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悍將」曾經生擒過清太祖?只要活著不會有清朝!

明朝「悍將」曾經生擒過清太祖?只要活著不會有清朝!

原標題:明朝「悍將」曾經生擒過清太祖?只要活著不會有清朝!



李成梁1526年生於鐵嶺,字汝器,號銀城,出身將門世家。本來按照明朝的規定,可以接受世襲的武官,但因為要須先到京城報到,而明朝官員俸祿又少得可憐,到了嘉靖年間吏治更是腐敗,凡進京受職的生員都會帶上一定的銀兩,孝敬官員。遺憾的是李成梁在可以承襲父職時,李家已經敗落,跌到了谷底,所以李成梁只能空懷抱負,望京興嘆!

在這樣境遇中李成梁已到了他的不惑之年,眼看一位將星就此埋沒。這時一位來自京城的巡按御史到李成梁的家鄉檢查工作,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見到了李成梁。這位叫李輔的御史十分欣賞李成梁,興奮之餘便付給李成梁一筆可觀的路銀以辦理襲職手續。就這樣,李成梁赴京順利襲得指揮僉事之職鎮守險山堡(今鳳城東湯鎮土城子村),在這裡開始了他富有傳奇色彩的三十年軍政生涯。



公元1567年,土蠻部入侵永平,李成梁赴援有功,從指揮僉事升為險山副總兵。公元1570年遼東之戰後,又升為代總兵。從此,李成梁開始在遼東「威震絕域」,大顯身手。李成梁升任遼東總兵後,用「選鋒」的辦法組成了一支「敢死隊」。這支隊伍有四千人左右,他們不屬於任何操營,只聽從李成梁的指揮。李成梁給這些被「選鋒」的隊員以優厚的待遇,甚至將奪來的土地私分給他們(明朝規定土地是不能私自分配的,只有李成梁的部隊是個例外)。一時間,李家軍士氣高昂,在戰場上更是奮不顧身,勇往直前,李家軍的威名也由此傳開。隨後,李成梁將這支武裝擴編,組成令敵人聞風喪膽的遼東鐵騎。


遼東鐵騎配備了當時極為先進的「三眼神銃」,這種神銃柄長約四尺五寸,共有三個槍管,各長一尺五寸,槍頭突出,圍柄而排,有準星,以燧石擊錘點火的方式發射,槍管可旋轉,一個槍管擊發後下一個槍管自動轉到點火位置,輪流發射,平射距離可達40至50丈。全槍由純鐵打造,重約15斤。子彈也不是明軍已普遍採用的銅殼定裝彈,而是內裝火藥,摻有鐵砂鉛丸,威力巨大。


發起衝鋒時,遼東鐵騎即沖入戰陣,於戰馬上神銃齊射,基本上三槍過後,就能衝垮敵軍。三槍打完後,瀟洒的吹吹槍口的煙,換個握法,把它豎起來使,那就是把十分標準的鐵榔頭。人騎著馬衝進敵陣,先放三槍,也不用裝彈,掄起來就打,成千上萬個長達一米多的鐵榔頭掄起來,挨者頭破骨碎,墜屍馬下。



明嘉靖後期至隆慶年間的邊備廢弛之秋,李成梁多次擊敗了蒙古的入寇,保衛了明朝的東北邊境。他在隆慶五年(1571年)、隆慶六年(1572年)、萬曆元年(1573年)、萬曆三年(1575年)、萬曆四年(1576年)、萬曆五年(1577年)、萬曆六年(1578年)數次擊退韃靼速把亥、炒花、暖兔、拱兔、黃台吉等部對明朝邊境的騷擾。論功被封寧遠伯。


公元1583年,李成梁發兵攻王杲之子阿台,努爾哈赤父塔克世為王杲孫女婿,死於此次戰亂,努爾哈赤與其弟舒爾哈齊被俘。《清史稿》載:「太祖及弟舒爾哈齊沒於兵間,成梁妻奇其貌,陰縱之歸。」


公元1591年11月,萬曆皇帝採納言官的上疏,將李成梁革職,「招寧遠伯回朝」。後因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遼東總兵馬林因為與稅使高淮爭執被彈劾獲罪,明廷又命李成梁以七十六歲高齡再鎮遼東直到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再被劾罷,熊廷弼守遼東。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李成梁卒於北京,葬仰山之北(今北京附近)。李成梁死後三年,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努爾哈赤詔告「七大恨」檄文,才敢對明廷宣戰。後來清人修撰《明史》,對其雖頗有貶低之詞,也不得不承認「然邊帥武功之盛,(明)兩百年來所未有。」由此可見一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Q版閱讀 的精彩文章:

日本婚禮上要喝339次交杯酒?整個過程就是不停的敬酒!
科普:國防部究竟是做什麼的?國防部長居然不能指揮軍隊!

TAG:Q版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