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展覽「我在互聯網上長大」 ,如何展示年輕人被塑造的過程?

展覽「我在互聯網上長大」 ,如何展示年輕人被塑造的過程?

隨著電子通訊設備實現連接的性質發生的轉變,我們的生活也經歷了非常迅猛的變化。新型的遊戲和娛樂方式層出不窮,移動應用、社交媒體平台和大型搜索引擎都已經成為了各行各業人士日常使用的工具……它們都形塑著我們對世界和自我的認知。

6 月 23 日,「我在互聯網上長大」 ( I Was Raised on the Internet )於芝加哥當代藝術博物館開展。其中展出了涵蓋雕塑、視頻、攝影和繪畫等領域的 100 多件作品,旨在關注千禧年以來,互聯網是如何影響著我們體驗世界、以及與它進行互動的方式的。

展覽分為五個部分,每一個部分都在於探討觀眾和互聯網之間不同的互動模式:看著我( Look at Me )關注到了在由社交媒體形塑的自我表演和社交網路下,新的、且更具流動性的身份的產生;觸摸我(Touch Me )追溯了將網路上的信息和數字圖像放置在真實世界的背景下會產生的局限性;控制我( Control Me )探討了一個在當下顯得尤為急迫又相當複雜的議題:由網路技術促成的大規模的監控和數據收集,它和我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和我玩」( Play with Me )則呈現了互動沉浸式的藝術裝置。這一部分旨在強調觀眾角色從「被動的觀者」到「具有能動性的主體」的轉變。最後一部分出賣我( Sell me Out )將注意力轉向了企業文化和消費主義,其中有對當下資本主義景觀進行的反思,另還有一些作品對未來買賣關係的可能性做出了一番想像。

展覽是完全從「我」的角度出發進行策劃的。在接受《藝術新聞/中文版》專訪時,芝加哥當代藝術博物館的總策展人邁克爾·達林( Michael Darling )解釋說,這樣的語言選擇是因為自戀、以自我為中心以及身份的構建本身就是互聯網時代不可避免的話題,而在另一方面,他們也是想讓展覽和觀眾發生關係,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堆疊。

藝術家特雷弗·帕格倫( Trevor Paglen )的作品《匿名盒子》( Autonomy Cube)呈現的是一個由 Tor (一款能夠實現匿名通信的自由軟體)支持的匿名路由器。一旦連接上該網路,用戶便可以匿名地瀏覽各個網路頁面,而不會被追蹤到上網痕迹。這是對互聯網背景下無處不在的隱私泄露和網路監控的一次反抗。值得一提的是,這一作品也不只是存在於藝術機構的語境中,由於具有實際的使用功能,它也對現有的機制提出了試探。

圖片來源/藝術新聞中文版。

倫敦藝術家組合湯姆森與克雷格黑德(Thomson & Craighead ) 2012 年的作品《更多的天真與經驗之歌》( More Songs of Innocence and of Experience )也在展覽中展出。他們收集、整合了一些內容離奇荒謬的垃圾電子郵件,並將它們以老式卡拉 OK 的形式呈現出來。藝術家覺得,這些欺騙性的垃圾郵件在很多時候就利用了人性中的貪婪和陌生人的善意。當觀眾們跟著屏幕上的字幕唱出這些歌詞時,一種荒誕的感覺顯得尤為強烈。

展覽將持續至 10 月 14 日。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GREYBOX 募資 1 億投資,已經開始說要做精品咖啡世界第一
繼續轉型,雀巢可能買下加拿大高端寵物食品公司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