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廣中茂25億豪購後遺症

天廣中茂25億豪購後遺症

長江商報消息本報記者 魏度 實習生 萬少清

股價半年跌逾七成,股東2年套現12億元。天廣中茂(002509.SZ)25億元豪購資產後,向市場交出了一份利己不利人的成績單。

回溯公告,2015年,以消防產品為主業的天廣中茂實施大步驟轉型,高溢價收購了中茂園林、中茂生物,合計耗資24.69億元,打造了消防、園林、食用菌三大主業齊頭並進的業務矩陣。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豪購的資產給天廣中茂帶來了看似十分可觀的經營業績。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為35.19億元、6.08億元,分別較2015年增長了4.09倍、4.80倍。

藉助亮麗的經營業績,股價也開始了飆升模式。不到兩年間,股價累計漲幅達177%。趁此機會,股東密集減持,2年套現12.80億元。

隨著大股東巨額套現,高溢價併購的後遺症逐步顯現,今年以來,公司股價持續下跌,半年跌幅達到73.54%。

其實,公司併購的亮麗業績實則為虛胖。2016年至今年一季度,合計凈利潤10.83億元 ,而現金凈流出12.69億元。與此同時,公司應收賬款和存貨大幅增長,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應收賬款和存貨合計達54.58億元,較2015年增長了1.90倍,佔總資產的62.68億元。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公司僅有貨幣資金1.93億元,在評級下調情況下,集中償付壓力來臨,融資渠道單一的天廣中茂面臨財務風險挑戰。

高溢價收購兩家公司虛增業績

高溢價收購造就了天廣中茂高速增長的經營業績,不過,陡增的數字難掩盈利質量極低的含金量。

天廣中茂原本是一家單純以消防為主營業務的小公司,2010年11月23日在中小板掛牌。上市之後至2014年,公司的經營數據雖然不是很好看,增長較為緩慢,但還算平穩。2015年,公司迎來了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上市之後的首次雙降。為此,公司開始籌劃轉型。

2015年10月,公司實施了上市之後最大規模的資本運作,收購了中茂園林、中茂生物兩家公司,合計耗資24.69億元。而在2014年,公司總資產才不過18.20億元。

此次併購,中茂園林全部股權價格為12億元,較賬面凈值6.3億元溢價90.83%。中茂生物被收購時賬面凈值為2.2億元,交易對價為12.69億元,溢價率達469.25%。

高溢價併購也伴有高業績承諾,2015年至2018年,中茂園林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分別不低於1.45億元、1.8億元、2億元、2.2億元,中茂生物分別為8000萬元、1.5億元、1.8億元、2億元。

在收購這兩家公司後不久,公司又向神農菇業等兩家公司發起高溢價收購。不過,截至目前,對這兩家公司的收購尚未完成。

對中茂園林等兩家公司並表後,天廣中茂經營業績大放異彩。2016年至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25億元、35.19億元,同比增長250.50%、45.12%,凈利潤為4.21億元、6.08億元,同比增幅為300.10%、44.37%。短短兩年,營業收入較2015年的6.92億元增長了4.09倍,凈利潤較2015年的1.05億元增長了4.80倍。

不過,光鮮的數字背後虛胖跡象十分明顯。

2016年至今年一季度,公司經營現金流分別凈流出3.21億元、5.62億元、3.86億元,合計為12.69億元,同期凈利潤合計為10.83億元。現金流與凈利潤走向嚴重背離。

不僅如此,並表後,公司的應收賬款和存貨也隨之急劇攀升。2016年至今年3月31日,公司的應收賬款和存貨合計分別為32.68億元、52.62億元、54.58億元。2015年,兩項數據合計為18.81億元。27個月之間,應收賬款和存貨合計增長了35.77億元,遠遠超過營業收入28.27億元的增長速度。大幅增長的應收賬款和存貨均是收購併表的兩家公司貢獻的。

