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養老空間的「新時尚」,這麼利用材料方可「容光煥發」!

養老空間的「新時尚」,這麼利用材料方可「容光煥發」!

GIF

由於老年人的各項身體機能有所下降,因此,他們對於晚年生活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個要求不僅包括對於空間的適老性、安全性、無障礙性等硬性要求,還包括對於養老空間的舒適性、視覺美觀性、趣味性等軟性需求。因此,利用材料的創新與養老空間進行有機結合,可讓曾經的「老空間」重新煥發出「新時尚」。

綠色環保材料色彩的創新表達與運用

試想,如果老年人能夠隨著自己的喜好和習慣而改變室內牆面的顏色是否更加人性化?科技與壁紙的結合便產生了這樣一種新的節能環保壁紙,這款壁紙可以利用壁紙內部結構中的設置鍵來更換顏色、花紋,原理如同自動更換的電腦桌面。

相較於普通的室內色彩運用,這種具有互動效果的壁紙,不僅增加了老年人的生活趣味性,同時也能更好地適應季節的變化。冬季,室內的壁紙可以調節成暖色系,讓老年人感覺到溫暖舒適;夏季,將壁紙調成清爽的顏色,可降低室內的視覺溫度。這種新型的室內裝飾材料給養老空間帶來了新的可能性,在滿足老年人各種需求的情況下,還能更方便快捷地改變空間性質。

綠色環保材料在質感上的創新表達與運用

混凝土是一種十分常用的建築材料,目前市場上也出現了許多環保型混凝土,但由於其質感堅硬冰冷,不適合大面積運用於養老空間中,但如果我們利用質感反差,將混凝土置換成視覺柔軟的材料,那麼它的適用範圍將會更加廣泛,以下通過幾個案例來闡述如何利用材料的質感形成一種反差美,從而啟發我們思考普通材料在養老空間中的創新與表達。

如上圖,這是一種混凝土實驗性澆築模板技術,設計師利用棕櫚席創造出了獨特的混凝土表面紋理,進行創新和改造後,這種原本冰冷的工業材料無意中多了一絲人文情懷,視覺上混凝土好像變成了柔軟的地毯。

如上圖,這是某公司設計的「編織」混凝土瓷磚,他們的靈感來源於沙丘和傳統的編織工藝,將它們大面積貼於牆面時,形成了非常有趣的質感反差——極像一面由布料編織出來的牆體,很難想像它是由堅硬的混凝土創造而來。

由此,我們是否可以通過這種新的思路去考慮未來養老空間中的材料運用,利用材料的視覺反差,將原本比較堅硬的質感變得柔軟、溫馨、易於親近。讓老年人的生活空間從從形式上變得更加時尚、溫馨。

綠色環保材料肌理的創新表達與運用

目前,對於材料肌理的創新表達有兩種方向:一種是利用其他材料模仿某種材料的肌理,從而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另一種是通過材料本身的特徵,按照某種比例或節奏組合形成新的肌理。

如上圖,當我們看到這一組凳子時,會以為這是由大理石製成的,但實際它卻是由廢棄的報紙製作而成,將廢舊報紙處理成紙漿之後與膠水混合,最後呈現出自然的大理石肌理效果,這種材料綠色環保、可重複利用、易降解,通過特殊處理後提升了材料的美感,十分適用於老年人的居住空間。

另一種肌理的表達方式是通過材料本身的組合而達到某種藝術性的效果,如上圖,材料本身是非常普通的紅磚,但當它們按照某種規律或節奏排列組合之後形成了新的肌理形態,普通的材料也呈現出了全新的樣貌,可見肌理的美感也能為空間創造出無限的可能。因此,在養老空間中我們可以利用木條、竹片等環保材料通過肌理的變化來打造空間的韻律感與節奏感。

光影的創新表達與運用

當材料與光結合之後便產生了一種極賦表現性的元素——光影。當我們把光影元素引入養老空間中時,不僅可以豐富空間的藝術性,還能滿足老年人對於光的特殊需求。當老年人不喜強光直接照射的時候,我們可以用局部透光的手法,將斑駁的光影引入室內。

如上面幾張圖,設計師在拱門外鑲嵌了一層外表皮,雕刻以美麗的花紋,有了這塊鏤空的水切鋁板表皮,白天,陽光透過玻璃灑向室內的光影浮動,變幻莫測;到了夜晚,室內的光暈向外透射,建築立面呈現出了光彩盈動的效果。這是藝術與功能完美的結合,不但契合老年人對光線的需求,同時又控制室外光線大量的進入室內,使室內光線變得相對柔和。 光線既是一種可重複、可再生,且又不需要任何成本的環保性材料,如果能夠恰當的運用光線這個裝飾元素,既能節約空間造價,還能打造出意想不到的空間氛圍。

文章內容來自本刊2018年6期

作者:劉蔓 羅瀟 申思/四川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醫院建築與裝備 的精彩文章:

宮殿建築形制在濮陽縣中醫醫院的創新探索

TAG:中國醫院建築與裝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