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生提問的關鍵在於教師的意識

學生提問的關鍵在於教師的意識

學生提問的關鍵在於教師的意識

——以一節複習課為例

不少教師覺得,課堂上讓學生提問題,無非就是自己先向學生提出「讀了這個課題,你有什麼問題嗎?」「看到圖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麼問題?」或「這節課學完後,你還有什麼問題?」等,然後學生據此開展提問。除此之外,似乎就沒有更好的學生提問時機,學生要進行提問的情境資源則更為缺乏。因此,課堂上讓學生提問的設想很好,但實施起來難度不小。

事實並非如此!只要教師能真正認識到學生提問的價值,願意改變自己習慣的教學方式,時時關注學生的學習心理,努力地想著「要讓學生問問題」,那麼,課堂上學生提問的時機和資源處處皆是。

前些日,我們一位教師參加賽課,賽課內容是四年級《「小數的意義」複習》。複習課教學平時更難見學生提問,但由於我們的上課教師有較強的學生提問意識,所以課堂上展現出了多處的學生提問,並由此綻放出別樣的精彩。下面,擷取其中幾個教學片段和大家分享。

教學片段1:

通過梳理,學生髮現小數的意義是這個單元各個知識點的「靈魂」,相關的知識都可用意義來進行解釋(解答),因此課就聚焦到意義上了。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課件呈現「小數的意義」(如下圖)。

一般情況下,學生讀一遍,課也就告一段落了。然而,我們的教師卻心思巧妙地在此處設置了一個提問點:「讀了這句話,你心裡有什麼疑問嗎?」於是,學生的精彩接踵而至:「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數怎麼辦呢?」「分數好好的,為什麼要用小數表示呢?」「分數還能用其他數來表示嗎?」……這些問題,無不是學生敏銳意識和真實思考的體現,無不是學生求異思維和創新精神的彰顯。一個小提問,一份大收穫!

教學片段2:

2.6,8.07,25.25,36.036……

教師先組織學生讀上述小數,並問一些數字所表達的含義,複習數位、計數單位等知識。然後,教師請學生再讀一遍並問道:「讀了這些小數後,你現在有什麼問題想問的嗎?」

假設您是學生,此時您會有什麼問題?學生和您一樣!

生1:25.25,為什麼小數點前面讀二十五,後面讀二五?

生2:為什麼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讀法不一樣?

……

這樣的問題能夠提出來,需要的是「不恥下問」的勇氣,那是一種求學問的精神和方法;這樣的問題,學生如果能夠以自己的方式去解釋或理解,那更是知識掌握、能力提升的體現。

而我們的上課教師在學生解釋之後,卻實事求是地告訴學生:「老師查了很多資料,但還是不知道小數點前面部分的讀法和後面部分為什麼要不一樣。」此時,帶給學生的則是更大的思維衝擊和更強烈的求知願望。

我們很多的課,少的不正是這種吸引學生深入思考和主動求索的精彩嗎?

教學片段3:

課件出練習(如下圖):用0、1、6、9和小數點組成小數。

待學生完成並校對講解後,教師出人意料地呈現第(4)題。如下:

學生會設計出什麼問題?

不管設計出什麼問題,課堂的氛圍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個性思維等,都值得期盼,都必將展現精彩!

……

以上幾處課堂的變化和精彩,緣何而有?無非是教師有提問的意識,並因這樣的意識催生學生相應的行為。可見,課堂是否有問題資源,學生是否有機會提問,教師的意識最為關鍵!

歡迎老師們轉發推薦

創新教學 突破自我

讓我們一起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顧志能談教學創新 的精彩文章:

TAG:顧志能談教學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