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溫來襲?「三伏天」其實是一年最佳養生時機,別錯過!

高溫來襲?「三伏天」其實是一年最佳養生時機,別錯過!

麻辣小龍蝦、燒烤、冰鎮飲品……這些夏日美食誘惑卻是養生大忌,除了清淡飲食、不貪涼等當季養生常識,你知道嗎,盛夏時節其實是一年裡最適合調整身體狀態的時機。本期我們邀來龍華醫院針灸科傅勤慧醫師,聊聊「三伏天」養生之道。

本期嘉賓:傅勤慧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針灸科

副教授,副主任醫師,臨床醫學博士。

專業擅長針灸治療中風後遺症,急慢性疼痛,針灸美容減肥等疾病。

擔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卒中分會委員,中國針灸學會臨床分會委員,上海市針灸學會腦病分會常委,上海市中醫藥學會疼痛學分會常務委員兼秘書等職務。

長期從事針灸治療中風的臨床與機制研究。作為第一負責人主持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上海市衛生與計劃委員會項目、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完成上海市科委課題,上海市衛生局重點課題,海派中醫傳承研究項目等。

「三伏天」養陽

「三伏天」究竟是指哪幾天?事實上,她是指小暑和立秋之間,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日子。因此每年「三伏天」的時間不同,根據農曆演算法推算,通常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2018年的「三伏天」為7月17日至8月25日。

作為一年之中最為炎熱的季節,根據《內經》記載,人與天地相應,在春夏理應養陽。通常來說,一些在冬季比較容易發作的疾病,譬如,慢性疼痛、咳嗽、哮喘、過敏性鼻炎等等,中醫提倡在夏季做一些預防性的治療,以此來減少冬季時的發病頻率、減輕發病癥狀,起到「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效,這就是中醫理論中常提到的「冬病夏治」。

「三伏天」該去醫院做伏灸?

「三伏灸」也稱「藥物發泡」或「敷貼發泡」,是一種傳統中醫的外治療法,是結合針灸、經絡與中藥學,以中藥直接貼敷於穴位,經由中藥對穴位產生微面積化學性、熱性刺激,促進血脈運行、疏通肺絡,以達到預防和治療多種慢性疾病的目的。

由於氣溫高,人體陽氣也更為旺盛,氣血比較充盈,經脈之氣比較流暢。陽氣是浮於體表的,所以說,此時穴位相對比較敏感,因而建議把握「三伏天」這個最佳時機,治療一些慢性疾病或頑固性疾病。「陸氏針灸療法」所提倡的正是基於以上原理的伏針、伏灸。在這個時候或針、或灸,都可以使留在筋骨深處的外邪,隨著汗液外泄。藉助這一時機,補足人體不足的陽氣,通過針灸調整自己的免疫系統,形成更好的自愈能力,使身體狀況恢復平衡,有助於針灸的療效。所以,無論是補虛還是泄實都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對於治療濕疹、蕁麻疹這類皮膚病也是有一定好處的。

*「陸氏針灸療法」分別於2009年、2011年列入上海市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開創者陸瘦燕、朱汝功先生首任龍華醫院針灸科主任,所提倡的溫針、伏針、伏灸治療各類慢性病或陽氣虛損的病症,如慢性疲勞綜合症、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慢性腎炎性水腫、哮喘、慢性老年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痛經、骨關節炎、小兒遺尿、慢性前列腺炎等疾病傳承至今。

不時不食

建議「三伏天」食用時令的食材,比如,西瓜,尤其是西瓜皮,不僅可以清熱解毒、去除暑濕,還可以起到美容的作用。但要遵循不時不食的原則,一旦過了夏季,就不宜多食西瓜這類寒性的瓜果。夏季也可以適當多食一些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包括雞爪、豬皮、肉皮等,但建議使用白灼、糟制等清淡的烹飪方式。

afternoon

一個夏日的午後

Tips

夏日養生

「三伏天」養生最重要的就是飲食調理,首要原則是不能貪涼,需以常溫的為主。「三伏天」如貪食過冰的食物,會損傷人體的陽氣,到了秋冬會滋生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還有不能吃得過分油膩,還是要以當令的、比較清爽的食品為主,否則會對腸胃造成損傷。到了夏季可以適當調整下作息時間,中醫主張夏季的睡眠時間不宜過長,不宜晚睡。最後要注意作息有度,不可過度勞累,不宜日晒過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伏 的精彩文章:

市第一人民醫院提醒:三伏酷暑,一定要重視這種疾病!
養生黃金期:三伏天必須要知道的事!

TAG:三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