並且待遇優厚。因此那些貴族培養的騎士們就對農場主非常的忠心不二。手裡握有軍權,有一支隊伍時刻效忠於自己當然不怕農民起義的發生。因為莊園主可以選擇隨時鎮壓農民。

第三,眾所周知,歐洲人非常信仰上帝,人們自己都有原罪,人活在世上做所的就是為了贖罪的。因此即使遇到哪些讓他們難以忍受的事情,忠實的信徒們也會認為,這是上帝降下的懲罰,應該接受。而中國就不同了,陳勝吳廣起義讓農民起義合理化,他們認為皇權也是可以反抗的。反抗也是因為皇帝所做作為不好,就需要有人替天行道。

第四,中國自古而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國家,皇權至高無上,又有地主和官僚階層掌控著少部分的權利。壓迫在哪裡,則反抗就一定會產生在哪裡。農民就會忍無可忍的情況下進行反抗,為了就是尋求正義。這種結局就是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的爆發。明朝的建立就是在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中進行的,朱元璋帶領人們反抗元王朝的統治。

可是,歐洲國家的權利一直都是掌控在教會和貴族階級的手中,他們進行著嚴密的掌控,教會使得人們內心安定,甘於忍受。歐洲王朝的更迭是貴族之間的結合或者是教會協助貴族,這完全和農民沒有什麼關係,完全是在上層社會中進行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茶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創建峨眉派的郭襄,為何在神鵰俠侶里表現平平?逆襲的原因很簡單
這個朝代成吉思汗用了22年才征服,卻在二十四史中毫無地位,究竟為何

TAG:品茶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