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到了美國才發現,作為消費者原來可以這麼任性!

到了美國才發現,作為消費者原來可以這麼任性!

作者簡介:擁有星星之火的LCVV,90後,非典型文科生,渴望用鍵盤和腳步丈量生活的每一寸。

前些日子宜家水杯自爆案的一審宣判結果出來了,判決宜家賠償受害人4萬元。 這個案件讓我想起了發生在大洋彼岸另一端的1992年美國麥當勞燙傷案,受害人奶奶最終獲賠64萬美金。

雖說這兩個案件消費者權益侵害案,但結果卻大大不同,這也和兩國對於消費者權益的重視程度息息相關。 而我作為一名普通的消費者,在美國的消費經歷和主觀感受確實刷新了自己在國內的認知,因為美國的消費者真的很任性!


(一)穿過的鞋子也能換

我在美國生活的這段日子,倒是很幸運的沒遭受到侵權,可能也和我不涉及房、車這種大件消費有關,平時也就逛逛商場和超市的開銷,而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則是他們的無條件退換貨服務。

那還是剛到美國的第一周,和好友去梅西(Macy』s)購置生活用品,結果我倆一時興起,臨時決定去爬山,於是著急忙慌的在一家運動鞋店拿了雙6.5碼的鞋就結賬走人了。我想著6.5碼對應國內37碼應該差不多,結果抵達山腳換鞋時,才發現鞋碼小了。但也不想掃了好友的興緻,愣是穿著它爬了3小時的山。

到了美國才發現,作為消費者原來可以這麼任性!


史上最驚喜的爬山之旅,山下30多度,爬上山頂居然開始下雪,景色極美

回來經過梅西百貨時,好友說這邊購買的大部分商品都可以無條件退換,你去把鞋換了吧。我當時都聽愣了,因為我從來沒在國內退換過穿過的鞋子。

結果和店員說明情況後,小哥非常果斷的幫我換了另一雙大一碼的新鞋,並且表示如果還不合腳還可以再來換。

說實在的,這件事雖然很小,但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了這個國家對消費者的包容和尊重。


(二)不喜歡的商品都可以無條件退換

後來在美國待了一陣之後,了解到那些用著不合適、質量不過關的商品,絕大情況下都可以無條件退換貨,所以我買東西都會保存商品吊牌或原始發票以防不時需要。

比如我和室友們喜歡去Costco超市買diamond這個牌子的堅果和其他小零食,有時不小心買錯了品牌或口味的話,都是可以拿過來無償退貨的。

而且好多時候服務員並不會詢問理由,頂多問一句」是不是這個牌子的堅果口味不太喜歡」之類的話,估計也是為了解客戶口味好改進服務。

不得不說退換貨時不被問來問去簡直太幸福了。因為之前在國內退過一次貨被服務員問了好久,搞得我很尷尬,感覺自己跑來退換貨給別人增加麻煩是一件特別不道德的事請。

到了美國才發現,作為消費者原來可以這麼任性!

Costco大門

後來,我們還偷偷問過costco的一位工作人員(戴著和員工不一樣的牌子,可能是個主管/經理)為什麼它們退換貨這麼容易,也給他描述了下國內退換貨的窘境。當時他給我舉了個例子,到現在我都記憶猶新。

「曾經有一位女士在一個奢侈品衣服店買了件高檔禮服,然而不久後她卻拿著這件皺巴巴甚至有些髒的禮服來店裡要求退貨,但店員十分爽快的就將錢退給了她。從此這位女士成為了這家店的忠實用戶,並且貢獻了高達50萬美元的消費額。」

不得不承認,重視消費者權益的商家往往能收穫更高的客戶忠誠度。

(三)我在MK的維權經歷

在美國除了退換貨很方便之外,我作為一名愛逛包逛衣服的女性消費者,還有幸為買包的價差維權了一把。

當時離我們住的地方不遠處正好有一家貨比較齊全的MK專賣店,平時沒事的時候就愛去逛一逛。

正好那段時間楊冪背她們家的包的次數特別頻繁,所以MK也老上新聞。其中有一款被帶火的手提包我個人還挺喜歡的,售價是358美金。

到了美國才發現,作為消費者原來可以這麼任性!

實物很美,可惜被我拍的不咋地,此款還有其他顏色。

雖然說他們家店裡上新的包絕大多數過段時間都會打折,25%off到50%off之間比較常見。

但我心想著這包現在這麼火估計不太可能有折扣,所以就直接下手買了。

結果我買完後沒多久,這家店的這個款式就斷貨了,我還很慶幸自己買的及時。

大約過了兩周吧,室友過生日辦了個生日聚會,請了好幾個國際友人品嘗咱們的中國菜。

其中一個泰國小姑娘背了個一模一樣款式的包,但顏色是白色的。女生嘛,很快就聊熟了,發現她的這個包比我買的便宜了不少,不過是在另一家MK分店買的。

我隱約記得那家店好像有價差保護的條款,周末的時候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了MK店裡,和店員的小姐姐解釋了情況後,出示了包和購買發票。

雖然這家店已經不賣這款包了,但金髮小姐姐在幫我核實了其他分店的價格後,查到這款包現在確實享有30%的折扣。

於是她和我確認了當時的付款方式後,耐心的幫我操作退還了折扣部分的金額,成功幫我省了107美金。

說真的,因為之前在美國也享受過不少消費者優惠,所以我來之前也預感可以退差價。只不過沒想到會這麼順利,並沒有想像中的扯皮情況。

畢竟過了兩周,而且只是其他分店在售,不是這家店。要是不想退差價的話這些都是理由啊。

(四)美國消費者如何任性維權?

而且我還發現,在美國不僅是消費任性,要是你的消費者權益被侵害的話,你完全可以一言不合就上訴,對,沒錯,告他。

比如我在刷Quora(國外的知乎)的消費者投訴時,有人就問了同樣的問題:

「要是我買到了過期產品,而且已經開封用過一陣了,這可咋辦呀?」

到了美國才發現,作為消費者原來可以這麼任性!

到了美國才發現,作為消費者原來可以這麼任性!

這位高贊的答主首先列了遍消費者享有的權利,讓他搞清楚到底哪些權利被侵犯了之後,告訴他你就告吧,告到區法院、州法院、國家委員會,隨你告。

之所以能夠這麼任性,完全是因為美國負責消費者投訴的機構太多太負責了啊。

? 比如BBB(Better Business Bureau商業改進會):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中國的消協,大事小事都可以投訴。

? 比如警察局:要是你買到假貨了就別猶豫了,找警察局報案吧。因為在美國賣假貨被列為刑事犯罪。

? 比如法院:要是你買到了劣質商品,好比你花1萬買了個包包,結果第二天剛背包帶就斷了。你就可以去法院起訴。而且萬一是個吹大話的商家承諾他們商品質量絕對沒問題的話,那他就中大獎了,因為這構成欺詐罪。

以上種種任性,背後都反映了這個國家對消費者的重視和法制的完善,就像中國的老古話說的那樣——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想這句話在商業世界裡同樣適用。

本文為移民幫原創,轉載請申請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移民幫 的精彩文章:

孩子在美醫院喝杯奶竟收到近2萬$賬單!避免被宰你需了解這些

TAG:移民幫 |