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治6年政變後,日本野心膨脹,走上對外侵略道路

明治6年政變後,日本野心膨脹,走上對外侵略道路

原標題:明治6年政變後,日本野心膨脹,走上對外侵略道路


雖然海軍建設尚需時日,但日本的野心卻膨脹得更快,平定舊幕府勢力沒幾年,就將目光投向海外,準備侵略周邊國家,其第一個目標就是朝鮮。早在1870年,就有人提出征韓論,主張吞併朝鮮,但在政府內部引起了爭論,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等人主張以內政建設為先,反對征韓,而西鄉隆盛、板垣助退等人主張用兵海外,緩解國內矛盾,最後,這場政爭以西鄉、板垣等人下野面告終,被稱為「明治6年政變」


其實木戶派並不反對出兵海外。在明治4年( 1871年) 10月,發生了琉球(沖繩)漁船飄流到台灣,漁民被當地人殺害的事件,當時琉球是中國清朝的瀋屬,這件事本與日本無關,但日本政府以琉球曾向薩摩藩進貢為由,在明治7年( 1874年)派西鄉隆盛之弟西鄉從道率軍「討伐」台灣。這是日本開國後首次對外出兵,也翻開了此後70餘年侵略史的第一頁。最後琉球事件以日方勒索中國50萬兩白銀而結束,但幾年後日本公然吞併了琉球。由於這一事件,中日關係趨於惡化,清政府開始著手加強海防,與此對應,日本也將預定建造的軍艦數量增加到3艘,分別為「金剛」、「比睿」和自建的「天城」號。



明治8年( 1875年),朝鮮政府內亂,日本趁此機會派出軍艦「雲揚」號和「第二丁卯」號前往漢江口示威,並非法測量水道,遭到朝鮮江華島炮台的攻擊,日軍隨即開炮還擊,並登岸燒毀炮台和民房,這就是江華島事件。日本據此向朝鮮提出賠款、開港等無理要求,並派5艘軍艦至朝鮮近海施壓。明治9年( 1876年) 2月27日,兩國締結了《日朝修好條約》,日本從此打開了侵略朝鮮的大門。在日本國內征韓呼聲不斷高漲的情況下,日本海軍的強化變得非常迫切。


在明治初年,日本還沒有確定假想敵國。川村純義在造艦計劃書中寫道:「如果要設定假想敵國,那麼應該是最強的對手。但是,最強的國家是英國或法國,和這些國家交戰完全是無法想像的」。既然無法挑戰強者,只好優先考慮防衛,而且就算是擁有200艘軍艦的大艦隊,也只能是被動迎擊,川村純義的判斷是非常現實的。但是,通過琉球事件和江華島事件,日本海軍改變了防守國土的目標,成為對外侵略的急先鋒。



明治18年( 1885年),曾指揮出兵台灣的西鄉從道接替川村純義就任海軍大臣。西鄉從道是個野心勃勃的人,一上任就追加造艦計劃,要求建造以三景艦(「嚴島」、「松島」、「橋立」)為首的54艘艦艇,這個新計劃需要1600萬日元,面當時國家預算總共不過7000萬日元。為了實施這個計劃,發行了海軍公債,竟然取得了意外的成功,第一次募集資金預計為500萬日元,實際上達到了1664萬日元,使造艦計劃得以順利實施。海軍公債的成功即反映了日本國內對海軍建設的巨大支持,也是明治維新以來推行富國強兵政策,實行自由貿易,加強對外商貿往來,使經濟快速發展的結果。


本文作者 :玲科百合子,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微信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公眾號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才是戰爭 的精彩文章:

皇帝要以高規格下葬公主,官員反對,皇帝說:無公主哪有我的皇位
這一戰,志願軍打得韓軍終生難忘,整個軍團被李奇微勒令解散

TAG:這才是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