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於瓷器鑒定不能單純的只靠眼力?保留傳統文化又出奇招

對於瓷器鑒定不能單純的只靠眼力?保留傳統文化又出奇招

國家級協調和社會合力,是推進文物科技鑒定的前提!

社會上對古代瓷器的鑒定,常常是莫衷一是,形成不了一個統一的、肯定的結論。這在一定程度上阻遏了人們的收藏投資熱情。加上贗品肆虐,惡化了投資收藏的環境。因此,對於藝術品流轉主渠道的藝術品拍賣業來講,唯一的對策,是在古瓷器的鑒定斷代上做足功課,進行「確真」,以打消購買者的顧慮,切實地促成買賣行為,實現「藏寶於民」和藝術品拍賣業的真正繁榮!

而對於如何「確真」,筆者傾向於在目鑒基礎上進行的運用科技手段對器物進行「科鑒」。簡單地說,稱為「雙軌制並行」的鑒定。對於目鑒不及格的器物,不用再進行鑒定。而對於目鑒合格 的來說,這就等於加上了一道保險,對此,相信拍賣業是能夠接受的。

一、現有社會對公眾公開使用的科技鑒定古代瓷器的方法。

目前比較實用和社會有過實戰經驗的科技檢測古瓷器年代的檢測方法是:

1、熱釋光測年。

通過測量熱釋光量確定燒制年代。一件古陶瓷在它被燒成之日起,便不斷地吸收和累積外界的幅射能量,這個能量和燒成後的時間長短有關。

「熱釋光」方法就是通過測量這件古陶瓷內累積的幅射能,從而確定燒成時間的長短,達到斷代的目的(如同數樹木的年輪就能判定樹木的年齡一樣)。

由於該器物的生成時間信息完全儲存在它本身中,因此只需在該器物上取樣檢測即可斷代,所以這是一種絕對斷代方法。

目前科學識別人工輻照作偽雖然已取得進展,但還沒有達到實用階段。這種檢測,明顯的缺點是要打洞取樣,為了識別人工作偽需要在不同位置的多點取樣分析。熱釋光檢測在陶瓷器等硅酸鹽材質文物的鑒定實踐中能起到重要作用,可望給出其燒制的絕對年代。根據實際應用,比較適合唐宋及更早時代的古瓷器檢測。海南和廣東有進口組裝儀器供應,售價在10萬元人民幣左右。

2、北京某單位推出的針對古瓷器鑒定利用某種儀器進行檢測的「釉質老化鑒定」。了解不多。

3、北京某古玩城入駐的某單位推出的利用目鑒和2-3種科技儀器對古瓷器進行綜合性科技檢測的確真方法。了解不多。

4、EDX-3600L能量色散X熒光能譜儀檢測。

目前比較實用的通過化學成分測定的斷源和斷代的間接分析方法是:能量色散X熒光能譜檢測,即大樣品室X射線熒光檢測。 這種檢測是以X射線照射到樣品表面,利用能譜測定各種元素被照射後產生的X射線光子的能量和強度以此來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這種方法樣品處理很簡單,分析速度快,測量元素範圍廣,配合適當的標準參考物可得到較好的準確度,對樣品表面無損傷,在儀器定製時加裝能抽真空的大樣品室,就可以進行大器物的無損測試了。綜合這些優點,可以認為它是目前進行古陶瓷無損鑒定比較好的一種方法。該檢測利用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等單位研究檢測的古陶瓷標準陶瓷片樣品成果為儀器標定基準標樣,一次性同時分析古陶瓷標本胎和釉中Na2O、MgO、Al2O3、CaO、Fe2O3、K2O、MnO、SiO2、TiO2、As、Cr、Cu、Co、Mn、Ni、Pb、Ti、V、Zn、Zr、Ba等化學成份含量,再對照中國古陶瓷資料庫便可以達到斷代斷源的功效。實際使用中,該儀器依據國內權威的標準資料庫軟體進行操作,其測定結果準確程度相當高。由於該科技鑒定避免了許多人為的不確定因素,而且不同機構作出的科技鑒定結果往往可以重疊(也就是經得起複檢),這樣就有了一個較為統一的標準。實踐證明,該設備業已顯現出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其缺點是,由於我國古陶瓷各朝各代生產窯口眾多,如元代就有青花瓷多地生產和龍泉窯窯口眾多等因素,造成現有的樣本資料庫尚不能完全涵蓋,在檢測中也會帶來不少遺憾。隨著標準資料庫的不斷完善,相信此類缺憾是完全可以解決的。 在實戰中,可以採用「先易後難」的原則,進行不斷完善!

