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如孝法師:心存善意的同時,更要有智慧相伴

如孝法師:心存善意的同時,更要有智慧相伴

如孝法師:心存善意的同時,更要有智慧相伴

文:如孝法師

問:師父,我們在生活中要懷著一顆善心,去面對我們身邊的人、事、物。但是當下社會有一種現象,有老人摔倒了,出於好心去幫助的人反而被誤解。甚至有時存在「碰瓷」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如何更好地行善呢?

如孝法師:我們通常所說的善意是內心的一種磁場。面對這樣的事情,我們的善意還可以往前再走一步,而不是停下來。大家對碰瓷的人有一個稱謂:「垃圾人」。其實「垃圾人」這個定義本身,就包含了嗔恨的煩惱。

我們不要把這個煩惱放大,可以給予它一個中性的名字。比如佛教把這類人的行為稱為「執迷不悟」。我們也會有執迷不悟的時候,所以要發願。有一句話「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我們傷害的人與自己是有因緣的,這種傷害最後會回到自己身上,所以最終傷害的還是自己。

從生命的普遍意義上講,只要有無明的存在,任何人在人生的某一個剎那都有可能成為「垃圾人」,所以我們對待生命應該寬容一些。社會輿論導嚮應該更富有誠意地引導大家如何化解困局,而不是對困局無情地批判,這樣有可能讓惡人更加破罐子破摔。

惡人也有善的一面,善人也有惡的一面,我們首先要平等地看待生命,在平等的基礎上再去分析。就算我們暫時幫不了忙,也要為他們祈禱。社會整體道德下降,不是一兩個人的原因,我們需要看到這個問題的出現是因為生命教育不夠完善,所以應當從未雨綢繆的角度加強教育,順著這個思路富有誠意地去改變。

我們不但要有善意,善意當中還應該有智慧。善意不是目的也不究竟,更重要的是要有智慧相伴,遇到問題應該多多思考。人類一直在黑暗中深一腳淺一腳地朝著光明前進。老祖先常說「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這是一種祝福的積極態度,背後的原理是:我們的生命有一些資源能夠改變這個問題。所以我們不要把問題放大,更不必絕望。負面的現象不要再擴展,我們應當多宣傳人心善的一面,這樣惡可能無形中便消弭了。

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再提出一些改變的方法。其實教育一直在做這件事情,包括修行也是一種自我教育,但這些必須建立在對生命的覺悟上。當我們把這種社會現象放在大的生命理念上思考的時候,就可能對自我生命有所啟發,完成自我生命的教育。我們會有所敬畏,知道自己也有可能一念之間犯這樣、那樣的錯誤。重點不是懲罰惡,而是以「治病救人」的態度,對任何人都不泯滅希望,其實這也是不喪失對自己的希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思修佛學 的精彩文章:

你為什麼要讓我接受你的信仰?
什麼時候,才能找到空性的感覺呢?

TAG:聞思修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