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你要我發現隱藏自己的絕好地點,不是人海,是煙霧|每日好詩

你要我發現隱藏自己的絕好地點,不是人海,是煙霧|每日好詩

你要我發現隱藏自己的絕好地點,不是人海,是煙霧|每日好詩

中國詩歌網

詩歌高地,詩人家園

關注

你要我發現隱藏自己的絕好地點,不是人海,是煙霧|每日好詩

你要我發現隱藏自己的絕好地點,不是人海,是煙霧|每日好詩

墳山上的湖

河空里的醒

你要我發現隱藏自己的絕好地點

不是人海,是煙霧。當全部鬱積的

忍耐,在一瞬間到達崩潰邊緣

誰會在潦草的視線中,曖昧的眼睛裡

看見自己的急迫與拘謹,帶著

錙銖必較的清醒與決意。誰又能

看見這山以自己的悲喜,籠罩我們

「人時」是一道漫長的斜坡

我們會在哪兒遇見?一個人坐在山上時

山是空的,風韻猶存的臉,不甚清晰的輪廓

沒有任何墳土的氣味,為我提醒

過世者的遺夢,會不會變成墳堆里的

另一個詛咒?惟有一起行走,山才會

象我們一樣急於和歲月攀談,為存在

找到更好的證據,有別於那些掙扎與沉吟

生動的變化隨風而起。膽小害事的昆蟲

也在意風吹木簾、落花飄零、光影班駁

而湖水給你另一種待遇:要你嵌入

永久的睡眠,無從逃遁。但只在轉瞬

那裡便有什麼在閃爍著移動,央求

其他物體讓路。當那些草木依次向

兩邊分開,是什麼抵達了你印象的中心

叫山上的迷團紛紛破解?是山的靈魂

在無情的光線里赤身而立,什麼都不

關心?莫非這就是大自然的難言之隱?

網友「廣東冷梅」點評

不管這個世界是如何紛繁複雜,如何傾斜,但還是實在的,需要我們堅守。《墳山上的湖》反映的世界有些縹緲,有些朦朧甚至模糊,但詩人依然清醒著,並沒有被濃霧迷住了雙眼和鎖住心扉。這首詩傳達給我們的信息很多,靈與肉的抗爭,人與自然的不和諧,大自然中各種生命的博弈,但最遺憾的是生而為人,不能隱藏於茫茫人海中,需要藉助似是而非的煙霧來遮掩自己的靈肉和思想,這並非詩人在選擇逃避,而是在勇敢的面對。

「當全部鬱積的∕忍耐,在一瞬間到達崩潰邊緣∕誰會在潦草的視線中,曖昧的眼睛裡∕看見自己的急迫與拘謹,帶著∕錙銖必較的清醒與決意。」或許,詩人對人生的失意和對生命離去的無奈,經受著長期的忍耐,但總有排解或爆發的時候。墳山,不知是否是確切的地名,抑或是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詞語。假如是地名,那麼山上的湖只是爆發的一個缺口,假如是後者,那就是詩人在尋找突破的機會。他想通過墳山、煙霧、湖等意象,以暗喻他所處的環境是觸摸不透的,需要冷靜思考,細心品味,才不為「墳土的氣味」所困,「過世者的遺夢」才不會變成「另一個詛咒」,也就是,生命才能變得實在,靈魂才能得到堅守。

這時候,「天時地利人和」並沒有完全具備,「地利」是有了,但「人時」即「天時人和」還需要漫長的等待,「惟有一起行走,山才會∕象我們一樣急於和歲月攀談,為存在∕找到更好的證據,有別於那些掙扎與沉吟」——這就是詩人積極的人生觀,是一種孜孜以求的探索態度,他不是一味的「掙扎與沉吟」,而是付諸行動,進而達成靈與肉的融合,人與自然的和諧,即「天人合一」。要達成這些,又談何容易,這是做人的高尚境界,又是藝術追求的最高境界。

