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技巧,台釣釣浮的方法
釣浮是將習慣於在水的底層覓食的鯽魚設法吸引到水的中層來吃食。它的好處是改變單一的使釣餌由水面到達水底的做法,而將魚兒咬鉤的過程縮短為魚餌進入水的中層或中下層時便立即咬鉤。
釣浮雖然是一種快速上魚的好技法,但還必須運用得當,正確掌握它的時機。台釣的釣浮則不同於以前的釣浮。它是利用「台釣」餌料遇水速溶的特點,將習慣於在水底覓食的鯽魚引誘到水的中層來。所以這裡就有一個「拉」的過程和「拉」的時機,其中「拉」的時機又很關鍵。拋鉤後首先釣底。這時要不斷地提竿換餌料,目的就是使掛在魚鉤上的餌料在提拉過程中和水的阻力作用下脫離魚鉤,由中而下地慢慢散落。因餌料大部分都是經過膨化的植物性物質,入水後很快就會溶化於水中,我們在反覆的提竿換食過程中,魚餌由上而下地不斷散落、不斷溶化,漸漸形成一個由水的底層到中下層的立體霧狀誘餌窩子。魚在這個立體的誘窩只能聞到餌料的香味,卻吃不到實際的餌料,所以當掛有餌料的魚鉤慢慢落下水時,魚兒就會出現爭搶鉤上餌料的情景。當魚兒爭咬魚鉤的頻率加快,往往是拋入水中的魚鉤落到水底或即將落到水底(反映在浮漂上就是剛剛降落或還沒有降落到事先校對好的目數上,浮漂就出現上下不規則的抖動)時就有魚兒咬鉤,這時就要考慮開始「釣浮」了。
釣浮的要求是,首先將浮漂向下(魚鉤的方向)移動20--30厘米後繼續垂釣。此時在魚鉤降落的過程中,就會有魚咬鉤的可能;如果魚鉤繼續下降,浮漂自然會漸漸全部沒入水中,此時應及時抖腕提竿換食,這時往往會有魚兒上鉤。反覆幾次之後,如果魚兒咬鉤的時機又提前,則應再將浮漂向下移動20--30厘米;反之,如果浮漂沒入水中數次,提竿後無魚,就要考慮將浮漂適當地向上(魚竿方向)移動一點。如此反覆動作,直至魚鉤距水面50-70厘米為理想深度。 只要能夠根據水下魚情的變化,適時調整浮漂的位置,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和實踐,就是能鉤熟能生巧了。
? ? ?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


TAG:張芯蕊去跑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