根據某地運用本儀器實戰的一部分經驗。資料庫的適用性還是比較廣泛的。

比如,對清三代青花、粉彩,檢測合格率高。而對同期的琺琅彩,檢測合格率就低。反過來似乎又可以證明,有關科研單位樣本的涵蓋率不高。

又比如,對明代永樂、宣德、成化三朝青花的檢測合格率較高。對成化鬥彩的檢測合格率也高。但對萬曆五彩的合格率就不高。

再比如,對元青花的檢測,合格率也不錯。而對宋代鈞窯器的檢測,卻給出了元代鈞窯的結論。(上述檢測都是先行通過了嚴格的目鑒基礎上然後再進行的科鑒。因此具有實際指導意義。)

我們認為,事實上這種比較先進的科技檢測方式的核心並不是光譜儀,而是一個強大、權威、涵蓋面足夠廣、涵蓋時間足夠長的資料庫,光譜儀本身只能告訴你一件陶瓷器的成分含量,打出的是一連串的化學元素的百分比,只有和資料庫比照之後才能給出鑒定的結論。

上海硅酸鹽所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就進行了對古陶瓷各時期、地區、窯口等方面的成分分析和數據統計,這個龐大的中國古陶瓷微量元素組成資料庫就是在半個多世紀的統計基礎上所建立的,也是國內外率先研製成的古陶瓷元素分析專用標準參考物。

江蘇崑山有進口組裝產品供應,售價也就在10萬元人民幣左右。目前已知全國多城市已配置了該儀器,有的已使用了6-7年,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方法。該儀器人員操作也比較簡便。

二、全國目前開展古瓷器科技檢測相關課題研究的科研院校及其研究課題介紹。(基本上不對外公開進行科鑒)

目前,國內科研院校的古陶瓷無損傷鑒定研究,主要是針對古陶瓷胎、釉成分、燒成溫度、燒制時間、顯微結構等方面進行測定、分析,其主要採用同步輻射X熒光、PIXE和X熒光、熱釋光、XRF定量分析等方法。而這些方法的使用,是需要標本資料庫及一整套先進設備支持的。據不完全了解,主要有以下幾處:

1、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該所已建立約含有數千個標本的資料庫。其中景德鎮古瓷器胎、釉的主、次、微量元素數據比較多,可以作為鑒定景德鎮瓷器的初步依據。現他們仍在繼續收集相關標本進行測試。

另外,該資料庫中還積累了相當數量的越窯青釉瓷和南宋官窯瓷的數據,同樣可作為初步鑒定的依據。與此同時,他們採用陶瓷燒制工藝製備了一套陶瓷專用標準參考物,這套標準參考物的主次量元素與一般瓷器的實際情況相符,其微量元素的種類和含量也基本滿足了中國古陶瓷測試的需要。各種檢測表明,其所含各種元素的分布十分均勻,標準參考物質也接近瓷器標準,這就為XRF的定量分析和中國古陶瓷的科技鑒定提供了基本保證。

2、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該校於上世紀90年代初開展文物產地及其礦料來源的研究。最初,幾乎所有的工作都與探索文化交流相關,其研究對象也主要是古陶器。

該校利用古陶產地分析的信息來探索古代社會的經濟結構,這在國際上還是第一次。近年來,由於和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合作,業已開展了汝瓷微結構和景德鎮官窯青花瓷器的研究。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完全具備了開展中國古陶瓷科技鑒定的研究基礎。

3、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該所建立了實驗參數可控的專用裝置,對無損測試的實驗參數進行了分析探索,以便確定最佳實驗條件,並將XRF和SRXRF等無損方法和INAA等有損方法,通過對相同古瓷樣品的測試,進行了初步的對比研究,旨在確立不同方法之間測試數據的轉換關係。此外,他們也開展了古陶瓷標準參考物質的研究工作。

4、陝西科技大學(原西北輕工業學院)。該校於上世紀90年代初期即初步建成「中國古陶瓷胎釉化學組成資料庫」,隨後又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合作對其進行了完善和補充。與此同時他們利用XRF測定了耀州窯出土的歷代瓷片和陝西漢陽陵出土的陶俑的微量元素組成,通過多元統計分析對不同類古陶瓷的微量元素特徵及判別函數進行了研究,為古陶瓷的斷代斷源提供了科學依據。