為此,詩人又苦苦思索,何處突圍?又如何突圍?他生怕靈肉被無端流放。環境在不斷的變化著,考驗著詩人的智慧和力量。就在詩人陷入一片迷惘時,「但只在轉瞬∕那裡便有什麼在閃爍著移動,央求∕其他物體讓路。」這幾句頗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可見,詩人已經找到突圍的路徑和方向了。至此,詩人感恩 「山的靈魂」的啟示,是大自然給了詩人的靈感。大自然一直在恩施人類,只是人類太貪婪,過度向大自然索取,破壞了生態平衡,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才引起詩人的苦惱與憂愁。

整首詩的意境比較凄美,詩意朦朧,但文字隱晦,令一般讀者難以觸摸。好的詩歌作品,不需要華麗的包裝和太多詞語的堆砌。閱讀一首歪詩,就像剝一顆包菜,剝開一片片葉子,剝到最後也沒有發現有一顆內核。好在《墳山上的湖》雖然朦朧難懂,但細細品讀,還是可以找到詩歌的內核,觸摸到詩人的精神。

在編委會評選中,網友「廣東冷梅」在中國詩歌網的評論最終入選,她將獲得300元點評費用。同時感謝「憂子」、「亦玄」的參與,也在此展出其優秀點評,以資鼓勵,希望其他網友繼續參與評詩。

網友「憂子」點評

「感物多思情,在險易常心。」墳山這一地點的特殊性讓詩人的想像力一觸即發。詩中的「你」是一位虛化的傾聽者,承載著「我」對生命的終極關懷。「人海」和「煙霧」說明「我」經由「你」坐實了對世俗生活所遮蔽的存在的興趣。「煙霧」一語雙關,既指現實中的祭奠,也暗指生死界限。第一節,由對瀕死體驗的想像和悲憫,祈願死亡應有的尊嚴,抒發與造化同聲共氣的渴望。第二節的「斜坡」比喻在世的時間,頗有陡峭與莊嚴之感,折射出人生旅途的艱辛。「一個人坐在山上」到「一起行走」,「山」前後表現的變化,從側面象徵了人從孤獨迷茫中走出,融入世間的過程;也寓示著人只有積極投身於文明的互動,才能從存在的偶然性中找到意義。尤其是「墳土的氣味」、「過世者的遺夢」、「墳堆里的另一個詛咒」等,以令人錯愕的方式發起對心靈的審問,喚起對死亡的正視。

第三節,詩人透過更細緻的觀想,窺探自然狀態下的生存真相。「湖」的出現是重要節點,讓詩的內在節奏更為強烈。「永久的睡眠」與風帶來的「生動的變化」形成鮮明對比,彷彿「湖」是以死照應昆蟲眼中的種種生機,詩人卻話鋒一轉,叫湖水孕育的生機得以顯現,並延伸到山上。與此對應的是,詩人似在有意無意間將草木的生機歸結於「山的靈魂」,它卻「什麼都不關心」。這種生死相涵的矛盾與悖謬或許正可以代表「大自然的難言之隱」,讓人觸及一種坦蕩的生死觀。而詩中疑問句的連續使用,調動著對事物間存在關係的認知,或激活了許多哀婉、恍惚的美麗遐思,或達成不同聲音對話與質疑的效果,衍生語言張力。此外,整首詩精於意識流對內心真實的描繪,藉助意象間的相互映照與暗示,讓情理蘊藉於深邃的玄想中,耐人尋味。

(來自中國詩歌網微信公眾號留言)

網友「亦玄」點評

通讀全詩,有幾組意象和關係值得關注,意象如墳山意象群(山、墳土(堆)、過世者),湖意象群(人海、煙霧、湖水、「閃爍」);關係如「你」與「我」以及「我們」構成的關係,「墳山」與「湖」的關係,前兩種關係之間的關係以及部分元素交錯的關係(如「我」與「山」、「你」與「湖」等)首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是,假設「我」是詩人的主觀顯像,那麼「你」是誰?我認為「你」即是「湖」。從題目《墳山上的湖》到第一行「你要我發現隱藏自己的絕好地點/」,在語意上是連貫的,就好像「南山下的秋菊啊,你」,明顯「你」的指稱是前一句所描寫的中心「秋菊」。所以「墳山上的湖,你……」,也即用「你」來指稱「湖」了。

