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叛軍有精兵10萬,李淵不敢打,一小兵上前:我一人就可以滅了他們

叛軍有精兵10萬,李淵不敢打,一小兵上前:我一人就可以滅了他們

隋朝末年,隋煬帝貪圖享樂,昏庸不堪,把國家搞的民不聊生,各地起義風起雲湧。當時民間出現了一條讖語:李姓為皇,意思是說各路叛軍中,有一個姓李的最終會當上皇帝。當時的人都很迷信,軍人都很注意自己身邊有沒有姓李的。

這時有一個甘肅人,叫李軌,起兵反隋。他這個人很有文化,生在富人之家,從小讀書的條件很好,自己也是個愛書的人,所以讀書五車,學識很高。他為人又是個寬厚仁愛的人,經常布施鄉里,當地人對他非常感激。當時河西等地幾路人馬同時起兵,各路匯聚一起,結成一路軍,最後想推舉一個首領,幾個人都很謙讓,半天定不下人選來。

還是下面有一個軍師說,民間有李姓為皇的讖語,我們這裡當家的只有一個姓李,不如就請李軌做頭領。這時李軌也不再謙讓,當了首領。帶領大軍攻城略地,把河西走廊悉數攻下。而與此同時,另一個李姓人士也起兵了,這就是李淵。李淵當時已經攻克了洛陽,把皇孫楊侑立為皇帝,大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勢。

李淵和李軌同在西部起兵,老家都在西邊,相互碰面是遲早的事。果然,他們各自攻殺了幾路起義軍後,最終開始了面對面較量。此時李淵已經稱帝,東邊還有大面積的地盤需要去吃,而他西邊還有一個李軌。他如果向東出擊,則李軌趁虛攻他的老家,會讓他非常難受。所以,還是得先把李軌解決掉。可是李軌有10萬精兵,守的西涼之地,重山峻岭,易守難攻,又得民心,士氣很高,不好拿下。

正在他冥思苦想,苦於無破軍之策時,一個小兵來到他的面前,自稱靠他一個人就可以平定李軌。這人就是安興貴。李淵對他將信將疑,可他聽了小安子的計策之後,拍手叫好,命他火速前去。安興貴本是西涼富家出身,在那邊有很多老相識,有一定威望,所以他來到李軌之處後,假稱是來投奔李,當即被封為將軍。之後,他白天走親訪友、大吃大喝,實際卻是在聯絡舊相識,相約起兵反李。同時又結交李軌手下有不滿的人,收為己用。

有一天,他看到火候差不多了,就和李軌喝酒,席間他試探性地勸說李軌投降唐朝。想不到李軌油鹽不進,就是不聽,雙反鬧得很不愉快。事後,安興貴覺得A計劃已經失敗,必須立即執行B計劃。他馬上召集舊人和歸順他的軍隊,攻打李軌的營寨。李軌毫無準備,眼看兵敗,只得投降。後來,他被李淵下令斬首,而安興貴則立了大功,被封為涼國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與回顧 的精彩文章:

我國首艘核動力破冰船即將開建!
真實歷史照:溥儀真正的侍衛,圖3溥儀的皇后還真是很美

TAG:歷史與回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