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聯想手機的夢醒時分

聯想手機的夢醒時分

近日,京東發布了6月手機銷量榜,在銷量和銷售額兩份榜單上,榮耀、小米和蘋果均穩列前三。其中,還有一個大多數人都沒想到的品牌,一騎絕塵,成為了絕對黑馬。那就是在6月初發布了新機的聯想——在銷量榜上攀升25位至第7名,在銷售額榜上攀升17位至第12名,霸佔雙榜增幅第一。

聯想的大幅增長,源於「新國民旗艦機」Z5。這部主打性價比的千元機還未發布時,便已吸引了眾多圍觀群眾,有的是因為情懷,有的是出於驚奇:原來聯想手機還活著?

是的,聯想手機還活著。但是在Z5發布之前,很多人已經快要忘記它了。所以聯想取得的可喜增幅,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此前的手機出貨量已經跌無可跌。

小基數,是增幅的放大器。

這個道理很淺顯,大多數人都能看得明白。如此一來,增幅榜單的兩個冠軍頭銜對聯想來說就顯得有些燙手。不過,智能手機市場瞬息萬變,在眾品牌的新機陸續開售、小米6X和360 N6 pro兩款驍龍660機型降價之後,聯想Z5還能否保持勁頭,這是一個大問號。

重新出發

發布會前,回歸聯想移動業務的常程,開啟了「日常吹牛」模式。

鎚子的1TB快閃記憶體堅果R1剛發布,常程便發微博稱「粒子技術,4TB起」。當全面屏的小米8發布後,常程冒泡發微博「靚彩全面屏,聯想Z5秒米8」。5月30日,常程還在微博炫了一張聯想Z5的後背圖,配文「給你們點顏色看看」,然而網友們打眼一看,發現這後蓋和華為的P20簡直一模一樣。

無劉海全面屏、4TB粒子云存儲空間、45天待機、95%屏佔比、0電量30分鐘通話……發布會還沒開,一系列讓人驚訝的標籤就被不斷地貼在神秘的Z5身上。

然而,等發布會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時候,大家紛紛驚呼:上了鬼子當了!

仍舊是蘋果派劉海全面屏,所謂4TB粒子云存儲空間是一塊移動硬碟,0電量通話半小時其實是隱藏了電量,3300毫安電池放著不動也不能待機45天,屏佔比只有90%更是一目了然。

誇大宣傳的質疑聲和消費者的失望接踵而至,難道聯想如今只能靠這樣模稜兩可的虛假宣傳和蹭熱點才能吸引用戶對新機型的關注了嗎?

哪怕是發布會上激動凝噎的劉軍也不能讓大家甩掉這份失望。

「過去8年,聯想手機經歷了榮譽,也有過艱難」,當時隔3年再次主持手機發布會的劉軍激動地說出「一切將重生,一切關乎信任」時,大家心裡都清楚,他自己也明白,「重新出發比2011年挑戰更大」。

作為聯想手機「重新出發」的排頭兵,聯想Z5是聯想首部採用異形全面屏的機型,也是首款運行內存上6GB的機型。驍龍636,6G RAM和64/128 GB ROM,1600萬像素+800萬像素後置雙攝像頭,支持AI全時雙攝,可見,Z5的配置較聯想此前發布的智能機有了較大提升。

但這樣的配置,在配置已經淪為雞肋的智能手機行業,實在是太不夠看了。在安卓各家旗艦機均以驍龍845作為標準、小米的中端機也以驍龍660打底時候,聯想Z5選擇的驍龍636+Adreno 509的組合,顯然是已經放棄了在配置上的比拼,只能選擇性價比路線。

在今日頭條指數近日發布的《千元機大數據洞察報告》中,聯想Z5以1299元的價格刷新了性價比紀錄,在6月熱門千元機中成為性價比第二名,僅次於小米的低端機紅米Note5。

如此高的性價比,或許成了消費者原諒其「劉海」與軟體不適配、運行APP卡頓等問題的最主要原因。

丟失的5年

說實話,聯想Z5的真實機況一點都不出人意料。若聯想真的發布了一款如其宣傳的手機,消費者們才要傻了眼,畢竟聯想在智能手機的戰役中早已退出中心,在邊緣掙扎。

然而, 曾經的聯想也一度是中國手機品牌的佼佼者。2014年,聯想與其所收購的摩托羅拉相加,還佔據著全球第三的位置。而僅僅兩年之後,聯想在中國市場的當年出貨量便暴跌至470萬部,甚至不及後來居上的OPPO當年7840萬部出貨量的零頭。而到了2017年,聯想手機的出貨量僅為179萬台,市場佔有率為0.4%。

