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信息過載時代最重要的是「信商」

信息過載時代最重要的是「信商」

▲別問我世界盃我喜歡哪個隊,明人不說暗話,我喜歡拉拉隊

最近很多人應該都看到過下面這段文字:

在長達84年20屆世界盃的歷史上,僅有3支國家隊戰勝過中國國家隊,分別是巴西、土耳其、哥斯大黎加,即使是巴西這樣的世界強隊也僅戰勝過中國隊1次。而中國隊從未在世界盃點球大戰中失利過,從來沒有1支球隊能夠在世界盃上擊敗過中國隊2次。而且,中國隊在世界盃上丟球數遠少於巴西和以防守見長的義大利,在過去84年里,中國隊只丟了9個球。除此之外,世界上除了巴西,中國是另外1支敢在胸前綉5顆星的隊。

上面以偏概全的這段話說的都是真的,但是因為問題過於明顯,稍微有點常識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是調侃。道理都懂,但是更多情景下,以偏概全的信息沒有這麼明顯,即使一個場景下明白這個道理,換個情景可能就不明白。可以說,人類知識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糾正信息/知識的以偏概全,讓我們能夠更全面的看問題、看事物、看世界。宗教說上帝全知全能,全知就是和偏見相對應。全知是智慧最高的境界,是最高的褒獎。

以偏概全的——上面這個中國隊在世界盃戰績的「新聞」就是最好的說明,現在國內仍有太多有意無意的以偏概全誤導人的新聞,分辨不易。以偏概全的詐騙,比如部分彩票、股票、P2P理財的宣傳——只告訴你收益,不告訴你風險。只看到極小的可能性,看不到極大的不可能性。以偏概全的管理決策——小團體、一言堂導致信息不全面引發重大決策失誤比比皆是。

以偏概全導致溝通矛盾、衝突。不能換位思考,體會不到別人的感受,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看到問題。比如孩子學習不好,就說「就是因為你不努力,才學習不好」,只看到努力這一個因素,而看不到其他影響因素。

以偏概全的知識。今年高考作文題有個事倖存者偏見,就是說為什麼回來的飛機都不是關鍵部位中彈,因為關鍵部位中彈的飛機也回不來,還有就是戰爭的時候如果心裡默念上帝保佑的人都活了,那是因為心裡默念上帝保佑但是被打死的人不會說話。樂觀偏見、光環效應、刻板印象、錨定效應等思維定勢。

以偏概全的健康決策。我遇到過一個中西醫大學的資深教教,因為自身抽煙,就只選擇性的相信抽煙有利於健康的一面,對有害健康的一面視而不見,就在課上論證抽煙如何有益於健康。比如我公眾號之前轉發了篇喝酒至少導致7種癌症的文章,至少5%的人取消關注,當時真的嚇了一大跳,真沒想到「人們只看自己想看的信息、忽略屏蔽自己不想看的信息」竟然如此嚴重。

如果說上面還容易理解,認同度還比較高,那麼關於中醫和轉基因問題上,以偏概全就開始不那麼容易分辨出來了。比如,只看到中醫能治病,看不到中醫的諸多弊端,難以整體權衡利弊。反轉基因的人同樣選擇性的相信證據,不能整體看待利弊,絕大多數反轉基因的人都不知道什麼是轉基因,也沒研究過技術性文章,只是聽一些半懂不懂的忽悠,為了吸引眼球的煽動性文章。當然我說的也不一定對。

現在互聯網有個神奇到讓人崩潰的地方,就是,任何一種聲音,任何一種觀點,都能在網上找到贊同自己的聲音,而且能形成一個個小群體,導致不同的群體之間意見高度分裂、對立。每個群體都只聽自己想聽的,只看自己想看的,高度選擇性的接收同質化的信息。所以,有支持者、支持者的多少都不能成為信息是否可靠的證據。網上說的更不足信。

以前的主要問題時信息稀缺,現在主要的問題是信息爆炸、信息過載,這種情況下,選擇相信什麼就顯得尤為重要,有人把這種能力起了個名字叫「信商」——選擇信什麼不信什麼的認知能力,類似智商、情商。

下面談談一點個人淺見:

信源。知識方面,首先最可靠的是國際權威組織比如世界衛生組織,其次是歐美權威組織比如美國食葯監,這兩個組織的結論都是權衡了很多研究結果的綜合、整體判斷。第三是是學術期刊文獻,不同等級的可信程度不同。新聞方面,你們自己想,我不敢說。像是轉基因這種知識類信息,多數中國人都是從自媒體上看的,是最不靠譜的信源。

方法。首先要掌握科學的方法,最重要的、和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是醫藥食品健康領域的大規模隨機雙盲對照實驗,大規模是排除偶然性,隨機是避免偶然性,雙盲是排除安慰劑效應等主觀判斷,對照是排除主觀和偶然性。中醫藥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難以通過大規模隨機雙盲對照實驗,還有是毒副作用、適應症不明確。轉基因是能通過大規模隨機對照實驗,反轉基因的主要原因是未雨綢繆式的、莫須有的過度恐慌,是情緒性的感性恐慌,而非科學的理性判斷。其次是掌握基本的邏輯,基本統計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高中水平足夠,但是很多人只懂統計理論,不懂應用,或者難以用在不同場景)。熟悉人常有的思維缺陷,或者說心理認知缺陷,很多邏輯學或者心理學導論教材上都有,也就十種。

味道。其實一篇文章的可信度,從文字的味道裡面就能聞出來,這個主要靠經驗,比如現在很多人看幾句話就能判斷一篇文章是不是謠言,是不是危言聳聽,是不是別有用心。但是有些文章因為相關經驗和知識的欠缺而難以判斷。

避免以偏概全,就是破除單一性思維,能認識到事物、事情是多面的,能認識到社會是複雜的,破除專家思維,而非一招鮮吃片天、用一個知識解釋所有事情,能對不同意見能持開放、寬容的態度。如何做到盡量少的偏見?第一是受教育,第二是受全面教育、通識教育,第三就是有空多看一些不同領域的書。比如之前我寫的一篇文章,可以作為一個參考。本公眾號同名文章《如何建立知識體系——史上最有價值的書單:每個讀書人都需要的一份思想地圖1.0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思想地圖 的精彩文章:

TAG:思想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