他們還在考古工作者的支持下,通過對耀州窯、長沙窯、磁州窯以及越窯等窯口不同時期逾千種典型器物的復原圖進行的掃描或數字照相——數字化——建庫工作,初步建立了中國古陶瓷器型結構資料庫,並利用多元統計分析方法對耀州窯出土的碗與缽的器型結構參數進行處理,分別研究了它們的演變規律,並得到了依據器型結構參數進行輔助斷代的判別函數。

5、上海復旦大學現代物理研究所。該所利用PIXE方法開展了中國古陶瓷、古玉器和古代書畫印章印泥的分析和鑒定工作,業已積累了相當規模的資料庫和豐富的經驗。

總的來看,目前科研院校開展的此項科技鑒定研究已經取得了許多成績,但還需與時俱進,不斷完善。在新形勢下,亟需各科研院校,能夠配合社會,為社會公眾推出適用、價廉、針對性強的科技鑒定古瓷器的檢測服務。( 有科學家還介紹說,在現有的科技鑒定工作中,眾多的元素分析技術,如大樣品室X熒光、質子激發X熒光、同步輻射熒光等業已顯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而眾多的結構分析技術,如X射線衍射、紅外光譜、拉曼光譜等在陶瓷器、青銅器、書畫、紙張、印刷品等文物鑒定中也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目前社會上古瓷器科技檢測的市場還很不規範。

1、各自為戰,無人管理。以EDX-3600L能量色散X熒光能譜儀為例。各城市、各單位均是自行購入儀器設備和光碟資料庫,自行派員去接受操作培訓。但均缺少適合日常管理的規範和規程,導致日常操作隨意性強。也未建立起對檢測結果的存檔制度,不便於對所鑒定過的古瓷器進行檢測結果的事後核對查驗。這實際上是對送檢消費者的一種不負責任!

2、各類檢測機構收費高昂。有些高校和研究所,雖未公開對外,偶有熟人介紹,也是收費昂貴,單件收費4000-5000元是常事。對社會公眾開放的EDX-3600L能量色散X熒光能譜儀檢測,收費也從單件收費1000-5000元不等。畢竟收藏隊伍中大部分為工薪,如此收費實在太高了。

3、國家有關部門對檢測機構的設立、儀器檢測手段(科學儀器的各類學名)的適用,儀器操作規程和使用中的日常管理尚未作出規定和提出說法,導致社會即使對科技檢測有需求、有認可,仍然覺得無所適從!

四、對規範古瓷器科技鑒定的若干建議。

1、儘快成立國家級對建立和完善針對古瓷器等有關古文物科技鑒定的領導小組,以加強權威性和協調性,避免扯皮和低效率。(時下,社會上各類「鑒寶」節目熱鬧非凡,民間的文物收藏熱潮持續升溫,作為主管部門的態度引人注目。而問題的實質是,目前文管和文博、文化系統,對社會上流行的和對科研院校所研究的科技檢測手段卻並不熟悉,且並不熱心,本身急需補課。)

本來,在進一步完善對文物的科技鑒定方面,文博系統似乎是最有發言權的。但長期以來,文博的工作,一向只側重於入庫和展覽、展示,考古和修復。學術也僅限於內刊交流,少有參與民間事務。在對文物的目鑒上,自詡正統,看不起民間「草莽」,更談不上與之合作。由於經費和思路所限,也少有購買和嘗試先進的檢測設備和手段。

而文管更是不知所重,流於形式的管理,少有對文保對科技實用的探索。文化部門歷來與文保沒有關係,只是最近才參與進來。而其目前更多的管理思路似乎側重於對紙質當代藝術品的關注。所以說,這些部門是需要補課的。

教育和中科系統的相關院校、研究所,基本上也是各自為戰,少有交集。而對科研成果的認定,似乎也缺少果斷的結論和敢為人先的勇氣!

2008年,就有國家文物局領導承諾要出台《民間收藏文物鑒定管理辦法》,以保護收藏者的合法權益,但卻至今未見出台。(見2008年03月14日北京晨報)。

2014年10月底,國家文物局發布消息,授權7家國有文博單位向公眾開展民間收藏文物鑒定試點。但至今在社會公眾中卻反響平平。相比之下,廣東省文物鑒定站是7家中業務開展得最好的,配備科技含量較高的熱釋光設備,可以檢測瓷器、青銅器等,收費標準是每件最低30元最高100元,但同樣不估價也不出具證書。顯然,這7家單位對試點並不熱心,鑒定處於「空口無憑」的狀態。

在如今文物藝術品迭爆天價的今天,文物和文化部門再沿用過去的老辦法、老思路來管理市場,顯然是跟不上形勢了!

