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上半年經濟數據說明啥?6位專家帶你讀懂半年報

上半年經濟數據說明啥?6位專家帶你讀懂半年報

來源經濟日報

國家統計局16日發布2018年上半年宏觀經濟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1896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8%。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長6.8%,二季度增長6.7%,連續12個季度保持在6.7%至6.9%的增長區間。

多位專家學者認為,上半年國民經濟延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發展態勢,支撐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積累增多,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主要發展目標打下了良好基礎。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

消費增長達到預期目標

「今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4%,基本達到了預期目標。」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說。

9.4%的增速從何而來?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認為主要有三方面因素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一是創新引領消費增長,帶動消費升級。二是積極擴大進口政策的逐步落地,使得人們購買進口商品的消費渠道更多,消費可選擇的對象更多,從而進一步豐富了人們的消費選擇。三是線上消費繼續引領消費增長。特別是線下線上融合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業態創新,激發了新的消費潛力。

「下半年的消費走勢整體會好於上半年,全年的消費增長會呈現平穩增長態勢。」趙萍表示,積極擴大進口政策會在下半年逐步落地,政策效果會進一步顯現。同時,在內貿外貿融合發展的大趨勢下,上半年涉及的一些新業態模式會在下半年集中湧現。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秦海林:

工業經濟注入綠色動能

國家統計局7月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對此,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秦海林表示,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雖略有下降,但下降幅度很小,保持在合理區間內,體現了「穩」字當頭。

創新是實現工業經濟運行「穩」字當頭的新動能之一。世界知識產權組織7月10日發布的2018年全球創新指數排行榜顯示,中國排名第17位,躋身全球最具創新經濟體前20名。「這是我國首次進入前20名榜單,這說明中國的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秦海林表示,除了創新以外,消費升級也是工業經濟保持一定增速的重要動力之一。信息消費、時尚消費等逐漸成為消費主流,讓傳統的衣、食、住、行消費走向多元化,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

民間投資活力得到釋放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前6個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增速比前5個月回落0.1個百分點。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84539億元,同比增長8.4%。在投資增速整體放緩的情況下,民間投資何以實現相對較快增長?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王軍表示,這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首先,去年下半年陸續出台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激發民間有效投資活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措施效果顯現,企業家成長環境持續優化。

其次,今年以來我國陸續出台了一系列降低實體經濟成本的政策措施,同時深化「放管服」改革,極大地降低了企業負擔。

此外,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部分領域去產能的積極效應得到體現,市場行情走好,價格持續反彈,企業利潤改善,投資回報上升,成為激勵企業加大投資的重要誘因。

對外經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李長安:

鎮調查失業率保持低位

今年上半年,我國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的就業形勢。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和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為4.8%和4.7%,處於近年來的低位水平。與此同時,二季度末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總量18022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49萬人,增長0.8%。

對外經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李長安表示,上半年就業形勢穩中向好,得益於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發展質量提高,經濟增長拉動就業效應日益明顯。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我國GDP同比增長6.8%,延續了近年來平穩增長的態勢。根據測算,「十二五」期間,GDP每增長一個點,平均拉動就業約170萬人。近兩年,GDP每增長一個點,能夠拉動約200萬人就業。

產業結構不斷轉型升級,使第三產業吸納就業能力大大提高。從產業結構看,今年上半年,我國第三產業佔GDP比重達到54.3%,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比第二產業快1.5個百分點。如今,第三產業吸納了我國近一半的勞動力,成為緩解就業壓力的主力軍。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外經所綜合室副主任楊長湧:

外貿結構優化質效提升

「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7.9%,外貿穩中向好的態勢明顯。」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外經所綜合室副主任楊長湧表示,從諸多細分領域數據看,我國外貿結構進一步優化、動力轉換有所加快、質量效益穩步提高的特徵更加明顯。

從結構性因素看,我國積極擴大進口、開放市場,是上半年進口增速遠高於出口增速的重要結構性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我國貿易順差9013.2億元,同比收窄26.7%。這是自2016年三季度以來,我國貿易順差連續第8個季度同比收窄。對此,楊長湧表示,我國政府多次表態不主動追求貿易順差,並出台了多項擴大進口的政策,取得了良好效果。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

居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

2018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按人均計算,高於人均GDP增長速度。」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表示,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呈現出「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特點,支撐居民收入穩定增長。

從收入結構來看,上半年居民工資、人均經營凈收入、人均財產凈收入三項收入均延續增長態勢。徐洪才認為,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帶來居民收入結構的持續優化。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長正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積極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新技術、新業態、新經濟增長較快。同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紅利不斷釋放,服務業和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也在持續加大。

作者:記者馮其予 黃 鑫 熊 麗 韓秉志 顧 陽 李華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上士李慧聰:右手骨折植入永久性鋼釘,並未阻止他精武的腳步
軍校學員玩起高科技不服不行,研發的「神器」了解一下?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