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自動駕駛立法為時尚早?把握監管與發展平衡是關鍵

自動駕駛立法為時尚早?把握監管與發展平衡是關鍵

歡迎關注智能製造網

未來的某一天,風和日麗,你乘坐著一輛沒有駕駛艙、也沒有駕駛員的汽車賓士在高速公路上,一邊聽著音樂、一邊欣賞著沿途的風景……這樣一幅畫面也許你從未想過,但是隨著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其正逐漸成為現實。

自動駕駛汽車站上風口

近幾年來,在人工智慧領域迎來爆發的形勢下,全球汽車產業迎來加速變革,智能化、網聯化成為新的發展趨勢,自動駕駛汽車由此從科幻、概念走向實際落地。日前,中國與德國達成自動駕駛領域合作意向,更是顯示了自動駕駛技術的誘人前景。

伴隨自動駕駛汽車站上風口,世界各國主要車企巨頭、科技公司和零部件供應商等紛紛加快布局,提高自動駕駛技術研發與推廣力度,試圖在這場汽車產業變革機遇中獲取主動權,從而在切分蛋糕時得到更大利益。

不過,不同領域的開發企業在自動駕駛技術研發路徑的選擇上不盡相同。傳統車企由於在生產、市場環節佔據優勢,相對而言並不急於推動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而是採取穩妥策略,從L2級逐步推進。而以互聯網企業、出行服務企業為代表的科技公司,則更青睞直接研發L4級自動駕駛技術,以避免人機共存階段存在的風險。

但如果天,無論是走哪一條路,自動駕駛汽車的未來都十分光明。據英特爾聯合一家研究公司發布的報告預計,2050年,全球自動駕駛汽車市場規模將達到7萬億美元。這樣的龐大商業前景,對於任何一家車企以及產業鏈企業來說,都是無法錯過的機遇。

自動駕駛安全警鐘長鳴

雖然自動駕駛汽車在技術發展與測試進程上取得了積極表現,也受到了各國政府及資本市場的大力支持,但是在目前階段,自動駕駛安全這個核心議題依然值得高度關注。近兩年來,與自動駕駛汽車相關的事故已經發生了多起。

僅在2018年,Uber和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汽車就相繼發生了嚴重的交通事故。3月份,Uber一輛測試中的自動駕駛汽車撞上了一個突然橫穿公路的行人,導致該名行人死亡;隨後不久,特斯拉一輛電動汽車在開啟輔助駕駛系統的情況下,在高速公路撞上隔離帶導致車主死亡。兩起致死事件的接連發生,無疑是給熱潮迭起的自動駕駛行業澆下了一盆冷水。

實際上,為了更好地管理自動駕駛汽車,推動行業有序、健康發展,世界上不少國家都開始加快推動自動駕駛立法。2017年,德國率先頒布自動駕駛汽車法案,成為世界首部規範自動駕駛車輛的法律文件;不久後,英國也發布了《車聯網和自動駕駛汽車網路安全準則》;2018年4月,我國也出台了《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範(試行)》,規範自動駕駛汽車路測。

不過,加強自動駕駛汽車管理的同時,也有業內人士提出,這是否將會影響自動駕駛產業的快速發展呢?應該如何平衡自動駕駛商業化與安全性?

管制自動駕駛汽車為時過早?

近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副局長海蒂·金表示,目前針對通用汽車和Waymo等公司正在測試的無人駕駛汽車制定法律法規還為時過早。事實上,美國各州政府針對自動駕駛汽車的道路測試已經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規,此番美國政府負責汽車安全的高級官員如此表態,到底是出於何種考慮呢?

首先,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還處於初始階段,真正實現量產並大規模上路的L3級自動駕駛汽車都還沒有出現。在技術測試階段如果管控過嚴,顯然將會打擊研發企業的積極性,這對於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來說是不利的。更何況在中國、德國、日本等國加快推動自動駕駛汽車產業化的形勢下,美國政府必然不會願意制約本國相關企業的發展,以免在這場世紀之爭中失去領先優勢。

另外,相對於自動駕駛汽車造成的零星事故而言,傳統汽車的事故率要高得多,也更值得關注。對於交通安全而言,酒駕、疲勞駕駛、不規範駕駛等行為才是真正的威脅,這些因素導致的交通死亡事故每年在美國都會發生數千起,相對而言,自動駕駛汽車當前的事故率要低很多。

最後,以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為代表的美國交通管理部門並非不關注自動駕駛汽車安全,實際上該部門可以利用故障調查、召回和其他執法權力來達到管制自動駕駛汽車的目的,也就是說,一味強調立法、強調管理並沒有必要。自動駕駛立法不能滯後,但是也無需太過超前,只要能把握好安全紅線,那麼就應當盡量減少為自動駕駛汽車產業化設置障礙,這樣才能最大化保障公共利益與產業利益的平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讓生活更簡單 奧托尼克斯將盛裝亮相AH CHINA2018
華南自動化展迎來開幕第二日 現場熱度持續升溫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