2、建議由國家科技部和文物局牽頭,組織對科研院校進行的文物古瓷器的科研成果的總結、驗收和適用的認定。鼓勵多學科協同作戰。並不斷完善對相關科研工作的研究和對研究本身的立法。

3、儘快出台《民間收藏文物鑒定管理辦法》,修訂《拍賣法》,修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儘快出台《文物藝術品拍賣法》,以加強對民間文物的鑒定、拍賣的管理和對消費者的保護。(現有《拍賣法》61條規定,拍賣人、委託人在拍賣前聲明不能保證拍賣標的的真偽或者品質的,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顯然已經不合時宜。)。

4、加強對文物藝術品拍賣行業的領導。現有體制,國家商務部出台對拍賣行業的管理法規,(注意:是普通拍賣行,不是藝術品拍賣行。)。日常拍賣活動的舉辦,需向工商部門備案。涉及藝術品拍賣的,需經各地文管會審批。各地拍賣行業協會,只是負責上傳下達。也就是說,具有文物藝術品拍賣資質的拍賣行,實際上卻是個「四不管」地帶。因此,屢屢出現問題,也就不奇怪了!

綜上所述,在對文物的科技鑒定這個問題上,社會是需要反思的。建國68年過去了,時不我待!為什麼長期以來,許多科研成果卻仍然只發表在內部校刊和學術刊物上,束之高閣,與社會脫節與公眾絕緣?科技成果如何在與社會接軌,轉化為生產力的過程中,努力減少摩擦、增強合力?為什麼不被主渠道和政府部門重視的EDX-3600L能量色散X熒光能譜儀檢測,卻悄然地被許多社會公眾所接受,並完成了從引進-組裝-試用的華麗轉身,且正在摸索出一條似乎合用的古陶瓷科鑒之路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講得有點絕對,但總體上還是符合事物發展的普遍性。前路漫漫,大道致遠。若干年後,當我們回首今天,我們一定會為今天自己的抉擇而感到自豪。在文物保護與傳承的促進、弘揚的作為上,我們對得起後世!

中國的藝術品拍賣業,興起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如今已走過了25個年頭!從一開始的小打小鬧,到現在動輒幾十億元上百億元的行業總成交額,令人不禁有些興奮起來了!但興奮過後又閃過一絲疑惑,真的有那麼高的成交率和成交額嗎?

親眼目睹過國內某些著名拍賣行到上海、南京等地徵集古代藝術品的現場的狀況,很少見到帶走能夠參加該行春、秋兩季大拍以高底價簽署的委託藝術品拍賣合約的情況。倒見過更多的是低價的小拍合約。而在多個城市更是目睹過許多中小拍賣會的走過場和冷冷清清!為面子計,不少拍賣會更是不得不搞起了假舉牌假成交的假動作。不為騙人,實為面子耳!由此,不禁又讓我滋生出對整個行業經營狀況的一種關切和關注之心。

不過據我了解,中國的拍賣業20多年來還是成就了一個人的,那就是香港的張宗憲。張先生是最早參與上海的藝術品拍賣會的。張父解放前是在上海廣東路做古玩的商人,故世後留下了一些古玩。張由此也就對古玩情有獨鍾。1992年,上海開辦藝術品拍賣行後,張是好幾家拍賣行的常客,也是光榮的1號號牌持有者。有一回,由於資金周轉不靈,張在一家拍賣行拍下古玩後遲遲未繳付全款。半年後,又來上海參加另一家拍賣行的藝術品交易會時,被前面一家拍賣行的老總率幾名員工在他下榻的賓館客房堵住了門。無意貶低張氏,只是覺得人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奮鬥的道路上,總有不順之時!這麼多年過去了,經過低價進高價出,(你都不知道當年上海當時的古玩價格有多低!),以及後來的資本騰挪,現在的張氏已是一名國際知名的古玩鉅賈,活躍在國際知名拍賣行舉辦的林林總總各類藝術品拍賣會上,買進賣出,樂此不疲!與此同時,國內也有一些人,活躍穿梭在各家拍賣行,買進賣出,不亦樂乎!但這麼多年過去了,這個活躍的買賣人隊伍,卻始終發展得不快,除了藝術品本身是屬於相對小眾的奢侈品外,恐怕社會上大多數人,還未認識到它的真正投資價值有關。深究起來,更與拍賣行業對藝術品拍賣的「潛規則」有關。