由此可見,併購中茂園林等公司後,天廣中茂的資產質量、盈利能力並未得到實質性改善,快速增長的業績只是表面上的虛增。

股東套現12.8億後股價跌逾七成

借著重組完成推高二級市場股價後,天廣中茂的股東趁機大肆減持套現。

2015年底,天廣中茂完成了對中茂園林、中茂生物的收購。受此刺激,從2016年3月開始,二級市場上,股價開始大幅上揚。從當年3月1日至5月6日,股價就從11.49元上漲至20.30元,短短2個月就上漲了76.68%。隨後,歷經2次高送轉,股價震蕩上行,至2017年底,累計漲幅達177%,期間最大漲幅為204%。

股價大幅上揚帶動了股東財富暴增,落袋為安的想法逐漸付諸實踐。

2016年5月11日,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陳秀玉通過大宗交易減持7550萬股,占當時公司總股本的4.85%,一次套現5.86億元。

緊接著的兩周,陳秀玉再次實施減持,分別減持239萬股、571萬股,分別套現2127.37萬元、5424.22萬元。

這一個月,陳秀玉就將6.62億元紙上財富變為現實中的貨幣收入囊中。

值得一提的是,減持前,陳秀玉及其一致行動人陳文團合計持有公司4.7億股,持股比為30.02%。減持後,持股比降至24.65%,雖然仍為公司第一大股東,但不再是公司控股股東及實控人。因此,公司變為一家無控股股東及實控人的上市公司。

在上述減持行動中,為了配合陳秀玉減持,天廣中茂還極為配合地推出了高送轉。在其減持之前的4月下旬,公司推出分紅預案,即每10股送2股轉10股 派0.5元(含稅)的高送轉帶分紅方案。

2017年10月27日至當年底,陳秀玉的一致行動人陳文團(陳秀玉弟弟)實施大幅減持。共計減持了6042萬股,套現5.43億元。

兩輪減持,陳秀玉姐弟合計套現12.05億元。

今年,公司股東安蘭德、裕蘭德也實施了減持,合計套現0.75億元。

上述股東減持,合計套現12.80億元。

隨著陳秀玉大肆減持套現,公司股價暴跌,2月1日起還是出現6天閃崩。今年1月19日,股價還達到9.56元,而昨日,收報2.53元,跌幅達73.54%。

高溢價併購致償債壓力與日俱增

天廣中茂的高溢價併購後遺症來臨,償債壓力與日俱增。

近日,公司發布公告稱,聯合信用評級對公司發布2018跟蹤評級,公司長期信用等級和公司債「16天廣01」信用等級均為AA-,評級展望為「列入評級觀察」。報告指出,公司債務面臨較大集中償付壓力。

公開信息顯示,「16天廣01」募集資金12億元,發行期限為5年,根據公司募集要求,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全部用於償還銀行借款及補充流動資金。

截至今年3月底,天廣中茂負債總額35.53億元,較年初下降3.15%,並不太多。評級認為,公司融資渠道單一,公司債務以「16天廣01」為主,可能面臨提前回售。目前,無實際控制人,股權結構及控制權或將發生重大變化、且園林綠化業務回款速度較慢、資金支出壓力較大、消防業務產品產量下降及未來發展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經營性現金流呈持續凈流出狀態、公司債務面臨較大集中償付壓力、存在商譽減值風險因素。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僅有1.93億元貨幣資金。

園林綠化是天廣中茂主要收入來源,其2017年綜合毛利率為28.24%,截至2018年3月末,公司累計在手合同金額為117.13億元。

不過,公司對前五大客戶存在高度依賴,2017年至今年一季度,前五大客戶貢獻的營收佔比達75.02%、86.62%,其中廣西北流市鼎泰佔比為30.27%。這些客戶多為小型、地方地產開發商。

評級認為,客戶質量一般,存在回款風險,加上項目墊資建設,回款慢且少,資金占用嚴重。因而,在園林綠化業務模式和融資環境難以改變的情況下,公司現金流緊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江商報 的精彩文章:

華聯控股轉型房企凈利5年未過億 手握23億3年不拿地面臨無米下鍋
轉型大健康三年營收佔比不足2% 悅心健康回應:現階段主要依靠租賃及建築陶瓷支撐業績

TAG:長江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