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劉備、孫權,到底誰更適合一統天下

曹操、劉備、孫權,到底誰更適合一統天下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先十常侍作亂,董卓專權,群雄並起,互爭地盤,曹操霸中原,孫權占江東,劉備居西蜀,於是三國鼎力,後司馬氏篡魏,亡蜀,滅吳。合而為一,天下為晉。

曹操、劉備、孫權,到底誰更適合一統天下

三國鼎立,相比三個君主,曹操最富有軍事才能和政治才能,孫權則為治世的奇才,而劉備既有漢室正統,又以仁義立本。那麼他們三個頂級牛人,到底誰更適合一統三國呢?

曹操、劉備、孫權,到底誰更適合一統天下

《三國演義》中,曹操東征西戰,得到許多武將和文官,曹操是個愛才的人,同時也嫉才,文官楊修,許攸,荀彧……盡被曹操所殺,而武將都得到很響亮的官職,可以說,魏是個武力強國,後戰敗馬超,得西涼之眾,西涼人頭腦簡單,四肢發達,能騎善戰,後成為曹操,曹丕最得力的精銳部隊的重要出處。

曹操、劉備、孫權,到底誰更適合一統天下

孫權是個治世之才,如果生於和平時期,他定是個有作為的君主,自孫權繼位之後,兵權一直旁落,先是周瑜,在為魯肅,再為呂蒙,後為陸遜。在戰爭上孫權基本沒露過面,僅有的一次也被張遼大敗而歸,從此不敢過江。《三國演義》中,東吳交戰較為有名的戰爭就屬赤壁敗曹操,呂蒙奪荊州和陸遜燒劉備了。這些戰爭中,基本上是守衛戰,孫權外擴之心並不強烈,赤壁中,孫權幾乎有過投降的念頭,他的最高理想莫過於保衛江東父老,保衛父兄留下來的基業。

曹操、劉備、孫權,到底誰更適合一統天下

如果孫策在世,情況就可能不一樣了,也許早就三分歸一統了,他打下江東基本沒費吹灰之力,而且他是個主戰派,他寧可戰死沙場也不會偏安一方,切切實實的擁有小霸王之名。

曹操、劉備、孫權,到底誰更適合一統天下

劉備基本是白手起家,他本身就有一種成王氣質,他雖然說一直沒兵沒地,但他一直以黃家正統自居,名聲一直很好,所以刀不出鞘就佔過好幾個城池,比如陶謙的徐州,劉表的新野。這也許是白手起家最好的方法。赤壁之戰,周瑜戰勝了,而劉備獲得所有的戰利品,劉備集團也因赤壁之戰一炮走紅。劉備一直心懷大志,三國鼎立後他一直不偏安於西蜀的貧瘠之地,力圖向外擴張,關羽擊曹操時,劉備沒有及時協助,致使關羽兵敗麥城,被孫權所殺,劉備一身最錯誤的決定就在為關羽復仇,以致蜀國國力大減,自己也命上黃泉。

曹操、劉備、孫權,到底誰更適合一統天下

觀三位君主,最成功的就是曹操了,每次大戰,都是他自己統兵,親上戰場,未曾設大都督一職,兵權全在他自己手上,而孫權基本無兵,劉備的軍師諸葛亮是個厲害人物,在戰場上,軍隊都為他調動,劉備只是形式化下命令而已。而且曹操一直懷有天下一統之志,又不為兒女情長所惑,該殺當殺,不會因為死了人,折了兵而有所懊惱,長子為他而死,他沒有表現出任何的悲痛,可見他一直是比較利落的人,有一種帝王該有的品性,而劉備確因兄弟的死吃不下,睡不著,不理智的舉兵復仇,失敗也是理所當然。孫權更是被連續的幾任大都督掣肘,江東的軍權幾乎全部都在大都督手裡,導致孫權在軍事上毫無作為。

曹操、劉備、孫權,到底誰更適合一統天下

所以,小編以為,真正的適合一統天下的人非曹操莫屬。歡迎大家評論,三國終極粉每晚定時帶大家領略三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