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乾隆弟弟 最喜歡家人給自己哭喪 還大吃死者祭品

他是乾隆弟弟 最喜歡家人給自己哭喪 還大吃死者祭品

清雍正皇帝經常沾沾自喜的一個品德,就是自己不好色。雍正曾經在所著的《大義覺迷錄》一書中自稱:「天下人不好色,未有如朕者。」

雍正在這方面如此自信的結果,就是跟他父皇康熙相比,子嗣顯得單薄。雍正育子10人,其中夭折6人,只有4個兒子長到了成年。

所以雍正晚年的儲位之爭,遠沒有康熙朝的九子奪嫡那麼激烈。而雍正駕崩時,幼子弘瞻才剛3歲,三子弘時又因忤逆雍正,早早失去了繼承皇位的資格。

所以剩下來有資格繼承帝位的,只有四子弘曆和五子弘晝。

他是乾隆弟弟 最喜歡家人給自己哭喪 還大吃死者祭品

有一種觀點認為,雍正為了避免重蹈康熙晚年皇子之間手足相殘的覆轍,早早就定下了心目中的繼承人,著力進行培養,他就是為了的乾隆皇帝弘曆。

而實際上,這話只說對了一半。雍正雖然在培養乾隆繼承皇位上,花了很多心思,但並沒有把這弄成公開的秘密。

究其原因,如果雍正對乾隆繼位的態度太明顯,那秘密立儲制度便失去了其設立的意義。

況且雍正向來認為,在權力面前,即便是是父子也不可盡信,尤其是弘時的「背叛」,讓雍正感觸很深。

所以雍正在生前,其實是把弘曆和弘晝當成一對競爭對手來培養。

雍正十一年(1733年),弘曆被封為寶親王,弘晝即被封為和親王。而且這兩兄弟都住在宮中,並沒有分府搬往宮外。

雍正讓弘曆和弘晝平起平坐,目的應該是讓他們互相督促,也互相制衡。

如果弘曆不犯錯,那皇位就是弘曆的,反之,則由弘晝繼位,兩人都是自己合法的繼承人。

他是乾隆弟弟 最喜歡家人給自己哭喪 還大吃死者祭品

了解到這層背景之後,對史書上一些看上去不太合情理的記載,便可以解釋得通了。

比如,在《清史稿》列傳七中,史籍記載弘晝「少驕抗,上每優容之。」意思是弘晝非常桀驁不馴,但乾隆對他很寬容。

然而,如果弘晝是個飛揚跋扈的皇子,根本就不會容於嚴苛的雍正之眼,更別說封和碩和親王了。更大的可能性是,在乾隆登基之後,弘晝的性格才開始改變的。

弘晝具體如何「驕抗」呢?其本傳中舉了一個例子。有一天,乾隆在正大光明的給八旗子弟監考,到快下午的時候,弘晝請乾隆先去吃個午飯再回來,乾隆沒有答應。弘晝這時說了一句:「上疑吾買囑士子耶?」

當時乾隆沒說什麼,等到第二天兄弟再見面時,乾隆對弘晝說:「使昨答一語,汝齏粉矣!」

因為當時弘晝說的這句話,是非常敏感的。弘晝開這個玩笑,有大不敬甚至大逆的意味在裡面,所以乾隆說,如果我昨天回答你,讓你說清楚這話是什麼意思,你已經死無葬身之地了。

他是乾隆弟弟 最喜歡家人給自己哭喪 還大吃死者祭品

網上有些評論認為,弘晝在乾隆登基之後,變得桀驁不馴,整日花天酒地,胡作非為,是在故意賣人設,往自己身上潑髒水,以贏取乾隆的信任。但筆者並不以為然。

如果弘晝真的想明哲保身,當一個太平王爵,平日花天酒地即可。但如上面所述,對乾隆說出那樣的話,是極不明智的。

其實弘晝之所以膽敢如此調侃乾隆,說乾隆是不是懷疑他想收買人心,其背地裡,透露出的是對皇位所屬的不滿。

更能體現這一點的,是弘晝還染上了一個癖好——「好言喪禮」。弘晝經常對別人說:「人無百年不死者,奚諱為?」弘晝還親自製定喪儀,坐在庭院里,讓家人給自己哭喪,一邊聽一邊吃給死人的祭品。

弘晝之所以行為如此反常,也是對自己無法得到皇位,所產生的憤懣的一種宣洩。

不過兩兄弟之間的這種矛盾,並沒有公開化。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弘晝的實力不足以掀翻乾隆的皇位。

而乾隆對這個弟弟非常寬大,還把雍正當親王時的財產全部送給了弘晝,算是對他的一種安撫和補償,勸他好自為之,不要覬覦不再屬於他的皇位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搞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左宗棠入朝為相 因兩個習慣惹人討厭 最終辭職離京
康熙廟號本應是「宗」,為何雍正一定要改為「祖」?

TAG:搞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