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好的期待,是我相信你

最好的期待,是我相信你

寫在前面:

為期一年的《武志紅心理學課》最新更新完了,這一年來我都是在早上刷牙的時候和上下班開車路上聽的音頻,從未看過文稿。這周偶爾翻出最早的文稿看了看,發現文字輸入比語音輸入更能促使我深入思考。作為復盤,我想挑一些很觸動我的內容寫一寫總結和感受,這是第一篇。另外,通過寫前面幾篇文章,我體會到學習後的寫作(輸出)是一種很棒的復盤方式,可以幫助我更深入的理解新知和搭建新的思維模型,推薦大家抽些時間也體驗一下。

1.一個孩子的精神成長(成人也如此)是兩部分的合力:內在的自我期待和外部的權威期待。「內在的自我期待」,就是孩子對自己是怎樣的、自己能成為什麼樣人的認知和判斷;「外部權威期待」是孩子眼中的權威對他們的評價、判斷和期待。我個人認為,內在的自我期待是更為核心的力量,因為人都有「自戀」的本能需要,我相信自己是什麼樣的,就會在行動上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無論自己是否能夠意識到),以此證明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而行動形成了習慣,習慣又逐漸構成了我們的人生。好的自我期待表現出來是積極自信、充滿正能量;不好的自我期待表現出來是消極悲觀,萎靡低落。那麼,怎麼形成好的自我期待呢?

2.良好自我期待最初來源於外部的權威期待,而父母正是孩子最初的權威。一個孩子從出生起,最先接觸的是媽媽,然後擴展到爸爸和其他家庭成員,可以說家庭就是孩子最初的整個外部世界。孩子發出了一個信號或做出一個舉動,他不知道這是好是壞,意味著什麼,只能通過父母的反饋來判斷。父母的反饋就像一面鏡子,讓孩子照見自己。父母發出積極溫暖的反饋,孩子會認為自己是好的,被接受的,感覺這個世界是歡迎自己的,進而樂於去做更多的探索;父母發出消極生氣的反饋,或者根本沒有任何反饋,孩子會認為自己是壞的,是不被接納的,這個世界是充滿敵意的,進而出於保護自己的本能會減少或避免與外界的溝通。

3.我們作為「首任」權威,對孩子該有什麼樣的積極期待?積極期待分兩種,一種是父母看到孩子現在這個樣子,期望他將來變成那個樣子(我希望,你能成為我希望的那個樣子);另一種是父母對孩子的將來不做任何預設,就是全然的相信眼前的這個孩子,相信他此時此刻的狀態就是最棒的,相信他有能力過好屬於自己的人生。如果此刻他對自己有了懷疑,那我就全然的接納他的這種感覺,給予他鼓勵和支持。作為父母,我們可能道理上都明白第二種期待是更好的,但估計很多人都無法避免發出第一種期待,尤其是普遍焦慮的中產父母。

4.第一種期待有什麼問題呢?其實這種期待是父母自身願望的延伸,往往是因為父母自己想做沒有做到,寄希望於孩子將來做到。也就是自己缺什麼,往往會格外重視在這方面培養孩子。比如中產最缺安全感,怕自己努力拚搏來的社會地位不穩固,所以最希望孩子能出類拔萃往金字塔尖攀升。這也正常,匱乏感會讓人的視野變窄,聚焦於匱乏的事物上,集中精力予以改善。但別忘了提醒自己,這是你作為父母的意志,不是孩子的想法, 自己的願望幹嘛不自己去實現?你希望孩子過屬於自己的人生還是滿足你自戀需求的人生?孩子的人生應該由他自己決定還是父母來規劃呢?第一種期待不是以孩子為中心的,而是以父母想像中的孩子為中心,由於不是孩子自身的意志,容易給孩子壓力,讓他的生活太過沉重。

5.反過來說,為什麼第二種期待(我相信你)是更好的呢?這種期待傳達的是對孩子深深的信任和支持,用心理學家科胡特的術語來表述:不含誘惑的深情,就是我深深地理解你,接納你,不給你設定任何條件,這是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情感。我喜歡你現在的樣子,如實,如是。你不是非要達到我設定的目標(或者跟別人家的孩子一樣)我才喜歡你,或者更喜歡你,我相信你有巨大的內在生長力,會長成你自己心目中更好的自己。如果你對自己有懷疑,沒關係,我會在旁邊陪伴你,幫你從我這面鏡子中照見自己有多好。我相信,如果孩子能從父母那裡獲得這些溫暖的感受,他一定會是個非常自信的孩子,對探索世界充滿了積極期待。

6.自信對一個孩子有多重要呢?前面說到了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通過父母照見自己,認識自己,但這只是起點,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在心裡裝進一面照亮自己的鏡子,讓他不依賴外部反饋就能看清自己,這就是自信。父母只是孩子最初的權威,隨著他長大逐漸步入社會,會有老師,領導,上級這些權威,我們無法期待遇到的每個權威都會像父母一樣給予我們的孩子積極的期待,倒不是說人心好壞,只是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那些沒有從權威那裡得到積極反饋人是始終處在「初級自戀」中的,他只能通過打壓別人,覺得自己比別人強才能維持自戀(覺得自己是好的),所以他們自己作為權威的時候,確實沒有能力給下屬發出積極的反饋,他們的反饋通常表現為:你怎麼不能做到像我這樣呢?你還有哪些哪些地方做的不足。相反,成熟的自戀是"我自己很好,我感覺你也很好"。如果孩子沒有形成內部評價體系(內心的鏡子),那麼他只能依靠/受制於外部的反饋,如果這種反饋是不客觀的,不友善的,與他對自己的期待相悖/差距很大,或者根本就接收不到任何外部反饋的時候,那他必然會痛苦,孤獨,懷疑自己。

7. 其實不止親子關係,夫妻關係中,對伴侶最好的寵愛不也是:我最想讓你做自己。無論何時,我都支持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親每一天 的精彩文章:

親子閱讀中,你是否也有這些困惑

TAG:親親每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