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朝鮮半島第1武將,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朝鮮、韓國

朝鮮半島第1武將,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朝鮮、韓國

金庾信,一個在朝韓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歷史人物,出生於6世紀末的朝鮮半島政權新羅國,自幼就表現出了極強的格鬥天賦,15歲就獲准加入了新羅格鬥最高組織花郎道(跆拳道前身)。

並且在那個高手如雲的世界裡,廝殺出了一條血路,18歲就登頂成為了花郎道「國仙」即花郎道頭領,並成功以此為背書進入了新羅國軍界。

在軍界他依靠出色的格鬥技巧很快就扶搖直上,差不多在34歲左右,成為了新羅軍界的定海神針。公元647年,新羅善德女王去世,在舉國痛哀聲中他迎來了「春天」。

金庾信、金春秋以託孤大臣的身份輔助真德女王處理朝政,但是真德女王命不怎麼好,647年登基,654年左右就去世了。

為了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金庾信將自己的政治盟友,善德女王的侄兒金春秋扶持登基,史稱「武烈王」。而金庾信也因立王有功,成為了新羅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

而由於金春秋並沒有直系新羅王族的血緣,因而他的國王地位,從一開始就是不受部分人待見的,一時間新羅境內陷入「群雄爭霸」的困局之中。

655年其朝鮮半島鄰國高句麗和百濟認為這是抹殺新羅國的大好機會,於是聯手打進新羅國的地盤。面對快要滅國的絕境,新羅向唐朝發出了求救令。

考慮到不能讓朝鮮半島一家獨大的需要,唐朝向新羅出動援軍,並積極配和新羅大將金庾信帶領的新羅軍,向高句麗和百濟發起猛烈的反攻。

660年百濟滅亡,8年之後的668年高句麗覆滅,這一切金庾信都是作為新羅國高層全程參與其中。因而金庾信成為新羅最具經驗的將領。

可能是打敗了宿敵高句麗和百濟興奮過度,金庾信在670年發起了對唐朝戰鬥,他要求唐朝將高句麗和百濟的故地給自己。

新羅才是朝鮮半島最名正言順的大統一者,面對如此「無理取鬧」者,唐朝的第一反應是武力「鎮壓」。

然而由於當地自然條件惡劣,唐朝軍隊並沒能對新羅的軍隊形成碾壓式的打擊,雙方打打停停幹了6年有餘,誰也沒能奈何對方。

與此同時唐朝西邊出現了大變故,吐蕃開始不安分起來了,時常劫掠邊境,並重創前去問罪的唐軍,直接迫使唐朝中央不得不把邊防力量西移。

670年在今青海湖以西的布哈河,唐朝名將薛仁貴率領的5萬精銳之師被吐蕃擊潰,唐朝西北局勢岌岌可危。

因而當唐朝軍隊在意識到無法快速解決新羅國之後,出於首尾受敵的考慮,唐朝在朝鮮半島方向做了妥協,676年唐朝將安東都護府遷至了遼東。

對新羅的強勢擴張,表示出防守之態,默認其對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南的領土訴求,新羅「贏」得了戰爭,奠定了現代朝鮮、韓國的疆域基礎。

作為新羅挑戰唐朝的第一推手金庾信,雖然在673年7月1日就去世了,但因為他勇於挑戰唐朝的態度,是新羅逼「停」唐朝的前提。

因而朝鮮半島的歷史愛好者們,往往將金庾信視為朝鮮半島第一武將,這個武字一是說金庾信武藝高強,另一說則是他敢於挑戰當時亞洲第一超級大國唐朝的膽量。

配圖來源網路,未發現版權聲明,版權人若覺不妥,聯繫我們!立馬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袁載譽 的精彩文章:

近代日本是如何稱霸亞洲?俄羅斯、中國的作用巨大
紅牌意味著什麼?歷史最高紀錄:單場發了36張

TAG:袁載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