其實,跌幅如此明顯的不止聯想一家,風光一時的「中華酷聯」中,除了華為,另外三家都在同一時間段出現了暴跌,甚至一蹶不振,至今難以翻身。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們錯過了渠道更迭的大勢。

在運營商渠道最鼎盛的時期,「中華酷聯」應運而生,但當以小米為代表的互聯網渠道以絕對的速度崛起之時,這些「既得利益者」仍舊只關心如何保住地位和份額。於是,包括聯想在內的老牌強者仍舊緊擁運營商渠道,大打機海戰術,忽視了對產品本身的投入,品牌的價值在快速流失。

在這條分岔路口的選擇,決定了中國智能手機行業接下來五年的發展格局,而這五年正是變化最快的5年,稍不留神便被甩出賽道,就像線下渠道崛起之時,小米也曾墜入低谷,更何況是聯想如此嚴重的滯後和逃避,只會一跌再跌。

就像楊元慶在2015年痛批聯想的手機團隊時說的那樣,「我去年跟你們說了幾次,要醒一醒,我甚至還說了你們拿榔頭敲都敲不醒,你們太慢了,在錯失機會。」

除了戰略上守舊,聯想手機業務不斷換帥,也是其發展路上的一大桎梏。

2013 至 2017 年期間,聯想手機的高層每年都有大變動,劉軍、 陳旭東、喬健、常程都曾執掌過移動業務,每次新帥的戰略計劃尚未見到成果,便被倉促撤換,所以無論是劉軍的向高端進發、陳旭東的理清產品線還是喬健的組建團隊,都無疾而終。留下一個個爛攤子的同時,聯想也在不斷消耗自身的品牌價值。

正是在戰略如此沒有連續性的前提下,聯想手機的品牌線非常雜亂。從 2011 年至 2016年,聯想手機產品線的重大變化就多達四次。

2011 年至2012 年,聯想的產品線有 A 系列、P 系列、K 系列和 S 系列,分別對應中低端、商務、高端和時尚。

2013 年,聯想對手機生產線進行了整合,保留低端線,將 P 系列和 S 系列整合,並將高端 K 系列升級為 "Vibe" 品牌。

2014 年至 2015 年,聯想的 A 系列、S 系列和 Vibe 系列,各自演化出兩條產品線,分別是黃金鬥士、樂檬、S 系列、Zuk、Vibe、Motorola 六個產品系列,覆蓋低、中、高三個領域。

2016 年以來,聯想計划去除 Vibe 和 Lenovo,只保留 Zuk 和 Moto。其中,Moto 專註於國內外高端市場,Zuk 為中端市場。

如此頻繁變化並且紛繁蕪雜的產品線,是聯想機海戰術最直接的顯現。但這一戰術幾乎沒有給聯想手機帶來任何益處,反而增加內耗、透支品牌價值,並且讓聯想手機的結構變得龐大笨重,難以隨著市場變化作出快速調整,導致聯想至今也沒有建立起明確的手機品牌形象。

不過很顯然,聯想如今已經意識到了品牌線繁雜的問題,並著手修剪雜枝,專註於Zuk和Moto,這對於聯想來說是一次舍小為大的正確選擇,但能否有效執行仍是一個問號。還有一個不容樂觀的因素是,市場幾乎已經沒有空間等聯想「浪子回頭」了。

可以看出,聯想手機的節節敗退,是眾多戰略錯誤所導致的必然結果,所以Z5的性價比路線也是復出的聯想手機如今可以選的唯一路徑。但是性價比是蜜糖的同時,更是毒藥。這條路上的先行者小米已經明顯體會到了性價比提高市場份額的同時,對品牌定位所帶來的拖累。

但這些問題都是聯想為那丟失的5年所付出的必然代價,當其他手機廠商在急速前行、開疆拓土的時候,聯想手機仿若陷入了自己為自己編織的夢境,兜兜轉轉、渾渾噩噩、不知今夕何夕。如今回過頭再看,只要聯想仍在經營手機業務,那就不得不為此前的戰略失誤買單,而這又將再次考驗聯想的決心和戰略。