「『湖』讓我發現隱藏自己的絕好地點/不是人海,是煙霧……/」在前文中我將「人海」與「煙霧」歸入「湖」的意象群,可能顯得有些突兀,但這兩行中確實是這麼呈現的,而且很有意思。「人海」本來只是一種比喻的用法表示人多,但這裡將「煙霧」納入進來形成矛盾意象的時候,「人海」便真正成「象」且有「意」了。「湖」讓「我」往「煙霧」里逃,而不是往「人海」里,海可以看成是液化成型了的水,是無數的水滴匯聚而成的水,「人海」是無數人聚集成的海,或者說是人類外化的整體。「煙霧」是比海、比水、比水滴更小,更內在的狀態,是尚未成型的朦朧,是脫離人海的,比外化的人更小的,是人的內在的本質的體驗。「湖」讓「我」——詩人逃離混雜且混同在「人海」中集體的「我」,去「發現」並進入「我」深層次的獨特的詩意的朦朧的內心,同時「湖」作為一個矛盾體,也在自我排斥著,逃離「水」的部分。第一節中剩餘的部分中「鬱積」「奔潰」,如雲成雨,然而「我」含著「錙銖必較的清醒與決意」看「我」投入這集體的形狀中,可是「……誰又能/看見這山以自己悲喜,籠罩我們//」看與看不見之間,是自以為是的「清醒」,是逃脫不了的集體情緒(「悲喜」)的「籠罩」,是「我們」——「我」和「湖」的無奈和迷茫。

再來看第二節,這裡有一個悖論「……一個人坐在山上時/山是空的……/」既然坐著為何是空的?我認為「空」在這裡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一個人」的時候——離開了或還未「遇見」「我們」中的「湖」——我被山所同化(籠罩)了,所以我坐山於無物,因我即是山的一部分。第二層是和後文「……和歲月攀談,為存在/找到更好的證據」形成對比,「空」者空洞無物,死寂黯然,「惟有一起行走」——與「湖」一起——才能使我從「過世者的遺夢」中驚醒且警醒,才能「有別於那些掙扎與沉吟」獲得真實的有意義的「我」的「存在」。所以本詩中「山」的意象,在第一節中附加了無可逃脫的集體的「籠罩」的屬性,第二節中又給「山」明確了「墳」的屬性——「墳堆里」的沉悶與壓抑。所以到這裡,與其說是「墳山上的湖」,不妨說是「墳山圈著的湖」了。

接下來再看第三節,前兩行中「膽小怕事的昆蟲」「風吹木簾」「落花飄零」「光影班駁」等等意象疊加,最後還是落在了「生動」二字之上,特別是「膽小怕事的昆蟲」一舉打破了前面所營造出的所有的僵硬與沉抑,微妙的感情得到關注,生動的存在得以展現。這些意象充分回應了上一節中的「和歲月攀談」,成為了「存在」的「證據」。緊接著第三行中的一個「而」字,使「我」的態度表露無遺。「而湖水給你另一種待遇:要你嵌入/永久的睡眠,無從逃遁……/」呼應了第一節中的矛盾。「你」是「湖」,而「湖水」卻要讓「湖」「無從逃遁」。前面我說到,同時「湖」作為一個矛盾體,也在自我排斥著,逃離「水」的部分。「湖水」對應著「永久」對應著「人海」,是一種宏大的靜態的恆久敘事話語,它的對立面是「煙霧」是「膽小怕事的昆蟲」,是一種精微的生動的暫時情感體驗。這種精微、生動、暫時性在本詩的接下來的幾行表現得非常明顯「……但只在轉瞬/那裡便有什麼在閃爍著移動,央求/其他物體讓路。當那些草木依次向/兩邊分開,是什麼抵達了你印象的中心/」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湖」的形象複雜且充滿矛盾和悖論,它一面作為山的一部分,為集體所「籠罩」,另一面又隱藏著逃避著,渴望「生動」的「閃爍」的獨特的體驗。但也正是如此,「湖」才能作為「我」觀察的對象,「閃爍」「抵達了你印象的中心」,同時也「抵達」了「我」的觀察的「中心」。

