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了第一名,我就是班級第一!」初三生殺害同學,團團有話說,別讓輸不起毀了孩子
青春廣元
新時代新青年新形象新作為
近日,發生在山東淄博市臨淄區的一起故意殺人案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我們簡單回顧一下這個令人髮指的過程。
2018年6月4日晚6時50分許,山東省淄博市某中學初三某班秦某,預先藏至某小區樓道內。
待同班同學馬某出現後,秦某揮刀對馬某一刀捅至心臟,在馬某掙扎到單元門外後,又起一刀將馬某頸動脈砍斷,又在胸前和背後連捅數十刀,刀刀致命,總計十三刀,兇殘程度慘不忍睹!
幾天之後的中考,本將帶給他榮耀和回報,而他再也沒辦法參加了。
殺人兇手坦言,殺了第一名,他就會是班級第一名了。
凝聚青年服務青年
團團有話說
近年來,有關優等生在學業或人際關係上受挫後走上極端的新聞並不罕見:
GIF
去年11月,湖南某中學的一名高三學生羅某,因為不滿老師布置的作業,在老師辦公室里捅死了自己的班主任鮑某,捅了26刀。
去年4月,江蘇一起14年的懸案告破,一位名校高中生宋成(化名)於14年前在行竊時捅死一名老太后潛逃。
還有前幾年引發軒然大波的上海復旦大學投毒案、清華投毒案、北大跳樓事件等...
這一樁樁慘劇,都在深深刺痛著每一位家長,為何這些被寄予厚望、學業優異的青少年,會因為遇到這麼一點挫折就走上極端?
這一樁樁慘劇,都在深深刺痛著每一位家長,為何這些被寄予厚望、學業優異的青少年,會因為遇到這麼一點挫折就走上極端?
背後的原因因人而異,真相我們無從得知,但我們所知道的是,一些優等生共同有著不為外人所知的一種"挫折感"和錯誤的價值觀。
如何應對挫折,如何從挫折中復原不僅僅只是優等生需要補的課。
不論孩子的學業成績如何,任何一位負責任的父母,都該重視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以避免孩子們因為受挫而走上極端,也就是培養孩子的「逆商」。
那麼,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逆商」呢?
1
不要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最近,有一檔綜藝節目《少年說》的一些秒拍視頻在微博流傳,其中有一個初一女孩特別讓人心疼……
這個特別惹人心疼的初一女孩叫袁璟頤。
她吐槽的是:媽媽總拿隔壁家的孩子和自己比較,給自己造成了很大壓力。
那個「別人家的孩子」正好就是自己全班第一、全年級第一、全校第一、全聯盟第一的學霸女閨蜜。
諷刺的是,這個媽媽最喜歡的別人家的孩子——「全聯盟第一的學霸女閨蜜」,接著好朋友的棒,上台繼續訴說自己成為別人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的壓力。
作為一個考試第一的學霸,她的父母卻不斷苛責:「你們班每個人體育都及格了,而你什麼都不行。」
有些父母總會抓住孩子的缺點無限放大,不論多小的事情都能成為苛責的匕首。
幸虧少年之間理解和接納,互相鼓勵和安慰,發現對方身上閃光的地方,化解彼此心中的不快,他們心裡才沒有被太多陰影覆蓋。
「你看看別人怎麼就……」這句話我們常常從家長口中聽到,殊不知這極為容易讓孩子將別人作為比較的標準,還會引起孩子的自卑,甚至產生嫉妒的心理,將仇恨發泄在別人的身上,引起不可挽回的悲劇。
建議這樣跟孩子溝通:「寶貝,你今天的作業比昨天有很大的進步。明天我們看看能不能做得更棒?」
簡而言之,就是對事不對人。由此孩子會明確知道該提高的方向,從而更容易關注事情本身,不斷挑戰自己,更有自信。
2
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當我們拿到孩子的成績單,用以下這兩種不同的說法給予孩子評價會有什麼不同?
a.「孩子,這次考試得了滿分,你太棒了!」
b.「孩子,這次成績考得不錯,媽媽看的出來,這都是你最近努力學習的成果!」
說法a過於重視結果,就容易導致孩子們也非常在乎考試結果,考得好的時候驕傲自滿,考砸的時候接受不了。而說法b則引導孩子從過程中學習,鼓勵孩子的努力、習慣與堅持,更有助於孩子形成"成長型思維"。
這件事也給我們我們家長敲響了警鐘。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思想動向非一日能定型。家長對於學習之外的事情,知之甚少,或者視而不見,必定釀大禍!學業不是唯一,有著健康的心理與良好的抗壓才是一個孩子終身的財富。
俞敏洪說,我們對孩子從小的教育缺乏一門課程——教孩子長大後怎麼真正變成人,包括道理規範、行為規範。儘管我們有很多課程,涉及這些方面的理論,但是實際上真正能讓孩子變成自己的、從內心認同的,變成無意識的一部分……這些事情,我們沒有做到,我們應該學會做到。
孩子請記住
1.現在輸不起的孩子,長大了也贏不了。現在輸了就嫉妒叢生、必先滅之贏之而後快的孩子,長大後也難有好前途。
2.要在公平競爭中向對手挑戰,也要學會欣賞祝賀優勝者。只有欣賞和學習強者,才是通往更強大的唯一之路。
3.在人生的道路中,就是有很多我們怎麼努力也無法超越的事情,總有一些明明近在咫尺卻怎樣也拿不到的果子。這個時候,請學會接受。
4.要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學習成績再好,若果沒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態,以後走向社會,從事體面地工作,但終有一天也會被自己的行為毀滅自己 。
家長記住
1.對很多十三歲的少年來說,「別人家的孩子」是從父母口中發射出的利刃,被傷得遍體鱗傷卻又避無可避。
2.學業不是唯一,有著健康的心理與良好的抗壓才是一個孩子終身的財富。
3.高考放榜在即,相信很多家庭正在緊張等待結果。高考成績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孩子們的心理成績「不合格」,即便贏了考試,恐怕也將輸掉人生這場馬拉松。
願家長們在重視孩子學業成績的同時,也能將孩子培養成人格健全、樂觀善良、懂得與人合作的人,而不是最終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因為前者才是我們的孩子人生幸福的源泉。
本期編輯:團團菌
來源:綜合初中生學習、 心理壹點靈。
領導說,小心心滿100個,就給買冰激凌


TAG:青春廣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