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橫刀,偉大時代的見證者

唐橫刀,偉大時代的見證者

唐朝是中國最強盛的朝代,其經濟、軍事都是那個時代巨人般的存在。在《唐六典·卷十六·衛尉宗正寺》中有這一局話: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鄣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釋名》曰:「刀末曰『鋒』,其本曰『環』。」今儀刀蓋古班劍之類,晉、宋已來謂之御刀,後魏曰長刀,皆施龍鳳環;至隋,謂之儀刀,裝以金銀,羽儀所執。鄣刀蓋用鄣身以禦敵。橫刀,佩刀也,兵士所佩,名亦起於隋。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斷馬劍。)

橫刀作為唐代軍隊的主要制式裝備之一。刀型傳承自漢環首刀,唐朝前期大部分軍用橫刀均保留著環首。而現代仿製的橫刀基本上都取消了環首。橫刀多為60~80厘米,狹窄的刀身,和環首刀有著許多相似的地方。

橫刀開刃度較小,所以橫刀在鋒利度上比不上環首刀,由於在南北朝時期,冶鐵技術的發展,讓鐵甲的質量和裝備的數量,都獲得了顯著的提高。所以橫刀的設計初衷就是為了劈砍裝備精良的盔甲。相比於環首刀橫刀適合對付裝備更硬的盔甲,但在對付軟目標上沒有環首刀有優勢。

橫刀使用包鋼法製造,包鋼法是將鋼材包裹在柔韌性更好的熟鐵外面,然後一起鍛造而成。用包鋼法製成的刀,具有很高的硬度,和柔韌性。在成型後的刀上採用熱處理工藝「覆土燒刃」,及在刀刃以外的部點陣圖上特殊材料,與刀一同加熱並淬火。在淬火時,裸露在外邊的刀刃冷卻速度快,使其變得更加堅硬,在覆土的地方冷卻速度較慢從而是刀身保持了更好的柔韌性。

這種當時來說相當先進的工藝下,使橫刀具有了環首刀不具有功能,例如環首刀適合劈砍,但不適合刺,而橫刀由於其優異的性能更適合刺。在應對身披鐵甲的敵人,刺相對於劈砍來說更加有效,可以從容應對。

這樣高端的工藝流程既加強了刀刃硬度,又保留了刀身的韌性。做到了剛柔並濟,使得橫刀在在戰場上有著優異的性能。但正是應為這苛刻的工藝,導致了橫刀造價高昂。但對於當時唐朝的國力來說,足夠承擔的起。也正是由於橫刀優異的性能,唐軍可以傲視其同時期的對手。

在白江口海戰,唐軍以絕對的優勢將日本打敗。戰敗的日本意識到了自生與盛唐的差距,開始向中國派遣遣唐使,其中大部分為工匠。他們學歷了橫刀的工藝,並帶入日本,在橫刀基礎上進行改進,於是有了今天的日本刀。

橫刀無疑是中國刀劍史上的巔峰之作,由於唐代的國力強盛,在橫刀上可以看出,精美是橫刀的一個特徵。由於工藝上的極致,使得橫刀質量得以保證。而在以後的朝代,沒有了雄厚國力的支撐,很少用像橫刀這樣高成本的精美奢侈的武器去裝備軍隊。正由此橫刀是一個時代的見證,見證了大唐王朝的巔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風正氣 的精彩文章:

T-14出來了要不咋們搞個新坦克吧,no no no,升級到M1A3夠用了
這麼漂亮的坦克是美國的嗎,看清楚了那是99A

TAG:東風正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