首先是「不保真」阻遏了廣大藏家的收藏熱情!本來,民國時,古玩店比比皆是,也不像是什麼「高大上」的行業,開著也就開著。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就是說的這種情況。但有一點,那時街上也有不少典當行,就是當鋪,與古玩業互為犄角,很好地及時地解決了人們的短時之缺!不保真,在民國時即已是行規不假,但那時真需要保真嗎?假貨有現在那麼多嗎?時代變了,情況也變了。現在的拍賣行儼然已是「高大上」的存在,拍品的價格也不知道翻了多少倍。而社會上卻竟然出現了大量的贗品。在這種情況下,買家的隊伍不擴大,有其自然的合理性。一是在其中活躍多年的常客,已是眼力日長,並不懼怕假貨,因為他識貨。二是與此相反,尚未進場的,則是憂心忡忡。深怕花了錢,到手的卻是假貨!這種自然而然的擔憂,不知道斷送了多少人的收藏夢!在這種情況下,「鑒真」和「保真」,其實有著緊迫的現實意義!於是,不少有識之士,提出了拍賣保真之說,一時也熱鬧了一番,事後卻又波瀾不興,慢慢歸於平靜。

那麼,「不保真」,又是個什麼概念?藝術品拍賣業歷來對所拍賣出去的拍品,不承諾「保真」。據說緣於現行的相關法律以及國際頂級拍賣行的拍賣慣例。這本身並沒有錯。但在如今中國國內遍地制假售假的現實環境下,這種環境所體現出的制假手段和規模,可是國際領先的哦,豈是國際頂級拍賣行所見過的陣容?能用國際慣例來涵蓋嗎?現時的拍賣行業,其實沒有真正意義上「婆婆」。行業協會充其量只是起到上傳下達,更談不上有何作為!在現行法律也無約束的情況下,消費者買到了或拍到了假貨,難道就只能繼續吃虧?整個社會對此就還真的一直就這樣綿延無窮的忍受下去?

第二,「各看各的」,成為行業潛規則。本來,拍賣行業對古玩的鑒定,一向只相信目鑒,即目力鑒定。通過鑒定師的目測、手摸、聽音、掂重,通過對各類古玩器物的「目檢和上手」來完成得出對器物的製造和生成年代的結論,民國以來一貫如此。這本來也沒有錯!問題是,時代變了,情況也變了,關鍵是人變了,作偽的手段在先進的工具幫助下越來越神通廣大,作偽已變得容易得多。在相關各地政府的默許和縱容下,贗品肆虐更是所向披靡!在此情況下,仍然只相信「目鑒」,顯然已變得有些不合時宜。事實上,目鑒之不足,已客觀上阻礙了行業的發展,這已成為不爭的事實!而一些拍賣行的鑒定師們,卻偏偏還要在此時搬出老掉牙的「各看各的」行業潛規則說法,來堵住客戶和看客的嘴,這不更有點強詞奪理和欲蓋彌彰嗎?「各看各的」的意思是,我是這家拍賣行的掌眼師傅,你的東西那就只能是我說了算,其他人一律不行,哪怕是其他拍賣行的同行或高手!在這種思路和潛規則下的鑒定,其公平和公正及其鑒定的準確性受到廣泛的質疑。而更是由於此種潛規則所導致的潛意識,更是造成一些拍賣行自以為是,不思進取,墨守成規,目光短淺,造成對科技鑒定的盲目排斥,也就不難理解了!

這些人也不想想,你自己會用幾十萬、上百萬元,甚至更大的資金,去購買一個始終在是與不是之間晃悠的所謂古玩嗎?己所不為,何施於人?經營者為什麼都變得如此不堪?為什麼就不能換位思考?為什麼在其他行業做得風風火火的營銷手段,在拍賣行業卻一概失去了蹤影?拍賣行業難道只能依靠原始的徵集,華麗的包裝和富麗堂皇的展示來炫耀和奪人眼球?具有實質性的領先一步怎麼就不行了?

這幾年來,見多了水漲船高的拍賣盛景,虛幻的業績光環下的歌舞昇平,轉瞬卻又見到了入不敷出的尷尬甚至是倒閉和關門。方才明白,風光之下,有些拍賣行的日子其實也並不太好過!

在「保真」一時半會還難以推行的情況下,其實在拍賣行業的某些業務板塊立即推出「鑒真」,還是切實可行的。

鑒真是前提,確真才是目的。「確真」,是藝術品拍賣業的靈魂,是底氣,也是生存之道,營銷之道,更是生財之道!

您在品閱本文之後,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這是對我們創作最大的支持!藏品全面鑒定估價,了解更多請按下方二維碼關註:「聚雅」 每天有更多新資訊!(文章選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請聯繫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畫中人生 的精彩文章:

鑒定瓷器;收藏瓷器一定要有信心

TAG:畫中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