缺戰略的聯想

但聯想的決心從來都十分容易動搖,經不起考驗。

2007年,是智能手機的元年。在這一年,蘋果發布了iPhone,開啟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眾多智能手機品牌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做學生電腦和電話機起家的步步高、做mp3的魅族和「退休」無所事事的雷軍都加入了這股大潮流。

就在這個手機市場百家爭鳴的紅火時候,聯想賣掉了手機業務。

2008年初,聯想以1億美元的價格,將聯想移動全部股權出售給以弘毅投資為首的4家私募基金。聯想解釋道,出售聯想移動,是為了更加專註在核心業務PC上。

雖然弘毅投資也隸屬於聯想控股,但這一出售交易,非常清晰地表明了彼時聯想對於手機業務的態度:這是一個分散注意力的業務。

不過,時間從來都是最好的「打臉」神器。

不過一年多的時間,聯想就反悔了。2009年年末,聯想集團又將手機業務買了回來,收購價花了2億美元,是當初轉讓價的兩倍,用現在的話說,這1億美元的差價是聯想繳納的「智商稅」。

2013年,小米手機以互聯網模式異軍突起,並在2014年拿下了超過6000萬台出貨量的驚人成績。所以手機廠家都在蠢蠢欲動,互聯網模式一時成為巨大風口。

2014年底,聯想成立了子公司神奇工場,2015年4月發布了新的手機品牌Zuk,專註於互聯網渠道。但到了2016年的愚人節,聯想移動將神奇工場收回,意味著被寄予「互聯網模式」重任的神奇工場尚未完成任務便夭折了。

這樣的反覆搖擺,發生在聯想身上似乎已經見怪不怪了。

靠技術搏出生機的聯想,在20年前就面臨過一次意義重大的抉擇。當時,聯想在走技術路線和打造製造業品牌兩者之間,搖擺不定,這就是此後名聲響亮的「技工貿」和「貿工技」之爭。那一次,聯想選擇了「貿工技」,就是利用中國製造的優勢,實現盈利,然後反哺技術研發,成為高技術含量的工業製造企業。

這個選擇其實無可厚非。因為按照當時的構想,無論是技工貿還是貿工技,不過是出發地不同,最終導向的都是高技術的工業製造,可以說是殊途同歸。

而真正出現問題的是聯想對「貿工技」戰略的貫徹。短視成了聯想的頭號問題,總是容易被短期利益蒙住雙眼,在「貿」的路上越跑越遠、越跑越沒有耐心,最終離「技」越來越遠。

聯想2017年財報顯示的研發費用為12.73億美元(約81億元),佔總營收的2.8%。該費用近三年逐年下滑,到了2017年時這一數字尚不足華為900億元研發費用的十分之一,為中興130億元的研發費用的62%。

手機業務一波三折,研發投入絲毫不見增長,短視的聯想,錯過了互聯網模式,錯過了線下擴張,卻沒有錯過房地產和投資。

從2016年開始,聯想集團開始陸續出售地產及地產股權,至今已經達到數百億元。今年7月,聯想控股以14.8億歐元收購盧森堡國際銀行89.936%的股份,Lenovo在聯想控股中資產佔比從54%降至33%。

搞房地產,搞投資,聯想的科技公司名號正在越來越名不副實。今年6月,由於股價長期跌幅超過了世界上的其他任何一家科技公司,香港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將聯想集團將剔除出恒生指數成分股。

在如今的科技行業,尤其是智能手機行業,產品已經成為最關鍵的元素,各家廠商都在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拉長研發周期。而在短視的性格特質影響下,聯想看重既得利益和短期收穫,已經錯過了一次又一次風口和機遇。反覆無常、搖擺不定,不僅是聯想手機業務的癥結,也是聯想整體業務出現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如今,聯想手機重新出發,揚帆駛入紅海,與一眾曾和自己同場競技、如今已經遙遙領先的對手比拼。這是一場可以預見的硬仗,除非被淘汰出局,不然休想輕易抽身,若沒有長期的戰略投入,聯想絕無勝算可言。不知這一次,聯想是否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