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崇禎皇帝不封李自成為王,來幫自己平定叛亂?真相令人超出想像

為什麼崇禎皇帝不封李自成為王,來幫自己平定叛亂?真相令人超出想像

在李自成十五年的起義生涯中,始終與他形影不離的是不斷地被打敗。甚至在即將成功的前一年,他還險些被督師孫傳庭打敗活捉。但是這樣一個飽受失敗摧殘的起義者,卻沒有磨練出對明朝對抗到底的意志,而是多次表達出願與明朝各自罷兵,只求割地封王的想法。

畢竟李闖王都答應崇禎了,「咱哥倆雖然有過節,但畢竟是自己人,一家親。先收拾了滿韃子再說撒!」

一旦李自成為明朝所用,那麼同樣擁有不俗兵力的張獻忠,或許也會效仿李自成以求割據,雖然最後的結局,很有可能是明朝引狼入室,為此兩股勢力吞併,但至少不會將漢人的江山落入外族之手。

崇禎皇帝,不是什麼昏君,腦袋還有的,這一點還能看的明白。李自成討封西北王,不過是一由頭,一姿態,麻痹對方的。崇禎皇帝明白:封了李自成為王,就等於向全天下公開承認——亂臣賊子們造反的合法性。賊首李自成都合法了,那天下其他造反的勢力,豈不更加肆無忌憚了?

從危險而陌生,補給困難的蒙古草原行軍 這條路線一開始就得否決掉,所以只有從北京城附近過,然後經山海關出關,如果你是崇禎,敢相信李自成,讓他帶著十萬大軍在北京附近大搖大擺的路過?中國人都聽過「假道伐虢」的典故吧?所以崇禎也沒這麼傻,會真的相信李自成會真心幫著打清兵。

李自成在圍困北京城的時候,提出讓崇禎封他為西北王的要求,說明李自成對能夠攻下北京城,其實並沒有必勝的信心。畢竟歷史上有過瓦剌軍大舉南下,包圍北京城,最後在於謙的指揮下,大敗瓦剌軍,保住北京城的先例。

崇禎一直很自信。他對自己的能力很自信,覺得自己是一個千古一帝似的人物,是一個力挽狂瀾的人物。之所以把仗打成那樣,都是大臣差,大臣不得力。他說的「朕非亡國之君,臣乃亡國之臣」,就可以看出他的心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孤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獨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