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皇帝有多壕氣?一賞賜就是黃金萬兩,知道真相後才發現被騙了

古代皇帝有多壕氣?一賞賜就是黃金萬兩,知道真相後才發現被騙了

看過古裝劇的朋友經常會見到這一幕,朝廷大臣凱旋而歸,皇帝龍顏大悅,當即說了一句:賞黃金萬兩,綢緞千匹。看到這兒,大家肯定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古代的皇帝也太壕氣了吧!動不動就是賞黃金萬兩,這要有三五個大臣都得封,皇帝豈不是一下就虧了幾十萬兩黃金。

大家都知道黃金是貴金屬,非常的值錢。別說金條了,就現在的人出去買個金鏈子,少則幾千,多則上萬,還都是以克計算,根本就和兩還差太遠。古代皇帝真這麼有錢又大方么?賞大臣的都是實打實的黃金?接下來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我們都知道,在生產能力低下的封建時代,黃金是有限的,每年皇室的國庫也就那麼點黃金。不同朝代,金的意思也不一樣。在春秋戰國時期,金多指的是錫和銅這兩樣金屬,到了後面的漢朝,隨著黃金的數量稍微增多,金才變成了黃金的代稱。可見在秦朝之前,賞賜的黃金就是一堆不值錢的銅。

漢代以後,黃金多了起來,不過當時的的黃金和現在的黃金也有很大的差別,受限於冶煉技術,那時候的黃金純度並不高。一般老百姓也是接觸不到黃金的,只有達官顯貴才會使用他們。當時的黃金也有不同的兌換比率,一兩黃金相當於10000文銅錢。

古代的計量單位也與現在不同,萬兩黃金不是真的就有一萬兩。古代不同的朝代「一兩」的重量都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古代的16兩才是一斤,換算下來一萬兩黃金並沒有多重,只有百斤左右。一般而言,皇帝是不會真賞大臣黃金的,只是摺合成銀子和銅錢賞給有功之臣。可見,古代皇帝的賞金萬兩其實有很大的水分。

後來隨著商品交易的發達,黃金作為財富象徵和支付手段,流通範圍越來越廣。而相比白銀,黃金的開採率低,並且中國的金銀比價一直低於國際價格。所以至少從明朝開始,就有大批的洋人把白銀運到中國,再換成黃金運走,使中國的銀價越來越低,金價隨之走高。現在市面上黃金是很貴的,很多人多把金價抬高,導致越來越多人想買但又買不了。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

參考文獻:《古代史》

本文由陳叔談史原創,未經允許不得進行任何商業形式的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叔談史 的精彩文章:

寵冠六宮的楊貴妃為何一生沒有子嗣?身材胖不是主要原因,全因用了這一物
晚清的官員出巡有多威風?看了你就明白了,前呼後擁,陣仗驚人,真是氣勢十足

TAG:陳叔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