本詩最後, 「謎團」即是一些待揭示的關係,也是這看似空洞的「墳山」的「靈魂」——「在無情的光線里赤身而立,什麼都不/」,這一行也是全詩的靈魂, 「什麼都不」,語句戛然而止,卻又韻味無窮,彷彿有一切問詢,然而一切試探都沒有答案。「靈魂」「無情」「赤身」「都不」層層疊疊地塗抹在「大自然」之上,既生成了靈的一面,又自行消解了去,或者說「大自然」本身便包含著這些,只不過在那一「閃爍」激起的「三個問號」中,「我」觀察了,覺悟了。所以即便是看似在第二節中形象清晰的「墳山」,此刻也隱約了,布滿了 「難言之隱」的矛盾。是「籠罩」嗎,還是「空」呢?是湖水嗎,還是湖上的「閃爍」呢?此刻「墳山上的湖」融為一體,也就是那「大自然」和使得「我」存在的「難言之隱」。

縱觀全詩,山意象群和湖意象群,其本質都是一種矛盾,在矛盾中,既存在著人類集體的無意識的被形成的一面,又有警醒的覺悟的個人體驗的一面。大自然從來不排斥這些,這些矛盾恰恰是大自然中的所有存在的依據。而「我」與詩中其他之間關係的核心,就在於,「我」始終在觀察和經歷,並最終在「難言之隱」中達到和解——人本身就是歷史的整體的產物,不需要拒絕不需要絕望,但是必須始終抱持著「閃爍」的可能性,與這種集體產生離心力,成為一隻「膽小怕事的昆蟲」。

後期資本主義的社會組織和經濟組織空前強化,自我在這種強化中逐漸喪失、消融。這首詩旨在喚起人們對於個體生命的焦慮和痛苦,從而回溯到歷史、整體,從而追尋生活的意義。這首詩意蘊雋永,意象精確,特別是斷句十分有韻味。體現出詩人深刻的生活感悟和高超的詩藝。

(來自中國詩歌網微信公眾號留言)

往期點評網友名錄

你要我發現隱藏自己的絕好地點,不是人海,是煙霧|每日好詩

冰冰冰雪、詩者絮語、韓東林、鳳鳴宮山、wxh2016、只蝶痴夢、李龍、蘆葦*印跡、老磨香油、斯文白·雷、珍河、詩語溫暖、周塬、孟未了、冷麾、蟋蟀、皖西周、沉香行*朝聞道、紫夢微醺、燕詩雨、榮光啟、吳根友、易寒水、九月漫、安峰、高杉、王衛國、於貴鋒、王徽公社、河空里的醒、荷戟尋仇、憂子、王懷文、渭石、夜來間、楊小濱、diaspora、paulo、草樹、了清、西部、管俊文、weijianshu、黃辛力、一粒沙、桃花島島主、龔錦明、天天 獨俠、張玉慧、王興中、snowmoon、vilemon、蘇賀朝、淇° 、yan、張玉慧、晏陽、紫夢微醺、王智勇、楊動力、付邦、揉啊揉、diaspora、徐功利、路垚、更杳、半面旗、給我時間、張維仲、細陽瘦馬、諾言飛、蘆冰、寒意、古道、張益軍、Bai Bright、董運生、悠悠我心、大畜、鐵寒宿、凡星、珍西等

你要我發現隱藏自己的絕好地點,不是人海,是煙霧|每日好詩

往期精選

欄目主持:孤城

你要我發現隱藏自己的絕好地點,不是人海,是煙霧|每日好詩

中國詩歌網(www.zgshige.com)由中國作家協會 · 中國作家出版集團主辦,是以建立「詩歌高地 詩人家園 」為宗旨的互聯網出版平台、國家重點文化工程。設有品牌欄目「每日好詩」(稿酬500元),每天推薦一首原創好詩,並邀請詩壇專家點評。

關於我們

你要我發現隱藏自己的絕好地點,不是人海,是煙霧|每日好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詩歌網 的精彩文章:

世界盃來了!除此之外,俄羅斯的詩歌你了解多少?
《詩歌月刊》六月頭條詩人:黃禮孩

TAG:中國詩歌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