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白茶,白茶的身影荒野的韻味,且喝且珍惜!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白茶中的品種細分之後,分別是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而按照生長的海拔又可分為高山茶與平地茶。
而在高山茶中,其實還隱匿著一位「世外高人」--荒野白茶,那個在林中土生土長,無人照料的茶類。
就如同: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即便與白茶出自同一宗親,但是生長的環境卻在無形中在其身上增添了一抹荒山野嶺的獨特韻味。
不僅如此,荒野白茶中銀針、牡丹、冬片、小土茶等它們都是獨具特色的,風格、口感滋味更多百般不同。
其所具有的一絲特有韻味,能夠讓茶友們在品鑒的時候,宛若置身於山林當中,輕輕走過都能夠感受到一種野味的飄出。
今日就一起走進高山荒野白茶的私密空間吧!
《2》
原生態的產區,即便在太姥山的荒山中也能成為精品。
茶葉的生長環境對其品質是有著決定性作用的,就如同每年草莓的採摘時期,高山上生長的總會比平地更為香甜軟糯。
而對於白茶,也是這樣的一回事。
即使是荒野白茶,若是從高山上採摘,那麼最終的品質也會比普通地區採摘的茶葉要好上許多。
因此,太姥山中一些「犄角旮旯」的地方,就成了荒野白茶的生長的「溫床」。
在600米-800米海拔以上的地區是高山茶的核心區,在這裡雲霧繚繞下,無論是土壤還是溫度,都為荒野茶葉的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
就這樣,才使得茶葉中形成了豐富的內在物質。
草木叢生下,茶樹的生長就如同是在艱苦的歲月中度過的,它們需要與其他植物爭奪養分,才能讓自己存活。
這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而生長位置的毫無章法,更是讓荒野茶有著難能可貴之處的體現。
所以在這樣原始的環境中,最後生長出的荒野白茶,必定是茶中精品所在。
《3》
荒野白牡丹,有著傲人鐵骨的一類白茶。
一直以來荒野茶都被人們當作是一顆璀璨的明珠而高高捧起,但是又因產量低下,導致荒野茶被重視的程度並不高。
然而,即便如此「物以稀為貴」依舊成為了荒野白茶的主打。
由於近兩年荒野白茶的逐漸風生水起,因此越來越多的茶農都在想方設法的將荒野茶收回。
這其中還不乏有想要將茶樹進行移植的做法,可是這樣的做法卻成為荒野白茶的痛處。
就如同今年荒野牡丹,儘管開春的時期較早,但是人們依舊是將目光瞄準了正規茶園中的茶葉,而將荒野茶拋之腦後。
只因為它的採摘實在困難,同樣採摘一斤荒野茶的時間足以一位成熟的採茶工採摘十幾斤乃至二十斤了。
但是這依舊阻止不了少量的荒野白茶綻放出奪目的光彩。
經過了一個冬季的物質積累之後,其肥壯的芽頭被密實的白毫所包裹,拿出一棵茶葉還能看到明顯的馬蹄結。
同時,因為這個春季忽然間的霜降,使得這次的荒野牡丹多少都帶著一根細長茶梗。
不過,也因如此最後的成品身上卻多出了許多的綿柔感,宛如身姿柔軟的舞蹈演員在舞台上的表現。
不僅如此,由於季節的緣故,採摘下的荒野茶身上還多出了與普通白茶所不同的傲勁。
《4》
沖泡後的香氣與口感,如同在水一方的伊人。
儘管荒野白茶在被人們所熟知之後,但是對其產量依舊是沒有多大的幫助,因為沒人願意花費時間到那零星的茶葉身上。
就以今年花香馥郁的荒野牡丹來說,從牡丹王到一級牡丹、二級牡丹,怎麼說都有三四類了。
可是每一種的產量,依舊是不能夠達到令茶友們心滿意足的程度,因為荒野茶的香氣真的太具有誘惑力了。
如同2018一級荒野牡丹,放在蓋碗中沖泡後,會感受到清雅的花香從茶湯中飄出。
那是野花的清香,即便特別的清淡但是也能成為它所特有的,隨著沖泡的繼續,茶湯的香氣逐漸變的濃郁。
清甜醇和的水感,伴隨這著有如蘭花又似桂花般的花香充斥在口中。
細細的啜飲湯水在口中的感覺,瞬間體會一種如清幽絲竹響起的音樂,婉轉間夾著空靈感。
這便是荒野白茶,縱使生於荒林但是它所展現出的氣質卻高貴優雅的。
《5》
從茶農將荒野白茶收回囊中到大批荒野茶樹的移植,都寓意著它將會如同一些瀕危物種般,在緩慢的速度里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故而,對於為數不多的荒野白茶而言,今日喝一泡就代表著收藏中茶葉少了一泡。
它就如同是不可再生資源,若是今年的都被飲盡,那就說明了來年就再也不可能遇到相同的荒野白茶了。
而且,對於部分茶農的的視而不見,更是減少了市面上荒野白茶的數量。
即便在口感與價值上都會略勝一般白茶一籌,但是採摘的難度與原有的數量,導致茶農寧願選擇放棄。
所以,若是你的手中還握著一些荒野白茶,不論是什麼品種都希望你一視同仁,對其「且喝且珍惜」吧!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春白茶與秋白茶有什麼不同?從茶餅上可見分曉!
※泡白茶時注意這些細節,能讓茶湯滋味更好!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